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審時

第四十章審時  如果說是皇帝劉晟說這些話,李抑只會恭恭敬敬的聽著,甚至不會有絲毫的好奇。

  但是此時看著吉星侃侃而談,他自然感覺到腦瓜子,似乎有些轉不過彎來!畢竟齊王在他心里,雖然不敢說根深蒂固,至少完全和這不一樣。

  這還是自己認識的齊王嗎?

  如果不是陳延壽跟在身邊,如果不是齊王模樣沒有改變,如果不是說話的神態,都沒有別的異樣,不然李抑都可能會認為,齊王是不是換人了!

  平時齊王雖然不說會不會為非作歹,至少每天也算是不務正業,遛狗看花一件正事都不干。要不是自己抓住他某些把柄,令他在齊昌府老實了一陣,要么就是自己上折子給皇帝,然后他被皇帝訓斥一頓。

  可是今天,他總感覺到哪里不對!

  雖然心里感覺到膩歪,但是就是說不出來,究竟是哪里不對!可是感覺到吉星,突然和自己說的這么一本正經,尤其居然和自己來談政務,這怎么能不令人奇怪,所以連他都沒有回過神來。

  “其實,本王想問的是,如果在本府境內,有豪族大閥,強行侵占老百姓的土地,不知道作為本府大都督,在自己的封地,本王能夠怎么做?”

  似乎帶著沉吟,又帶著幾分不經意,不過吉星看著了李抑,似乎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

  看了陳延壽一眼,發現他似乎老神在在,李抑心里似乎好受一些。對于吉星突然這么問,在李抑看來,無非是齊王身邊的人唆使。

  畢竟齊王何曾如此清醒過,又何嘗知道這些道道?

  “殿下,可能你平時對本府豪族大閥,缺少一定的了解!”李抑自然也帶著沉吟,因為他知道自己,這時必須要謹慎。

  如果給人落下口實,或者被齊王抓著把柄,后續肯定很麻煩。所以含糊著說:“這些家族門閥,在本地實力,很強大!”

  看著吉星臉色陰沉,但是沒有主動出聲,李抑還是斗膽繼續說著:“他們相互之間,不但互為姻親,而且利益關系盤根錯節!甚至就是在朝中,也多有權貴和權臣,對他們私底下加以庇佑!”

  “長史的意思,如果動了他們,或者收繳他們的土地和房產,擔心出亂子,,,,,,?”吉星自然不傻,瞬間想到了什么。

  但是吉星不想拐彎抹角,不管他是不是劉晟的心腹,這和自己沒有關系。尤其看著李抑謹慎的樣子,明顯不是虛言。

  “殿下不要忘了,在殿下來齊昌府之前,附近發生過兩件大事!”李抑的聲音更是放低,就是四周沒有人,他都機警的看了眼:“當年羅浮山張遇賢,還有第一任齊王,那可都是大事!”

  這事吉星自然知道,甚至李抑說的這么直白,看來要想搞點錢,還真的不容易啊!

  想到劉隱和劉龑兩兄弟,劉巖和劉晟父子兩代皇帝,在嶺南凡四五十年,后世記載和分析,他們在嶺南搜刮和創造,積攢了巨大的財富,看來真的有些一毛不拔。

  后世歷史說劉倀,也就是這個齊王繼興,在最后做了十多年皇帝。即使在嶺南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也被趙匡胤記掛和征服的原因,就是因為嶺南有著巨大的財富,趙匡胤明顯缺錢花。

  不然后來中原連吳越國都不打,連大理國都一畫而分的趙匡胤,哪里會看上五嶺以南,嶺南這個窮鄉僻壤,甚至屬于化外之地的地方。

  據說宋軍攻占興王府之后,領軍大將潘美封鎖南漢國皇城,最后光運到汴京的財富,就足足有十多船。這還不說被內宦樂范,在海上拐走那些船只裝的財物。

  可想而知,當時的南漢劉家皇朝,究竟是多富有。怎么到了自己這里,堂堂朝廷就窮成這樣,看來真的需要審時!

  “以長史的想法,本王此時,當如何?”對著李抑,此時吉星一臉的謙虛,一副受教的樣子。

  “大漢朝友邦,西連大理國、中遠襄蜀中、東依泉漳,外通浩浩南海,國中風調雨順、物資豐富,國庫珠寶不計其數,只是皇上憐惜百姓,不想多造殺戮,所以至今未圖北進。”李抑緩緩說著,似乎有些偏題,甚至首先一通馬屁,聽的吉星眉頭皺起。

  不過吉星沒有打擾,明白李抑不會平白無端,此時對著自己無的放矢。

  “如果想和周邊,繼續保持友好,肯定是大力支持發展,周邊接壤十余州的經濟,以及在大漢境內商貿往來。那些領土爭端,只要是有心之人,一定會極力克制小摩擦,避免分心二用!”

  似乎聽的有些發懵,但是李抑接著說:“當然,如果依著皇上的性格,歷來國無小事,希望殿下在齊昌府,要多多用心,真正發展民生才成!”

  雖然這番說法讓人頭暈,但是吉星也知道有些道理,畢竟嶺南有五嶺天險,北方的勢力想南下,當真是難之又難!但是自己要想發展,沒有本地人支持,顯然是很難的事情。

  畢竟大漢立國之初,本僅只為兩鎮節度之地。大漢高祖皇帝劉龑,憑父兄留下的基業,首先建立大越國。不到一年間的時間,就憑借一班老臣,平復統一嶺南之地,自此雄心勃勃。

  加上最后更乘中原大亂,無暇南顧和征伐,大膽改國號稱大漢,自此也偏據嶺南一地自保!由于地理原因,嶺南原本無以大的發展。但是這是事實,其實也算是漢國的優勢!

  而劉晟之所以讓李抑跟隨齊王,因為這李抑出身極為不凡。當時李抑的父親李殷衡,身為中原名門之后,原來任職前大唐補闕。祖父李德裕為牛李黨爭之首,被遠貶嶺南南海而亡,李家算是嶺南遷徙來的人。

  作為后人自然遭人排擠打壓,李殷衡后便也遠赴嶺南。時任靜海、清海兩鎮節度使劉隱,正想在南方蓄勢發展,得到李殷衡自然厚待。這個劉隱即大漢襄皇帝,高祖皇帝劉龑的嫡親哥哥。

  劉隱逝世后繼任的劉龑,自認頗具雄才大略,在父兄根基上大力發展。不久乘中原大亂,割據創立大漢皇朝。

  李抑之父李殷衡,作為漢國開國文臣之一,順利做了大漢禮部侍郎。而且終高祖一朝,皇帝沒有設立六部尚書,李殷衡也以侍郎銜領同平章事,相當于任宰相一職二十余年。

  而如今皇帝讓李抑改隨齊王繼興,雖然此前皇帝說了什么,但是門下省職權有多大,誰都清楚最終還是皇帝說了算!

  李抑也知道皇帝劉晟身邊,這幾年可用可以信任的人,其實一直都很少。他一直也想拉攏一些,當年近臣來輔佐,但是因他猜忌和疑心,很多真正有能力的近臣都遠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