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28章 劇本不變目標改變

  “官兵什么情況,吊在我們后面,不打就是趕的……”接下來的幾天,管亥很快發現官兵的異常。上萬人在后面吊著,不給你停,也不打你,更不給你劫掠地方。

  “他們在驅趕我們,看樣子是打算把我們趕到張純那邊。”楊俊平靜的回道,“打算集中在一起后再消滅,的確可以避免腹背受敵的局面。”

  嘴角微微抬起,繼續說道:“問題是,我們本來就不是要來支援張純的。”

  他們只是打著‘支援’張純的名頭,過來燒殺搶掠來著。

  幽州雖然邊陲之地,受黃巾的影響卻是最少的。別的不說,全州三四百萬人的,還是有的。

  不說多,帶回去二三十萬人,最好能弄到一些戰馬。

  邊民的關系,這邊有不少豪強家里都有馬匹,全部湊一湊,戰馬能湊個三五千匹就差不多。

  其他駑馬老馬什么的,湊個一萬匹也可以了。

  “我的意思是,我們在這里把官兵打了,那張純不是白撿便宜?”管亥解釋。

  “所以張純那邊,要加錢!”楊俊隨口回了句,一股銅臭味撲面而來。

  于是在兩天后,張純這邊就收到來自白波軍韓暹的來信。

  信中闡述當前官兵所為,并且告訴張純,要么想辦法在官兵后軍搗亂,要么多給點物資過來,否則他們就要走了。

  什么叫做支援,那肯定是建立在雙方合作的基礎上。

  否則我千條路遠過來支援,你什么都不表示,甚至還坐山觀虎斗,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難怪這兩天,官兵的攻勢一下子就沒了。”張純看著這封信,心情有些復雜。

  其實感慨更多的是張舉,官兵兩天沒有進攻,他這個負責后勤管理的松了口氣。

  就算這樣,想要重新征召士卒,重新戰斗需要時間,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

  不過有援軍的話,那么倒是可以嘗試合作對付官兵,尤其丘力居那邊也在部落拉人。

  至于什么后宮佳麗三千,這個以前就能享受到,現在最多換個稱呼而已。

  “好主意!”張純立刻想到這個情況,若是自己趁機對官兵發動總攻,以至于前線的官兵都不得不回防,那么白波賊還有什么借口,要他增加物資?

  不過出于友好合作的基礎,倒是不介意送一批物資過去,比如說戰馬這東西。

  大軍花了兩天集結,張純開始再次對遼西發動進攻,從肥如出發,當天就抵達官兵的前線令支縣附近,三十里路不到,騎兵一個時辰就已經抵達。

  最大的問題還是步卒,沒有步卒的話,不好攻城,最后是花了半天時間,人才到齊。

  “公孫瓚那家伙,之前追擊的時候不是挺猛的嗎?”看著遠處的軍營,張純略有得意,官兵主力已經過去漁陽,只剩下公孫瓚兩千兵馬在這里。

  現在只需要一個猛攻,那么這座軍營就會崩潰,甚至于,可能還能把公孫瓚給宰了!

  張純很不喜歡公孫瓚,自己主動要求為將,結果張溫居然不給,反而任命這個后生為將。

  自己什么地方,比不上這個年輕人,這仇就是這樣結下了!

  張純就是打算狠狠的擊敗公孫瓚,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比他優秀。當然他現在已經造反,就算證明了也沒什么意義,不過人活一世,終究要有些為之奮斗的小目標。

  “公孫瓚,之前追擊挺爽的啊?”張純親自率軍來到對方營地外面,囂張的叫陣,“證明現在卻當起了縮頭烏龜,出來戰個痛快啊!?”

  公孫瓚也是個暴脾氣,先不說原本有計劃,就算沒計劃被‘手下敗將’如此叫板,那也是不能忍,當即點兵出戰。

  就是覺得和計劃有出入,他的確有任務要牽制張純。

  問題按照設想,張純應該果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比起張純這種‘殘部’,有上萬敵軍的白波賊才應該是重點。

  只是那邊傳來消息,白波賊不攻略地方也不移動,找了個開闊地安營扎寨下來。

  劉寵倒是想直接決戰,朱儁卻是示意等等看看情況。

  好嘛,白波賊不過來,反而張純突然進行全面進攻。

  公孫瓚少不得看向掛云山那邊,劉備本部就在那邊,等著殺過來。

  也罷,既然張純執意送死,那么就在這里收拾他也沒關系。

  在公孫瓚看來,在這里把張純徹底擊敗,然后再過去對付白波賊,這樣反而更好。

  否則隨著白波賊深入幽州,地方各縣難免會被騷擾,損失還會更大一些。

  “要戰便戰,就你那些烏合之眾,居然也好意思過來挑戰我?”公孫瓚身披甲胄,手握長槍,騎著一匹白馬,率軍出陣。

  “烏合之眾……就你麾下那毛色和品相亂七八糟的騎兵,或許更適合這個名字。”張純大笑。而且全部加起來,也才一千騎兵,剩下的兩千人都是步卒。

  “哼,總有一天,我會組建一支精銳的,毛色統一的騎兵,而且會成為烏桓的噩夢!”公孫瓚當即表態。

  話說回來,歷史上公孫瓚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才組建白馬義從的?

  苛刻到清一色都是白馬,某種程度已經算是一種病態的強迫癥。

  “那還要看你能不能活到那一天!”張純冷笑,當即率軍沖過去。

  幽州這塊,野戰基本就是騎兵的天下。

  當然輕騎兵也玩不出什么花樣,基本用于追擊和襲擾,真正厲害是還是騎射。

  還不是一邊騎馬一邊射箭,基本就是打游擊一樣,你過來我策馬走一段路,然后馬匹放慢速度甚至是停下來后,再進行射擊。對方過來,馬匹跑動起來,就這樣放風箏。

  長期和馬匹一起生活,甚至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草原民族,他們的馬匹有一個特點,就是能知道騎在自己身上的男人,他到底需要什么。

  是需要自己放慢速度,還是要自己快點跑。所以總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調整自己的速度和奔跑的頻率。在這個基礎上,草原民族才能做到一些比較高難度的射擊動作。

  和草原民族不能比,公孫瓚就另辟蹊徑,給每個騎兵打造三根投槍,借助馬匹沖鋒到陣前,然后狠狠朝著敵軍投擲出去。之后策馬離開,連減慢速度都不需要。

  這方面,張純之前還有些忌憚。現在公孫瓚麾下就一千騎兵,他還有什么好怕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