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4章 造紙構想

  張鈺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男人,事業開始起步,未來的媳婦還主動張羅納妾。

  好說歹說,才讓張寧別那么糾結這個話題。

  不過還是表示,下次去東平陵,她必須要跟過去。

  張鈺同意了,主要也是覺得,張寧太久沒出去走動走動,打算帶她去散散心。

  早飯過后,張鈺來到學習班。既然回來了,那么就好好教導孩子們。

  同時也在認真遴選,在僅剩的三十七個孩子里,選出他的第一批弟子……

  “兩位也來旁聽?”張鈺來到教室,結果發現兩個意外的‘學生’。

  如果說黃敘是他要求,黃忠同意后,安排到教室的插班生。

  那么戲志才和典韋過來旁聽,就顯得有些突兀。

  “鎮上的事情尚且不多,戲某半天可以完成。上午,打算過來聽聽課。”戲志才倒沒有覺得不好意思,甚至有些驕傲。

  張鈺知道他的能力,聞言也不阻攔。戲志才也有表示,真有急事,方大會派人過來告知。

  “我……就想稍微學點東西。”典韋黑臉難得有些發紅,只是不明顯。

  他的職務是護法,按照輪班,他主動申請是下午開始。上午有空,來上課也沒關系。

  “可是課程已經上了兩個月,志才還好,惡來跟得上嗎?”張鈺有些擔心,若是聽不懂,在這里聽天書有什么意思?甚至覺得,典韋難道不應該是上下午的武藝課程?

  “典某了解過,之前兩個月,扣除大半個月沒上課,還有一個月主要是認字。”典韋解釋,“典某家中不富裕,仍然請過先生認過字,也讀過兩本書,只是當時沒認真去學。”

  不是不想學,而是先生教學能力太差,聽不進去。

  昨天黃忠送黃敘過來入學,他們兩個過來旁聽幾節課。然后就發現,張鈺上課他能聽進去,而且還聽得懂。這就不能忍,必須要來,這年頭誰不想讀書?

  “那行,你們就當旁聽生吧……不屬于任何一組,什么時候離開也隨意。”張鈺聞言,也不阻攔,多教一個也是教,多教三個也是教。

  “那個……”典韋還意猶未盡,“聽說教主要遴選弟子,不知道典某,是否有資格?”

  傻子都知道,授課和授業是不同的。入門當了弟子,才能學到真本事。

  只是聽課,基本就是老師說什么,自己學什么,也不會考慮你要不要學這個。

  其他學生一聽,頓時炸毛,好卑鄙的大人,旁聽不說,還要搶他們的弟子名額?!

  “可以!”張鈺并不介意,甚至立刻收下都可以。這樣一來,典韋就真的和他捆綁起來,算是上了賊船,下不來了!

  “那戲某也參一腳!”戲志才笑道,也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

  “隨意!”張鈺點頭,并沒有拒絕。隨即看向其他學生,說道,“你們多了兩個競爭對手……不,三個!接下來的一個月,你們要加油了!”

  說好一個月就選出三個弟子,說到要做到。

  其他學生頓時無語,自己先來的,教主怎么能那么偏心?

  一時間,戲志才和典韋,甚至黃敘都被他們記恨上了。不敢說厭惡,只能說充滿了對抗意識。

  張鈺也不浪費時間,開始進行上午的授課。

  按照一節課四十五分鐘計算,一個上午大概也就四節課,中間一套廣播體操。

  下午的武藝課程,他若是沒空,會讓波皓和卜斌幫忙上。

  武藝方面沒什么取巧的地方,無非就是經常對抗,不斷打熬身體。

  射箭和騎馬,也不過是經常去做。

  有天賦的因素在,不過經常練習,也能稍微提升水平。

  這年頭不存在純粹的讀書人,文臣兼著武職,武將兼著文職的情況經常有。

  比如朱儁皇甫嵩和盧植三個,莫不是這樣。

  “今天的作業,是把生字回去好好練習,同時背誦論語學而篇。”張鈺宣布。

  學而篇全篇八百字,背誦下來不算難。

  就是張鈺看著覺得怪異,總覺得濟南王府拿來的這個‘學而篇’,和印象中的略有不同。

  可能是學派的問題,西漢時期就有谷梁派、公羊派和左氏派。

  三派圍繞春秋經,將某段內容擴充,來表達自己的學術論點。

  又以左氏學派擴充最多,春秋經全文18000字,春秋左傳全文字數252397字,內容擴充13倍,當時知道這件事的張鈺,都直呼:“好家伙!”

  搞得他都想著,要不要把道藏給修出來。想想作罷,工程量太多,同時道家典籍不全,就算濟南王,都沒辦法把現存各宗派的道家典籍,都弄到手。

  就說現在太平教,主要也是傳授太平經為主,不說其他幾派的學說。

  主要是張鈺也沒資格那么做,他有,那是張角和幾派交換的結果。

  可以自己用,卻不好外傳。再說自己本派有學說,還傳播別派的學說,也說不過去。

  “是!”學生們紛紛回應,當然表情各有不同。

  “教主……典某是第一次聽課,這背誦……”典韋追上張鈺,為難的說道。八百多字的課文,一天就背下來,真的做不到啊!

  “倉庫里面有課本……加油!”張鈺笑道,然后繼續離開,留下風中凌亂的典韋。

  這一個月下來,學生們雖然頑劣,不過工作沒有落下。就說這竹簡,倉庫堆了一堆。

  毛筆和墨水是有,可竹簡就算再薄,僅僅一本論語不到兩萬字,按照一卷竹簡三百字計算,也需要六十七卷,怎么都要二十來斤(市斤)吧?

  紙張不難做,蔡侯紙的技術已經很發達。不過原材料貴,以至于紙張成本貴。

  還有就是質量其實并不太好,無法反復折疊,時間長了紙質會變脆,很容易壞掉。

  “橫豎秋收前,也沒什么大事要做。”張鈺權衡一番,“以現在自己的技能提升速度,要不把先學個造紙?等到技能滿級,說不定更先進的造紙技巧,也會隨之出現呢?”

  只是要造紙,那就有一個嚴肅的問題:環保!

  為了方便造紙,選擇一條河流是必然。造紙產生的廢水排入其中,對生態還是會造成影響。

  當然,考慮規模的問題,只要和河流足夠大,那么廢水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又不是后世,機器大批量制作,能排出多少廢水?

  回去看了看地圖,結果發現太平鎮附近,沒有水量足夠的河流,山間的小溪流量不足。

  “不過只是練級的話,也沒必要批量制作對吧?”張鈺若有所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