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19章 科考

  張鈺到底是沒有說出,這些仙山的具體位置,不過他那神秘的樣子,真讓人浮想聯翩。

  只用了三天左右,私下都有傳聞,張鈺有仙人傳道的消息開始瘋傳。不少‘老人’繪聲繪色的描述,張鈺在很短的一年內,仿佛變了個人一樣,逐漸超越了正常人的范疇。

  尤其官道上的魅影這個都市傳說,也不知道被誰提了出來,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知道,這是趕路中的張鈺。而且是從濟南國那邊趕過來,前后甚至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

  “阿弟,真的有仙人給你傳過道?”張寧都有些將信將疑,主要還是三人成虎。

  “我什么情況,阿姊清楚,清楚的人也清楚。至于不清楚的人,就讓他們想去吧!反正,非要把我塑造成陸地神仙,對我也有利無弊!”張鈺無所謂的說道。

  天大地大哪有閨女更大?就在昨天,這不蘇婧給他生了個女兒,叫做張瑛。

  就這名字,張寧還嘲笑他偷懶,侄孫女取名為張瑩,自己的女兒取名為張瑛。

  尤其這意思都差不多,瑩是逛街像玉的石頭,瑛是像玉的美石。

  一個是光潔透明,一個是玉的光彩。

  張鈺當時就反駁,誰讓張賁非要找他侄孫女取名字。

  這不臨時臨了的,就把準備給女兒的名字給說了出去。

  這下女兒來了,取什么名字,就取了個差不多意思的!

  閨女卻沒有長子那么消停,很不喜歡他,在懷里就待不住一分鐘的。

  張寧甚至是貂蟬都哄不住她,只有蘇婧這個當媽的可以。

  喝奶一樣不消停,不喝奶睡不著,喝奶胃淺又吐出來。

  張鈺已經做好長期抗戰,別的不說,至少把女兒的身體調養好,別給整夭折了。

  女兒胃淺,沒辦法,只能從蘇婧這邊入手。通過蘇婧進補,然后由奶水傳遞過去。

  當然目前這還在構思中,畢竟這不昨天才出生,不多觀察幾天,也不好隨便亂搞。

  射策的事情,卻是在按部就班開始。

  三個弟子給出的條例已經很完善,交給張賁都看不出什么,最后交給戲志才看看,又由鄭玄和荀緄過目,最后訂下考試的時間。

  張鈺的意思是把射策和對策結合起來,其實就有點后世高考的意思。

  主要就是大家抽簽,分成甲組和已組。兩組的考卷并不相同,就有點AB卷的意思。

  題目當然有容易有難,是否正好復習到,或者復習不到,那只能看運氣。

  不過考試的題目,就分成數算、經義和常識三科,分三天考完。

  畢竟用的是毛筆,不能太苛求。這后來的科考,不也是要在考場待個三天么?

  他們就舒服,考完回宿舍,還可以去食堂開飯。

  更不會出現,考試場地正好在茅廁附近的‘臭號’,這樣都考不好,那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了。

  走武將路線的,也是分成兩組,第一天策論,第二天身體素質,第三天騎射。

  當然這騎射,指的是騎馬和射箭。在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都出現之前,騎射還不太現實。

  通過的人,少不得還要比試一番,來確定排名。

  不同的將領有不同的發展方向,比如說杜遠和裴績,就走純武將路線;倪兕和廖化,走全面發展路線;周倉和羅德,偏武力文化也有涉獵。

  根據傾向,非要以武力來決定出線,那顯然不太現實。

  比如說,有人走儒將的路線,那要怎么算?總不能武力不過關,就不要吧?

  武將這邊要排名,那文官路線的那些,少不得也要進行排名。

  張鈺的意思,是過錄取線的集中到他這里,他出題讓大家回答,根據回答的結果,來確定排名。

  其實就是殿試的意思,就想著這個模式逐漸成熟之后,以后不僅僅是書院取士,國家取士也開始按照這個方法來搞。

  反正最多十年,他治下的百姓,尤其是年輕的學子,肯定都習慣考試的。

  最多,針對治下以外區域的考生,適當給予一定的讓分,還有固定一定比例的錄取名額。

  這就和朱元璋那陣差不多,總不能進士都是南方的士子,北方一個都不通過吧?

  就后世,湖南浙江那種學習氛圍那么濃厚的區域,不稍微把分數線提升一些,非要一昧的講究公平的話。那么基本上,一本大學,甚至二本大學絕大部分新生,都來自這兩個地方。

  京城的居然沒幾個人能上京城的一二本大學,這不是諷刺是什么?

  最后時間一場,上層的優秀人才都來自兩省,什么部門都充斥這兩省,那這國家到底是中國的,還是兩省百姓的?所以這個時候,不公平反而是為了真正的公平!

  時間一天天過去,第一次科考在泰山書院召開。

  畢竟是把對策和射策合并,張鈺大手一揮,取名為科考,也稱之為科舉。

  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不懂也沒關系。反正大家都看出來,張鈺的野心勃勃。

  “科舉取士……給那家伙這樣搞下去,各地豪強就不輕松了。”鄭玄感慨,他無所謂,畢竟鄭家其實也沒太多出色的子弟,至少算不上豪門。

  荀緄的臉色相對難看一些,不過就算不高興也阻止不了科考的進行。

  這里到底是人家的地盤,怎么做輪不到他說三道四。

  只能說,以后子弟的教育成本,可能要提升。

  某種意義上來說……荀緄看向學生里面的荀采,太平教允許女性入讀,女性出仕這點,其實可以利用一下。把家中女眷也算進去,怎么都能多幾個出線的。

  現在回想起來,張鈺的每一個措施,仿佛都好像是環環相扣。

  以前看不出什么端倪的東西,隨著新政策出現,開始變得無法忽視起來。

  偏偏荀采已經就讀一年,到了考試的時候,這個時候攔著她不讓她考試,也已經太晚。

  這一屆有人考試并且出仕,下一屆學生,尤其是女學生,誰敢攔著她們不讓考試,不讓出仕?

  先例已經出現,沒有正當的借口,已經沒辦法再阻擋女性出仕!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也該去監考了……”鄭玄提醒道,第一次科考,所以書院非常重視。

  這對書院意味著什么,很多人心里都清楚。

  從各個渠道打聽到的消息,都表明,以后泰山,甚至平原那邊的官吏,都要通過科考來決定出來。還能有民眾推舉的,只剩下鄉一級的官吏。

  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這也僅僅是張鈺還不打算對鄉里下手而已……

  “也罷,就讓老朽見證這場,注定要記入史冊的科考吧!”荀緄起身,跟著鄭玄朝著考場方向走去。

  其實心里有些小爽,畢竟作為第一場科考的監考官,他的名字注定要記入史冊。

  前提這個制度不要被人廢掉,基本上隨著張鈺的敗亡,這制度可能會被取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