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8章 改變的劉辯

  皇帝駕崩,按說皇子也不可能立刻登記,當然也不可能真的就守孝三年。

  基本都是守孝三天,一天代替一年,表達一下心意就好。

  一個國家若是三年沒有皇帝,那么守孝回來的皇子,會發現已經有人代替他登基了。

  “兄長,我不想離開洛陽……”知道自己三天后要去陳留就藩,劉協萬般不舍。陳留他很陌生,只有洛陽皇宮能讓他感到安心,“兄長不是要登基了嗎?不若下旨讓我留下?”

  “我也想……只是……”劉辯有些木訥,卻并非呆傻,“等我登基之后,這朝廷是不是我說算,還兩說的。不管是母后,還是舅舅,我的旨意怕要先經過兩人的同意。”

  “為什么,兄長不是皇帝嗎?”劉協不明白,在他受過的教育里面,皇帝應該是一言九鼎,這個天下的所有者,和最高的權力者。

  “大……大概吧……”劉辯不太確定的回道。和從小就得到很好的保護,幾乎在各種甜言蜜語和奉承下長大的劉協不同,他的童年是在道觀里面長大。

  沒什么甜言蜜語,只有每天的功課,還有道士為他啟蒙,讓他忍讓,讓他清心寡欲。

  讓他砍柴燒飯,也有打掃衛生,與其說個皇子,不如說是個剛剛入道的道童。

  懂事開始,他除了知道自己是個皇子,基本就沒有享受過皇子的權力。

  直至七歲還是九歲,才回到洛陽,那個時候的父皇母后,是那么的陌生……

  和劉協不同,他更早接觸到社會。

  只是回宮之后有些拘謹,畢竟這和以前的生活完全不同,讓他很不適應。而且宮中充滿爾虞我詐,他還小不懂這些,索性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要說話的時候,就盡量斟酌著說。

  久而久之,給人的印象就是木訥。

  父皇駕崩,他一直在觀察。何進第一時間接管南宮防務,同時親自前往董太后處,要帶走劉協,關鍵太后批準,這意味著這道命令,可能是父皇的遺詔。

  這一天國喪,整個過程都是母后和舅舅主持,兩人合作很好,十常侍甚至都沒有陰陽怪氣,給人的感覺就是為了自保依附在母后麾下。

  這樣就是母后和十常侍,已經能夠和舅舅勢均力敵,后者出于顧慮沒有動手。

  也有可能是雙方本來已經開始合作,所以才能如此親密無間。

  具體是哪個不知道,劉辯希望是后者。

  問題若是這個結果,就意味著朝堂有更大的危險,讓兩人不得不合作。

  總的來說,就是心累,他還小,不想當皇帝,而且還是在這種危急關頭當皇帝。

  說真的,甚至有些羨慕,羨慕劉協能夠就藩。只要離開洛陽,他至少就安全了。

  “傳聞父皇下過旨意,讓舅舅帶你去陳留就藩,既然是父皇的意思,那么你我身為人子,也應當遵守。”劉辯想了想,最后還是委婉的勸了勸劉協。

  “只是我還收到消息,說父皇沒確定誰繼承皇位……是十常侍,連同母后矯詔下達了圣旨。若是這樣,那大將軍的圣旨,也應該會有問題。”劉協小心翼翼的說道。

  昨天上課,老師就這樣低聲和他說過,只說現在洛陽不少地方,都這樣傳。

  “這是有人在離間你我,甚至是母后和舅舅的感情,千萬不要上當!”劉辯當即表態。

  這個時候就算何后和何進真有問題,但至少真是他的親人和親戚,怎么樣都不會害他。

  若是信了這個傳聞,別的不說,朝中可定分成兩個派系,一個是要擁立劉協當皇帝,一個是維持原樣,繼續尊他為帝。

  不管結果如何,整個洛陽必然變得一團糟,尤其北軍和西園八校,里面的構成很復雜,說不定會因此出現什么動亂。

  主要是這矛頭直接指向何氏和何進,一旦對方得手,那么自己不僅要失去母后和舅舅。

  真正可怕的是,到那個時候,他能依賴誰?滿朝文武,真正能相信的又有誰?!

  “我也是……道聽途說……”劉協縮了縮腦袋,有些后悔自己一時心急口快。

  他的老師一直告訴他,要學會隱忍,不少官員都支持他繼承皇位。

  因為他更聰明,更有孝義,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劉辯不行,現在大漢正是風雨飄搖,需要一個聰穎有魄力的皇帝來中興大漢!

  大漢若能在劉協手中中興,那么先帝泉下有知,也會倍感欣慰……

  劉協今年才10(虛)歲,頓時被說得熱血沸騰。

  雖然還有些猶豫,不過還打算觀望一段時間,三天太短,最好有個十天半個月的。

  “父皇剛駕崩,就已經開始有這樣的消息傳出,這是偶然嗎?”劉辯搖了搖頭,“幕后和舅舅果然有顧慮,洛陽這里很不安全。

  協,兩天后,你必須就藩。也不要擔心,陳王當初不也在封國,拉起十萬隊伍?你這次過去,若有條件,也可以拉起十萬隊伍,若有一天洛陽出現問題,我希望你過來勤王!”

  劉協聞言一愣,這還是他那木訥的兄長?怎么感覺,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實際上的確是這樣,這兩年,如果說曹操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就成功接近劉辯,并且成為他的老師。僅僅這段時間授課下來,劉辯的眼光的確和以前大有不同。

  以前是不適應,沒有主見,沒有這個知識和見識,所以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

  現在不同,他接受的教育,和專門由那些所謂‘大儒’教導的劉協完全不同!

  曹操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教給劉辯的,是這個世界的真相,是政治的陰暗和手段,是身為君王應該具備的手段。

  曹操依然沒變,他或許已經加入太平教,同時對道教,尤其是太平道無比喜愛。

  但他對大漢的忠誠,這個是不會改變的。這是他內心最大的底線,就算張鈺都不敢輕易碰觸。

  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過來洛陽的目的。

  他就是要順利打入朝廷,然后想方設法獲得足夠的話事權和官位,然后再慢慢事先大漢的中興。

  最欣慰的,就是教主雖然打出反賊的旗號,不過后來都想朝廷索要官位。

  如今不管是白波還是泰山,都是‘正經八百’的大漢官員。

  其實很多人,需要的就是這一層‘遮羞布’。否則就算你出身多么正統,也會有人出來質疑,畢竟涉及到利益問題,別說六親不認,不當人都有。

  “協,相信我!好嗎?”眼看劉協還在猶豫,劉辯握著他的手,鄭重說道。

  “哦……好……我知道了……”劉協乖乖點了點頭,只是心中更加迷茫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