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74章:伊犁易手

  “都跟上來了嗎?”

  徐永寧和張懋他們帶隊,兩三千個裝備精良的士卒跟隨,正在急行軍。

  因為就在兩天前,已然齊聚的大軍總部得到了錦衣衛拼命傳來的消息,說在阿克蘇的篤思忒馬黑麻被臣子割首獻給羽思奴后,伊犁那邊也是惶惶不可終日,最后決定將剛去見天神的阿哈之子嗣,小王子怯別等人五花大綁送出去。

  反正也先不花二世一脈,在篤思忒馬黑麻謀殺大哥繼位以后,也被折騰的只剩下對方跟他兒子。

  如今這人一死,二十出頭的年紀,兒子中最大的也才六歲,完全撐不起臺面,肯定是廢了。

  往上追溯,也只有羽思奴的繼承權最厲害,更何況他手下還有軍隊。

  如今獻城而降,留在伊犁城中的貴族們也沒上過戰場跟人打過……后面盤算一下,指不定還能有功勞!

  除了城中的幾個小王子們會受傷之外,貴族和羽思奴都很開心。

  但聽到這個消息的明軍很激動。

  他們不能接受這個事情!

  因為伊犁在之前的計劃里面,是被大明選定的未來都護府治所,是真正的“天選之地”。

  要是被別人先拿走了,就算后面搶了過來,那也是“二手貨”了。

  發展到現在,大明的將軍們也是有驕傲之心的,他們不能接受未來的重地治所,并非自己先手奪取的。

  更別說落到帖木兒手里,能不能再拿回來,還是兩說呢!

  皇帝就在后面盯著,投入了無比的精力,要是連個伊犁都拿不下,那他們又有何顏面見天子?

  特別是對徐永寧三人來說,論關系背景,還是年紀性格,都無法容忍這種情況的發生。

  所以在經過緊急討論后,他們決定拼一把,采取猛烈的行軍,跟帖木兒方面拼速度。

  先入伊犁者,自然是這場搶肉大戰中的贏家!

  不過為了防止帶隊的伴讀三人組過于奮進,在路上鬧出問題,王越被定為了這次急行軍的主要領導——

  王越的軍事能力在這次亂戰里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畢竟在一堆將門中,以文官出身領導一軍,也足夠證明他的才能了。

  而且打地方的頻率,也就是比起徐永寧他們慢了一點罷了。

  到了后期,大明的聲威在西域這塊傳夠了范圍,王越更是連打都不用打,直接一紙安撫的書信過去,就讓部落主拱手而降。

  畢竟他們也怕死不投降,第二天就被兇神惡煞的明軍給踏平殺干凈了。

  再一點,擔任關西布政使兩年,王越在原來關西七衛的基礎上,恩威并施,把人管的服服帖帖,哈密這個治所,擺脫了當年混亂到連朝廷使者都聞風散膽不敢靠近的陰影,已然有了另一番氣象。

  徐永寧出道之時,便跟這人在西南合作過,認可他的本事,所以也同意讓他跟著。

  萬一真碰上了帖木兒的軍隊,他也怕自己沒管好脾氣,直接把“兩國盟好”給破壞了。

  甩掉大量包袱,連軍糧儲備都被壓縮了一些,選出軍中騎馬的好手,這隊立馬進發伊犁。

  此時亦力把里東西淪陷,地盤畏縮,又本就是草原文明,在進軍途中,根本沒有其他的城鎮勢力來抵擋,只能任由明軍沿著錦衣衛探索好的路線,瘋狂前進。

  等到來了伊犁城下,就見城門緊閉,城墻上面有人來來回回的巡邏。

  看起來,羽思奴估計還沒有過來接手,不然城里的人不會擺出這樣一副草木皆兵的樣子。

  因為根據帖木兒和大明的口頭協定,東西兩邊各自占有,等到能分的地方越來越少,那就按照先到先得選擇,不能輕易的對對方攻占的地區發起進攻。

  如果羽思奴到了,見了大明的龍旗,應該會先派出出來重申一下盟約,再做下一步行動。

  口頭上說著不打架,誰信啊!

  算算時間,他估計也快過來了。

  畢竟明軍收到匯報的時候,伊犁的埃米爾們已經打包好了幾個小王子,派人送去羽思奴的營帳之地。

  “先去斷了城中水源,再用火藥把城墻炸開!”

  三人組當即下令,把帶來的火藥都整合起來,給伊犁炸個大煙花出來。

  伊犁能夠發展起來,很大程度上依靠著附近的伊犁河。

  這河給他們提供了生存必須的水源,也沖刷出來了個伊犁河谷,河谷擁有著此時的西域中,難能多得的,能大面積耕種的肥沃土地。

  斷了水源,伊犁的反抗再激烈,也只能拱手而降。

  他們說完這話,才看了王越一眼。

  王世昌冷靜答道,“在帖木兒未到之前,都聽幾位將軍的。”

  “論打仗的功夫,還是三位上流一些。”

  徐永寧笑了,“你用得著謙虛?我看這事完了,你就要憑借軍功封爵了!”

  “選幾個不怕死的壯士出來,讓他們頂好盾牌,護送爆破手去城下挖掘溝渠,埋入地雷!”

  張懋拿著望遠鏡眺望伊犁城,發現后者在反應過來后,已經集結好隊伍,進行防備了。

  可惜大多兵力都消耗在了此前的軍事中。

  別的貴族有沒有從自家領地中帶出足夠兵力,張懋不清楚,可伊犁到底是國都,是被汗王直接控制的領土。

  篤思忒馬黑麻迫于無奈搞了親征,要和他伯父對抗,當然是能帶的都帶上了。

  沒看在被臣子割頭之前,他還在睡漂亮后媽嗎!

  可如果城里真有人拿著東西砸下來,下定決心使用防守戰術,男女老少齊上陣的話,他們這群輕裝而來的兩千多人還真有點不夠用。

  伊犁也是被經營多年的中亞大城了,是燒磚修起來的,跟土魯番那塊用泥土夯起來的城完全不一樣。

  更堅固,更難啃。

  可時間不夠,大明只能仗著自己的一口金牙去用力咬了。

  很快,就有十人平舉著藤盾,擋住自己的腦袋,騎馬沖到了城墻角落處。

  期間自然也有落石下來,砸得下面的人呲牙咧嘴。

  但這個角落是柳承慶張懋他們用望遠鏡觀察了良久才選定的薄弱處,人手比起其他方向并不足夠,是個少有人關注的角落。

  若非看的遠,剛來的明軍還難以發現這個地點。

  反擊的力量較小,頂頂,還是能撐住的。

  一被護送到墻角之處,十幾個負責爆破的立馬解下背上的兵工鏟,瘋狂的挖起土來。

  要想炸開城墻,那工程量可不小。

  城里的人看著,無法明白他們的舉動,畢竟這邊打仗,還不怎么流行火藥,靠的還是老一套的騎射打法。

  但他們總能明白,敵人做的任何舉動,都得阻止,不然自己就會吃苦頭的道理。

  所以城里的權貴企圖組織起不多的守衛,出城去襲擊一下,結果城門剛剛打開,對面明軍就趁機攻城,嚇得人立馬又把門給關了,只能轉去城墻上扔東西砸人。

  夜深之時,城角處的人換了幾波,也的確有傷亡出現,但讓徐永寧他們欣慰的是,角落的坑越來越大了。

  遠處,負責截斷伊犁河的人也回來復命,說用了炸藥,成功執行了命令。

  原本伊犁也是一條大河,但實在架不住這上百人特意跑到河道狹窄處,又拿出了火藥。

  旁邊的土石被炸碎,落到河道里,旁邊更有人添磚加瓦的堵塞,讓水流越來越少。

  “好!”

  “再派人去城下喊話,告訴他們河被斷流的消息……要是識相,現在就主動開門讓我們進去。若是等到城墻被爆開,咱們自己進去了,那他們的下場就沒了!”

  徐永寧想著不能把大明未來的都護府治所給搞垮了,眼見勝利的果實即將到手,便要發發善心,給城里人一個機會。

  可惜,這話傳過去,并沒有人回應。

  他們不信一天之內,伊犁河就能被人斷流。

  唬小孩兒呢!

  于是明軍方面也只能嘆息一聲,放棄了挽救這群家伙。

  深夜時分,城墻腳下終于被挖出來了一個巨大坑洞,大量的土地雷被埋了進去。

  徐永寧當初想給柳陳來的那一下,最終落到了伊犁手里。

  巨大的轟鳴和火光響徹整座城池。

  城墻在爆破之下雖然沒有直接倒塌,但也出現了一個足夠讓三人并排進出的缺口。

  早就準備多時,一點沒有睡意的明軍立馬率隊沖了進去,掏出手雷扔向對面。

  伊犁方面大白天看到有人在城下挖溝,自然會加強這邊的防備。

  明軍沒有睡覺,他們自然也不敢睡。

  在爆炸把人炸得耳朵出血,眼前浮現天堂景象時,還有一些勇敢者拿著武器上前,企圖用肉體填補城墻的空洞。

  結果地雷炸開了城墻,手雷炸開了人堆。

  他們無法在第一時間阻止明軍的進入,結果只能是任人宰割。

  兩三千人在城外,有城墻護體,還不算太苦惱的事。

  權貴們只要盡量拖延,等羽思奴率軍到來就可以實現命運的轉變。

  可人到了城里呢?

  不管那些被巨響驚起的平民,明軍直入城中權貴所在,抓了一群人當人質后,其下的衛隊自然也就沒有了問題。

  空虛的伊犁城,被大明奪下了!

  “由攻轉守,更為艱難。”

  王越在迅速控制住局面后,又讓徐永寧他們安排人手去修復城墻。

  現在,等待援軍的從伊犁變成了大明。

  羽思奴,就快來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