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73章:戰事走入了后半段

  “篤思忒馬黑麻被手下的埃米爾們給圍起來宰了?人頭被送給了羽思奴?”

  在嘉峪關,被這邊干燥的風吹得成功憔悴了一些的朱見濟接到這個消息時,手上的政務都沒著急去處理了。

  他眉頭一皺,“這么快就送人頭了?”

  雖然早有預料——

  畢竟能親自帶隊,向著忠心于自己的老臣發起沖鋒,還劫掠對方領地的君主,實在罕見,土木帝都有點扛不住這操作。

  但對方死得的確有點快了。

  如果這人能多活一點,還能在帖木兒方面的進攻下,多拖一點時間,能給明軍更多的掃蕩機會。

  土魯番因為有也密力虎的存在,使得亦力把里中央君臣對這片地方一直不怎么上心。

  一個地方軍閥被明朝軍隊干掉了,那關我中央什么事?

  土魯番過去多次叛亂,即便是也先不花時代,對其的控制力也不強。

  被搶了,雖說心疼好地方落到了外人手里,但莫名的還有一股快意。

  誰讓在某些人眼里,內憂可是比外患更討厭的。

  但西邊不同。

  亦力把里的西部綠洲更多一些,組成這個國家的蒙古人也大多在那片區域游牧。

  可以說,那一邊才是亦力把里真正的基本盤。

  眼下卜塞因捧出來了個羽思奴,跟著這個親家軟硬兼施的拉攏了不少亦力把里的舊臣。

  和那個至死都不肯悔改,承認自己錯誤的侄子一比,羽思奴這個當叔叔的,顯然更加沉穩,能夠服眾。

  更重要的是,他是老王后人,是先王兄弟,屬于國家排名前幾的繼承人,而且還是一名虔誠的回回教徒!

  在流亡去伊朗地區后,羽思奴就愛上了那里,并且在和卜塞因一塊打回來的過程中,對那些毛拉長老都是禮遇有加的。

  他侄子繼位四年,先是疏遠老臣,得罪了國中的軍事貴族,又是貶斥毛拉,得罪了宗教貴族。

  就算是忠心于先王的老臣,看著他那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也狠心為了家族的延續和富貴,拔刀背叛了他。

  所以亦力把里的貴族領主們對羽思奴做新汗王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

  羽思奴來了,

  亦力把里的青天就有了!

  他們的身家地位就能保住了!

  而且還有明朝在后面拱火——

  在哈密推廣了養豬場模式后,往來于這地方的西域商人也知道了明朝官府是不怎么喜歡回回教的。

  雖然在明面上,官府是說要“落實皇帝指令,因地制宜興辦工農行業,扶持地方產業”,所以才會讓尊重豬豬的長老們迎其進門,但誰都看得出,激進的教徒在明朝的地盤,是會被制止打壓的。

  在明朝的治下,就得聽朝廷的話!

  哪怕在這次出征西域,調配后勤物資的過程中,哈密的養豬能手能出力不少,很大程度保障了將士在行軍過程中的肉類供給,還被皇帝下旨表揚過……

  等到戰爭一爆發,被攻陷地區的毛拉們,下場更不用多想。

  打快仗,就是要用又準又狠的方式,去干掉自己討厭的,還討厭自己的玩意兒。

  像徐永寧他們,仗著自己是跟皇帝一塊長大的小伙伴,做的過點火也沒人管,直接是走一路殺一路。

  一些小部落聽到這幾個將軍來了的消息,根本不敢做多余的反抗,為了保命,直接投降了。

  王越他們這群官員則是穩扎穩打,收編了一些愿意接受哈密模式的地區首領后,繼續往別的地方而去。

  而這種種舉動,對亦力把里國內的虔誠毛拉們來說,很難接受。

  宗教貴族依靠的就是宗教!

  他們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階級!

  所以到了現在,歸于王化的毛拉數量都很少,其他的都是打不過就跑路,投入了羽思奴旗下。

  “不用管這些事。”

  朱見濟想了想,隨后說道,“只要還沒跟帖木兒碰面,咱們就打自己的。”

  “那些教徒要跑就跑,最好都跑到卜塞因、羽思奴那邊去,給他們添亂,別留下來浪費大明的火藥。”

  排隊槍斃,那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

  火藥又不是不要錢!

  “朕要明朝把伊犁打下來——大明朝安西都護府的治所,就在這個地方!”

  “不要讓它落到帖木兒手里!”

  伊犁,原本是和亦力把里同名的其國都城,后面朱見濟給它改了個新名字。

  中原王朝在唐代失去了它,是個和漢人闊別六百年的地方。

  現在,明朝的將士正距離那里,越來越近。

  朱見濟手里的棍子輕輕一點,在腳下的地圖上畫了個圈。

  “可是籌備后勤是個大問題。”這次隨駕而來的戶部代表是商輅。

  他拱手,為皇帝匯報最新的動向。

  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的大明軍士在武會、武校等組織培養下,已經有了近代化軍隊的影子,跟還用著老一套打法的蒙古人完全拉開了差距。

  所以這次打仗,前線能夠迅速推進。

  但戰事的順利,打下的地盤越來越多,也意味著后勤供給的壓力越來越大。

  打下的地方需要分出人手鞏固吧,不然打一圈就跑,跟個強盜似的,誰承認你的統治?

  而分流出守城的士兵需不需要吃喝?

  城池剛剛經過一番戰事,好東西都被人搜刮走了,留給他們維持行動的儲糧并不足夠,便需要朝廷支援。

  而且前線的供給也在被飛快消耗。

  戰要打得好,將士就得吃得好,不能讓人餓著肚子打仗。

  加上大家都知道皇帝給了承諾,吃喝都比較大氣,天天都給嘉峪關發消息說讓奶媽們趕緊打錢,給自己奶一口回紅回藍。

  后方捧著奶瓶到處喂,忙的手忙腳亂。

  如果說只是如此,那還算能湊合。

  畢竟朱見濟在此前準備了許久,物資是妥當的,即便被人浪費、克扣一些,都能撐著打完這場仗。

  但最大的問題便在于,西域地廣人稀!

  之前為了盡量的清掃附近勢力搶地盤,明軍是處于分成幾路的狀態,到處開槍,后面亦力把里反應過來了,組織起大軍還擊,才慢慢合流做戰。

  可分散出去掃雷的還是不少,屬于前鋒打擊。

  這種人,仍舊需要點名徐永寧這個代表。

  他們跑的很快,以至于一入西域深似海,后勤想給他喂奶都找不到人。

  發來嘉峪關的消息不少,不過等補給好不容易送去信中提到的地方,人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估計就地打劫了一個村鎮,手上有糧后又放飛了自我。

  于是目前的大明后勤,除了單純運送物資去前線外,還要被迫分散式前進,偶爾還要負責找人。

  商輅對此抱怨很大。

  都是定國公開的壞頭!

  要不是有他來了之前那一出,別人也不會想著效仿!

  “能做就做,現在已經打到后期了,咬牙也得撐下來。”

  朱見濟對徐永寧這一票子不著調的心中也有點惱火,想著回去后得給人罵兩句才行。

  “另外,抓來的俘虜不用一直養著,讓他們都去修路。”

  “他們生是西域人,死是西域鬼,給西域發展做點貢獻是應該的。”

  “大明要管好西域,不能只靠刀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