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65章 大朝會

  “我的理念和大部分人不同,我不希望受到太多掣肘。”面對曹操的問題,張鈺就回了這一句,答案其實也很明顯了。

  “那還請教主優待漢室……”曹操沒有太糾結。

  很久沒去太平教,也沒去過泰山,不過雙方一直有書信往來。

  泰山的變化,在張鈺的書信可以了解到。曹操很清楚那些措施,在大漢現在的環境下很難實施。

  基本就需要一個強勢的君王,來下達命令,強制地方實施。問題張鈺若不是皇帝,那么首先皇帝是否會同意姑且不說,下面也會以皇帝受到威脅為借口,拒絕履行。

  大漢十三州,說到底太大,要如何一個個州郡縣監管過去?但凡只要有幾個郡,一個縣來個陽奉陰違,甚至扭曲旨意,那么不僅無法利民,原本利民之舉也會成為害民之舉。

  張鈺就很不喜歡這樣,索性先自己當皇帝,把反對派全部滅了,然后再慢慢推廣自己的政策。

  什么妥協的藝術,他玩不過來。

  尤其這年頭,政敵是一種不講道理的群體,基本你主張什么他們反對什么。

  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管你的主張到底是好是壞!

  “沒什么,我沒必要害怕一群失敗者,只要好好遵守規矩。但是,為了名聲養一群豬什么的,那也是不可能的。”張鈺表態。

  “那是當然。”曹操點頭,其實這樣他反而放心許多。

  張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曹操還沒有反應過來,對方已經離開。

  看到這神奇的一幕,曹操和郭嘉一樣,都開始考慮修道的可行性。

  長生不老姑且不說,能達到教主現在這個樣子,那也很不錯了!

  第二天,本來這不是大朝的時間,不過洛陽剛剛經歷過一場波折,尤其幾路兵馬離開,少不得征收補給什么的,只能說是人心惶惶,怎么處理,就需要一次大朝會。

  張鈺戴著鬼面,站在群臣之首,這位置原本是大將軍何進的。懂的人都懂,這位黃巾少帥,是打算當大將軍。只是也沒有放松警惕,沒有人會認為,他不會染指政權。

  就說歷史上曹操迎漢帝,那也是司空,行車騎大將軍,文武都兼著。

  領三公的職務,是為了心平氣和與百官說話。領將軍職,不僅是為了讓官員能心平氣和與他說話。也是為了開幕府,讓自己的班底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不少人偷瞄了一眼,那鬼面密閉性很強,不能指望通過側面來觀察對方的真面目。

  而且僅僅是一個側面,給人的感覺就很恐怖。也不知道這鬼面具誰雕刻的,居然如此逼真。

  內心不堅定的人,僅僅盯著那面具看三秒鐘,就已經呼吸加速,渾身打顫。

  意志堅定的還好,比如說朱儁能保持平常心,本身就是戰場殺出來的,最多覺得面具逼真,很有威懾力,也僅僅是這樣。

  卻不想張鈺大概討厭別人盯著他看,一股氣勢釋放出來,那是金丹強者固有的磁場。

  于是就有種高級生物對低級等物的壓制,配合面具,就算是朱儁都變得恍惚起來。

  再說,這面具不僅是為了隱藏真面目,本身也是輔助施展祝由科的一個道具。

  “左校尉朱儁……雖然是寒門出身,不過文武兼備,左校尉太屈才了。怎么樣,當幾年衛尉如何?”張鈺看向朱儁。

  “官職的任命,還輪不到將軍來決定。”朱儁可是一點都不服軟。

  “這當然不是我來決定,但至少我有權向陛下推薦一下,對吧?”張鈺看向朱儁。

  “哼……”朱儁也沒說什么,畢竟對方沒說錯。只是這種篤定自己推薦什么,陛下就會批準什么的態度,讓他很不滿。

  “陛下到!”話說當頭,已經有光祿勛下屬謁者高呼,并非電視劇那種宦官來喊。

  眾人紛紛坐下,當然是正坐,站著議事應該是北宋之后,更多是一種皇權的象征。

  這年頭大家都有軟墊,只是這正坐,當然也不太舒服,只能說比站著好些。

  張鈺可不管,直接盤腿坐下,本身穿了內褲,他也不怕會有失儀的行為。

  不過嚴格來說,他這個舉動已經有失儀的嫌疑。

  自然而然的,他也成為眾人的關注點,實際他的存在本身就吸引大家的注意。

  若能說話,少不得各種謾罵已經出來。不過眼看劉辯已經來到主位上,自然閉嘴不言。

  “朕從未想到,宮闈之中,居然也會有賊人蓄意行兇,謀害大將軍,更是進一步導致洛陽動亂。”劉辯感慨,后宮的宦官都不可信,那還有誰可信?

  要住在一個危機四伏,說不定什么時候,親近的宮女給你一刀的地方,他也不安啊!

  南宮有問題,還能找衛尉和光祿勛算賬。可北宮出了問題,找誰?當然是十常侍啊!

  問題是十常侍,現在肯定都已經死了,那自然也找不到可以算賬的對象。

  其實不僅是十常侍,袁紹殺進去,基本只要是白面無須的都給殺死,宦官方面大量空缺。

  “臣以為……”張鈺出面,“如今不僅要補充一批宦官,同時要定期組織宦官學習,灌輸他們忠君愛國的思想,并且允許不記名舉報,誰貪贓枉法,誰欺上瞞下,誰仗勢欺人,皆可以不記名的方法進行舉報,經核實立刻處罰被舉報人。”

  就北宮的規模,一批宦官怎么都要有幾百上千人。對方能收買一兩個,能全部收買?

  皇帝的安全,也關系到他后續的行動,或者說是一切行動的根本,他自然也很重視。

  “各位卿家以為如何?”劉辯其余官員。

  不出所料,攻佞的人當然不缺,三公九卿基本都上了。首先是認為宦官不應該讀書,這有辱斯文。然后是覺得這樣會導致宮廷爭斗不斷,最后情況會變得更糟糕。

  乍聽有些意思,細品就是無病呻吟。就如同常平倉能調節糧價賑濟災民,問題它也會造成貪污腐敗,官商勾結。難道就因為副作用,而廢掉常平倉?對,以前就那么做的……

  如果只是丟西瓜撿芝麻也就算了,問題去除常平倉,是為了讓世家大族更好的控制糧價,更好的趁著災荒之年兼并土地,收購奴婢,這用心就險惡了。

  “陛下,宦官的事情,基本屬于您的家事。什么事情肯定有利有弊,無非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在這件事情上,臣等只有建議權,而您才有決定權。”面對這群魔亂舞,張鈺僅僅是說了句。

  而劉辯的回答,也決定他接下來,會走什么路線。

  可以的話,他不打算當個壞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