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道聽途說】

  這兩天。

  整個長陵古玩文物界都掀起了波瀾。

  就仿佛平靜的湖面里撲通一聲水花濺起,然后引來無數人關注凝望。

  在文物研究博物館里。

  遠道而來的考古學家,文物鑒定師圍繞著那個玉鼎進行各種激烈的探討和研究。

  “沒錯,這個符文紋理,確實是古蜀文物的特征。”

  “這個玉鼎的腳有些特別,大家看看,像不像一把鑰匙。”

  一語掀起千層浪,眾人仔細研究后發現,確確實實玉鼎的腳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而是像是鑰匙那般有著前后的粗細不一的“牙紋”。

  眾人有些興奮,玉鼎的年代材質,以及附屬沉淀物的分析成分都出來了。

  再加上在場七八位文物鑒定學家的共同判斷。

  毫無疑問都證實了該物乃為至今50003000年時期,古蜀文明的古董文物。

  目前主要遺址為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古蜀文明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稱為上古三大文明。

  也是考古學家們試圖破解的千古謎團之一。

  為此古文物研究博物館的副館長,為了感謝陳羅平先生慷慨捐贈,為我國考古研究文物提供的重要線索貢獻。

  特意親自召開各表彰大會,以及授予陳羅先生古文物捐贈者的感謝證書。

  咔擦咔擦!

  底下是數十個記者新聞媒體人物,各平臺紛紛踴躍而來。

  特別是如今臨近國慶這樣的歷史重大節日,一切都顯得特別隆重,儀式感濃厚。

  臺上博物館的副館長拿著麥克風笑道:“這尊來自古蜀文明的玉鼎文物,對我國考古學研究提供巨大助力,對我們了解古蜀時代的文化,了解該時期的社會發展都具有特別的意義。”

  “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

  一番慷慨陳詞,聲情并茂的演講之后,便是頒發證書和合照留影紀念的環節。

  這個圈子比想象中的還要小。

  如此動靜自然就傳遍了整個長陵市,對古玩藏品關注的愛好者,基本上都有聽聞。

  網絡新聞報道幾乎是在十分鐘之后就已經發布出去。

  那是一個爭先恐后,仿佛慢了一步就丟掉了頭條新聞的熱度。

  此刻在鶴洞南橋西路。

  也是傳得沸沸揚揚,甚至還有人認出來了陳羅平。

  其中最為震撼的自然是“秋水閣”的老板劉世平,他也是無意中看到了朋友圈里,關于在長陵市文物研究博物館的文物發現照片。

  畢竟是混這個行業吃飯的,所以都會刻意地留意相關的動態。

  然而當他看到那張照片的第一眼就懵了。

  這特么不是前些日子,自己店里面好不容易賣出去的那尊玉鼎,合照里的人不正是被他“宰了一頓”的客人。

  劉世平嘴巴張開能塞進去一個拳頭。

  臥了個槽!

  他倒吸了一口氣,很是痛心地拍著大腿。

  那是一把眼淚一把恨!

  自己還天真的以為賺了多少錢,結果卻把價值百萬的古董拱手讓人。

  叮咚一聲。

  他的微信就響了起來,赫然便是隔壁店鋪老板發過來的一張圖,就是那尊玉鼎。

  “哎?老劉,這怎么有點像你店里的那種尊啊?”

  “你賣出去沒有,趕緊研究研究,這玩意有搞頭啊!”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劉世平也是心痛地回答道:“賣了賣了,你看到的那個就是我店里的,前兩天剛出手。”

  頓時整個南橋西路的古玩店都沸騰了,紛紛看熱鬧看戲。

  還有熟客朋友,以及旁邊的同行都上門恭喜祝賀。

  “哎呦,劉老板這出貨了啊!”

  “古蜀文明的玉鼎,賣了多少啊!”

  “咋還捐贈了呢!”

  “劉老板這眼光可以啊,在哪收來的貨,咱也去淘淘!”

  這群家伙顯然是過來添亂的,劉世平心情那是一個糟糕透頂,那玩意不用鑒定也知道價值不菲。

  他白了一眼,開口道:“唉,算我看走眼。”

  “這玩意真不好說,這個客人來了好多次了,我也研究了很久,硬是沒看出個所以然。”

  “你說他哪個朝代都對不上,一般人都當個笑話了。”

  旁邊的老板笑道:“古蜀遺跡,那肯定啊,這玩意稀少得很,都禁止挖掘開采考古了。”

  “可惜了啊,還沒來得及開開眼界。”

  “這個陳羅平我倒是有點眼熟,好像也來過我店里,沒想到挺厲害的啊!”

  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

  雖然說這秋水閣老板覺得心疼無比,但還是把消息擴散了出去,畢竟也能引來一大批的客人到自己店里消費。

  此刻在一家小賣部里。

  房間里面是喧嘩吵鬧的麻將聲,四個大男人在里面抽著煙,煙霧籠罩了房間。

  “三萬!”

  “碰!”劉德壽心情有些美滋滋地喊道:“還真的是要什么來什么!”

  旁邊的徐老漢瞇著他那小縫隙眼睛,一邊抽著煙一邊刷著手機笑道:“唉,你們說這人是不是傻,腦子有泡!”

  “就在咱長陵,有個傻逼捐獻了個古董文物。”

  “都上新聞了!”

  徐老漢笑罵道:“賣他個幾百萬不香嗎?”

  “捐獻有個毛的錢!”

  劉德壽也是打趣道:“都是逼出來的,說是說捐獻,實際上跟搶沒什么區別。”

  旁邊的大燦哥也是笑罵道:“八條!”

  “話說我怎么看到今天早上,老劉你媳婦帶著兒子收拾東西出門?”

  “不會是跑路了吧?”

  眾人一陣好笑。

  都知道這家伙欠了一屁股的債還沒還,就是個老賴。

  劉德壽嘲笑道:“拿她幾百塊跟我瞪眼,估計是鬧脾氣,要回娘家住。”

  “最近還神經兮兮的,跑去找什么算命先生。”

  “真的是腦子有坑!”

  提起這算命先生,大家很是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那個人。

  當然這也并非所有人都知道。

  恰好這徐老漢就聽說,他摸起一張麻將牌,然后輕輕一推自己的牌打了出去,便笑道:“說起這算命先生,我倒是聽說有一個挺牛的。”

  “就長陵西街,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拆遷建商業廣場了,人家地產公司老總直接讓他起名字!”

  徐老漢笑著聲道:“整條街的地價都拉起來了,現在又說出資給修建什么老人中心。”

  “混的那是一個風生水起。”

  徐老漢半帶笑聲地問道:“你老婆該不會去找那個算命先生了吧?”

  劉德壽不以為然地笑道:“鬼知道,給我兒子求的,說弄一個什么袋子,就一個錦囊。”

  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徐老漢眼底一亮地脫口而出道:“真的假的,我聽說那個算命先生的錦囊老好用了,比大學文憑都好用,拿著那玩意直接能找到工作。”

  “你那錦囊寫的啥?“

  劉德壽笑罵一聲:“吹吧?能找到工作?”

  徐老漢樂悠悠地鄙視道:“你這就不懂了吧,那玩意叫職業錦囊,就是人家老師傅算一下,你干哪個行業有出息。”

  “老板信得過這算命先生,給面子就招你了。”

  “出來社會混,人脈關系,有人看好你最重要!”

  劉德壽這一聽,愕然驚詫道:“好像寫的什么文物修復什么的,還是國家級!”

  這話一出猛然掀起驚濤駭浪,就連大燦哥也開玩笑地喊道:“牛逼了啊,國家級,文物修復師是吧?”

  “還別說,你兒子指不準真的是天才。”

  “電影不也都這樣演的,那些腦子啊性格啊不太正常的,往往都有著某個方面的特長!”

  劉德壽也是聽得一愣一愣的,也不知道這群混的是故意忽悠自己,還是怎么著。

  但還是把這件事給記在了心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