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若要害我,先奪我刀

  大明崇禎十一年,十月初五日,陽光普照大地。

  可能因為昨日下雪的緣故,照耀在身上,讓人感覺格外暖和。

  辰時末,昌平東郊,宣府鎮勤王軍大營,參將張巖營地內頗為熱鬧。

  但這種熱鬧,僅局限于他營地內的一小片地方,這就是張誠解救回來的那群難民。

  石柱子領著百多個漢子,來回砍著劈柴,大鍋里也不再煮肉,而是一鍋鍋的開水,難民們分批排隊洗澡,然后還要換上新洗過的衣物。

  另一邊,有近二百個婦女,在一個叫蘇珍香的壯婦組織下,自打昨晚開始漿洗從韃虜身上拔下來的,還有難民換下來的衣物,營地邊緣一條條的晾衣繩上,滿滿都是。

  秀才王元景領著兩個人往來穿梭于難民之間,時不時的攔住一個,邊問邊錄寫著什么。

  “將軍,元景這娃娃,現今可勤快著哩,看著都不似個秀才哥嘞,跟變個人似的。”一個略有些蒼老,卻又中氣十足的聲音,在張誠耳畔響起。

  “呵呵。”張誠笑了笑,語氣變得異常冰冷,斬釘截鐵的說道:“每一個人都要變,生逢如此亂世,人不變就是個死。”

  說罷,他轉過頭,問道:“那兩個鄉老,現在何處?”

  石鐵根指著不遠處一個臨時搭起的帳篷,說道:“回將軍,這韃虜把那坊村里的老人,都給打殺嘞,如今揀選的二位鄉老,暫在那處營帳中歇息。”

  張誠站在原處,雙手背負在身后,沉聲說道:“老丈,某意將你等轉運到某宣鎮農莊中暫居,待此番戰事結束,再行安置。”

  “全憑將軍做主,老漢愿傾盡所能,為將軍效勞。”石鐵根老漢堅定的回道。

  張誠起身想遠處帳篷走去,邊走邊對身旁的石鐵根說著:“老丈,在某回宣鎮前,某意由你來管束這些百姓,柱子和元景,會輔助于你,至于那兩個鄉老,他們只是你的幫手。”

  石老漢隨在張誠身旁,默默的聽著,好似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帳篷內坐著兩位老者,看年歲也不算很大的樣子,他們見張誠來到,趕忙起身,紛紛施禮道:“見過將軍。”

  張誠上下打量著二人,他們一個頗為壯實,臉上滿是虬髯,另一個就顯得有些瘦弱,沒那么壯實,但很干凈,看他們年歲應在五十以內。

  他們就那樣低頭垂目的站在當處,頗有些不知所措的模樣,一旁的石鐵根老漢趕緊介紹道:“將軍,這位是馬忠禮,這位是馮元山。”

  二人再次向張誠施禮,旁邊石鐵根此時取過一個簡易的木凳,放下對張誠說道:“將軍請坐。”

  張誠坐下后,對那二人說道:“二位鄉老請坐吧。”

  待二人坐定,便開口問道:“未知二位鄉老,原居何處,高齡幾許?”

  那頗為壯實,臉上滿是虬髯的馬忠禮,開口用洪亮的嗓音說道:“回將軍,俺就是那馬坊的,今年四十有五。”

  張誠點點頭,轉身看向那略顯瘦弱的干凈老者,只見他再次起身說道:“小老是馬坊北,湯村人氏,年四十有九。”

  張誠擺擺手,讓他坐下,還未發言,身旁站著的石鐵根就說道:“將軍,馬忠禮是老馬戶出身,這馮元山老哥,那是鄉里聞名的莊稼把式。”

  張誠點點頭,對他們說道:“某意將你等轉運出居庸關外,到某宣鎮農莊中暫居時日,以避戰禍,待此番戰事結束,再行安置爾等。”

  那瘦弱的馮元山先說道:“小老這些人等,本應被韃子擄去那遼東苦寒之地,為韃子做牛做馬,永世為奴,幸蒙將軍神威庇佑,非但解救我等脫離苦難,如今更愿護佑我等,實乃我等之福,我等決意追隨將軍,但憑將軍處置。”

  馬忠禮和石鐵根趕忙附和道:“對對,但憑將軍做主。”

  張誠點點頭,繼續道:“此番戰事糾纏,未知何時事畢,某會書信傳遞,爾等到宣鎮后,暫居下來,修房挖渠,墾荒備作。

  然事不預則不立,爾等近千之人,若無頭則生亂,某今命石鐵根老漢暫為眾之首老,你二人輔之,以王元景為書辦,石柱子精選的百二十人為護衛,平時勞作,閑時操練,有警則出,那壯婦蘇珍香管理一眾婦女,行漿洗、縫補、煮飯諸事。諸位意下如何。”

  三人自是毫無意見,張誠又繼續說道:“某會派一隊軍士,護送傷兵和戰亡將士尸骨,將與爾等同行,另有些繳獲和騾馬,也一同回宣鎮。

  騾馬由馬忠禮負責照料,讓那蘇珍香安排婦女幫著看顧傷兵,到了宣鎮后的修渠備作諸事,請馮元山多費心,會有些盔甲軍器,到時石鐵根帶人抓緊修繕后,可配給柱子他們使用。”

  三人皆點首稱“善”。

  張誠起身,又吩咐道:“若遇戰事,以隨行隊官決斷處之;其他諸事,各依分工而處,有不決之事,爾等公議便是。”

  “謹遵將軍之命。”三人齊聲應道。

  正在此時,一名親兵跑來稟報,總兵楊國柱派人來,說盧督臣剛剛回到昌平營地,現要提取斬獲的韃子人頭與俘虜,趕去向督臣報捷。

  張誠對身邊的石鐵根老漢說道:“叫柱子和元景過來,某有話交代。”

  說完,就奔停放韃子首級處而去。

  …………

  郭英賢大老遠的,就叫喊道:“酒瘋子,今晚再喝三百杯咋樣?”

  “你倒是想,昨晚揪著俺,不讓俺走,到底哪個是酒瘋子。”張誠滿臉鄙夷的嘲笑著說道。

  來到近前,正了正身姿,拱手行禮后,對楊國柱說道:“怎敢勞煩軍門親臨,通報一聲,末將給您送去便是。”

  楊國柱朗聲說道:“張將軍勇武無雙,完勝建奴,斬獲如此之眾,大張我宣鎮軍威士氣,想必督臣聞知,定必欣喜。”

  張誠恭敬的答道:“有此斬獲,全賴軍門之福,非末將一人之功。”

  楊國柱點頭嘉許,心下不由尋思:“此子今番勤王入衛,不但心性大改,變得沉穩知禮,如今又攜首戰之功,這將來成就或不可限量啊。”

  旁邊張巖此刻接口道:“軍門,莫叫督臣久候。”

  楊國柱用手拍了下額頭,笑道:“張兄弟,誠侄兒,某這就去向督臣報捷,讓他老人家也歡快歡快。”

  “如此,就有勞軍門。”張巖拱手答道。

  此時,三架大車裝著硝制好的韃虜首級,已然趕到這邊,楊國柱看了一眼,朗聲說道:“這些韃子首級,某就解往督臣處報捷,至于俘虜,還是先押此地,待督臣定奪便是。”

  親兵已牽來楊國柱的戰馬,他翻身上馬,又回身說道:“誠賢侄安心,某必定不叫他人貪墨了你的軍功。”

  張誠忙拱手答道:“一切全憑軍門做主。”

  目送楊國柱和郭英賢離開,張巖對張誠輕聲說道:“昨晚你不該那般頂撞李見明,那廝很是陰險,睚眥必報,我也不能護你一世,你又何必呢。”

  “天下亂起,若是處處與人為善,以何自保,連用性命換取的戰功,都被人惦記,我等又為何而戰,怎對得起戰亡之弟兄,無論何人,若要害我,先奪我刀!”

  張誠目光堅定地看著漸漸遠去的楊國柱等人,慷鏘有力的回答著。

  接著便對張巖又說道:“叔父,誠兒去看望我部中負傷的將士。”

  張誠說完便轉身而去。

  張巖有些默然,他望著張誠遠去的身影,感覺自己越來越看不懂這個侄子,覺得他做得過分了些,但又說不清楚到底是哪里不對。

  耳邊再次響起張誠剛才的話語,他打了一個激靈,仿佛若有所思,他不知道張誠未來會如何,會把張家帶向何方!

  …………

  張誠走在去傷兵帳篷的路上,石柱子和王元景趕了過來,張誠便放慢腳步,同他們邊走變聊著。

  “柱子,你挑的這些人,某很滿意,暫時就讓他們先跟著你,我會安排一些老軍伍,來訓練你等。”張誠對石柱子吩咐道。

  石柱子一臉的不高興,甕聲說著:“俺不去宣鎮,我要跟將軍殺韃子。”

  張誠只感覺又好氣,又好笑,這個石柱子真心不錯,身板棒的沒挑,小時候還練過把式,這些年跟著他老爹打鐵,這身子骨是越熬越棒,跟鐵打的一樣。

  但是,戰場搏命,可不是光憑身板就行的,這么好的苗子,不能白霍霍,所以張誠就開導他道:“韃子是一次殺得完的嘞?你是想殺一個韃子,還是想殺一百個,甚至一千個韃子。”

  石柱子撓著腦袋,嘴里嘟囔著:“俺想殺一百個,一千個韃子。”

  旁邊的王元景笑著說道:“血氣之勇,乃莽夫之所為。”

  石柱子兩只大眼睛瞪得跟兩個小燈籠似的,卻是沒有發作,這幾日他們二人時常在一起,石柱子總是纏著這秀才,讓他講些古人行軍打仗的事。

  可這秀才一心讀的是圣賢書,哪知道那么多,搜腸刮肚的把自己以前讀書看到的典故,挨個的講給石柱子聽,還教會石柱子寫自己的名字。

  “聽到了嚒,秀才的話就是道理,戰場就是殺戮場,不是力氣大就能行的,你這一百二十人,要好好操練,以后某有大用。”

  石柱子似懂非懂的答著:“嗯,俺聽將軍的。”

  張誠無奈的搖搖頭,對王元景說道:“元景,你要辛苦些,這些百姓都要編戶造冊,個人的名字、年齡、原籍、親屬關系,有何特長等等,都要記下來。”

  王元景點頭應道:“將軍寬心,元景定不辱命。”

  “某還會帶些物資回宣鎮,由你保管調用,某會安排軍士協助你。”

  轉眼到了傷兵所在的帳篷處,張誠便讓他二人回去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