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61章:佐伊公主來到了東方

  佐伊并沒有輕易的接受鞏珍展示出的誘惑。

  誠然,來自東方的各種事物都讓她驚奇不已,但經歷過國破流亡,又被教廷半囚禁在羅馬地界之內,她不可能再保持一副天真的樣子。

  她樂于和鞏珍交流,還能談些心里話,一方面是后者在這邊漂浮無根,知道了也沒事。

  一方面,則是閑著也是閑著。

  她們家帶來的帝國遺存不少,還有很多同樣逃來西歐的人在和她們保持著聯系。

  不管是被迫還是自愿,東羅馬剩下的人都走上了融入西部世界的路。

  哪怕他們一直認為,這些日耳曼國家是蠻夷之種;哪怕在向西方求援的時候,已經茍延殘喘的東羅馬迎來的卻是隊友的痛擊。

  可無奈的現實讓他們向著過去的仇人低頭了。

  但佐伊并不愿意看著日耳曼建立起來的國家把東羅馬僅剩的東西吃干抹凈,然后得意洋洋的將其當做自己的戰利品——

  這種吃隊友血肉,殺良冒功的事,十字軍們可干過不少。

  她寧愿把一些東西交給看上去很不錯的東方使者,也不想讓它們留在這群人手里。

  天知道,

  就算東羅馬帝國衰落了幾百年,現在都被滅了,可文明程度還是很高的。

  結果日耳曼這邊的蠻夷還不會洗澡!

  古羅馬人可是以愛干凈,喜歡泡澡著稱的!

  可現在的西方,城市里都有人到處潑糞,惡心的佐伊被動減少了出門次數。

  鞏珍的長袍和喜潔,也是讓佐伊迅速和他親近起來的原因。

  于是在佐伊的有意幫扶下,鞏珍順利聯系到了幾位這時代的西方學者,得到了部分羅馬典籍。

  他覺得差不多了,算得上達到了朱見濟的要求。

  而教廷方面,對于鞏珍的收集東羅馬資料人物,并沒有太大反應。

  前面說了,現任教皇是個保守的老實人。

  保羅二世無法阻止教廷整體的墮落,但對于鎮壓一下比自己弱小的羅馬學者還是很積極的。

  他本人對人文運動并不熱心,還認為過分地強調古典時代的思想文化,對基督信仰可能有不利影響。

  同時,他也看到了過去的歷代教皇所引進的學者當中,有些人不僅是思想有問題,連他們的私生活也不盡合乎教會的原則。

  保羅二世覺得就是這些人,讓教廷中本該為天主奉獻一切的教士不斷下墜,沉迷世俗享樂,不可自拔。

  所以他繼位以后,一直在羅馬境內打擊世俗學者。

  關閉羅馬學院,逮捕大量的人物。

  在東羅馬的家伙到來后,他們引進的思想又在羅馬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保羅二世為此頭疼不已。

  他才搞定天主腳下的異端學者,又來一批新的……偏偏打著東羅馬的旗號,讓他不好直接下手。

  如果鞏珍要把人帶回東方,那對保羅二世來說,竟然還是一件甩開包袱的好事!

  這就使得雙方都很滿意。

  “公主殿下,如果有事,盡可來找我……我國皇帝曾強調過,中羅友誼長存千年,一如兄弟,不可斷絕。”

  “我出使在外,還是有一些做主的權力的。”

  從佐伊那邊套來了不少東西后,鞏珍計劃好了返航,在最后一次拜訪她家的時候,對其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隨著時間過去,鞏珍上門的次數,已經減少很多了。

  因為托馬斯病了良久,終于在五月去世了,死前還在不停的祈禱天父,對女兒不肯皈依天主教惱怒不已。

  父親死后,佐伊當時才十二歲的弟弟安德列亞斯頂上了流亡皇帝的帽子,因為年幼,完全被教廷把持在了手里。

  托馬斯活著的時候,雖然也受到教廷不少影響,但好歹是個成年人。

  他的子女托庇在其之下,還能活動一二。

  現在不行了。

  沒有成年,沒有大人依靠,她們的生活環境急劇惡化。

  按照古希臘的邏輯,未成年的公民都是父親的私有物,能被隨意買賣的那種。

  西歐各國也繼承了這一良好傳統。

  后世著名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曾因為自己未成年而無奈托庇到了姨夫家里,然后就被自己的親姨夫盯上了她身上的王位繼承權,鬧出了惡性事件。

  由此可見,父親一死,什么公主王子的,都得面臨成為教廷玩物的下場。

  佐伊這段時間忙著父親的后世,弟弟的繼位,以及為了自己的未來做出努力的掙扎。

  她都快忘記鞏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位東方使者突然找到自己,說出這樣的話,實在讓佐伊不由得不多想。

  “我和教主談妥了,回航的時候,會帶上聯系來的學者,還有各國使臣,一同去大明拜見皇帝陛下……時間就在三天后。”

  “保重!”

  “當年貴國派使者來前宋求援,沒能得到回應……一直讓陛下深以為憾。”

  以宋朝的海上力量,去地中海一趟也不是問題。

  當年的宋朝海商都在印度定居了呢!

  可惜,大宋太慫了!

  佐伊注視著鞏珍遠去的背影,咬起了嘴唇。

  她看著自己的弟弟。

  安德列亞斯也跟父親轉信了天主教,還接受了保羅二世的洗禮加冕。

  保羅二世需要這位流亡的小皇帝,繼續給教廷當鍍金招牌。

  同樣的,他也需要自己。

  為了實現東西教派的真正統一,在托馬斯生前,教廷就和她家商議過,要求佐伊嫁給妻子剛剛去世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托馬斯答應的很爽快,并不介意讓自己年少的女兒去政治聯姻。

  哪怕莫斯科那邊經濟落后,自然生存環境惡劣,居民屬于半開化的野蠻人,比起韃靼人來,文明程度高不了多少。

  而佐伊在形勢逼人下,也曾經點過頭。

  她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與其寄人籬下,不如換個地圖重新練號。

  可惜,莫斯科大公那邊傳來的消息,是要求教廷承認,他和佐伊聯姻后生下的子女,不具有對莫斯科大公之位的繼承權。

  這讓佐伊深感受挫。

  不過假如鞏珍沒來,歷史順著原有軌跡下去,在父親去世后,佐伊還是會由于各種原因嫁去莫斯科,并且幫助這個北方的野蠻公國,進化成第三羅馬,成就伊凡三世的“沙皇”之位。

  但現在,

  時代變了,大人!

  鞏珍的到來,給了佐伊一個全新的選擇。

  而這位年少的公主,又是個敢于做出別人不敢想象之事的心志強大的人物!

  “所以你的意思是,這三年出航,不但給朕帶來十幾個泰西使者和羅馬學士,還把東羅馬的末代公主給拐了回來?”

  朱見濟聽鞏珍說完,哪里還不明白后續發展?

  他立馬拍案叫絕。

  這個航海家選的太好了!

  拐賣人口的能力完全不輸給鄭和!

  鄭和當年拐了個蘇祿國王來大明,還讓人在明朝老死安葬了。

  如今,東羅馬的公主都來了!

  什么第三羅馬,什么沙皇,

  都讓它見鬼去吧!

  東西方的兩頂皇冠,注定要在大明手里合而為一!

  要是想辦法把佐伊公主給扣下來,那大明就能獲得對羅馬的宣稱權,真真正正的重續了兩國間古老的友誼!

  大明,

  真是天下無敵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