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75章 改組羽林衛

  張鈺真的只是要重啟常平倉嗎?對,常平倉肯定要重新啟用,泰山的經驗已經證明這玩意是真有用。問題是太久沒有設置,群臣對這玩意都有些陌生。

  于是他就借機提出試點的這個概念,先不全面推廣,且在少數州郡進行試點,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遇到不長眼的官吏,就將其清掃出官員序列,嚴重的下獄甚至斬首。

  通過這個方法,把試點這個概念提出來,有泰山的經驗在,群臣就算要反對,首先他們要找到一個合適,并且有足夠說服力的理由。

  顯然,他們根本沒有,或者說誰也沒想到,張鈺會把常平倉的事情拿出來說……

  不少官員甚至發現,自從張鈺入京之后,總在一次次大朝會中,先是一鳴驚人,隨即帶節奏。

  只要進入他的節奏里面,那么就會變得無所適從,然后自然就落了下風。

  “準奏!”最后劉辯同意在東郡、陳留郡、平原郡、樂安郡和濟北郡試行,這件事情也就算是告一段落。

  時間三年,三年內若是確定常平倉利益大于弊,并且證明問題本身不是常平倉,而是管理制度和吏治的問題,勒令整改是必須的,其次就是可以正式推廣。

  甚至如果求穩,還能兩三個州這樣慢慢推廣出去,保證不會因為局面鋪開速度太快,導致制度和管理跟不上的問題。

  “陛下,這常平倉,歸誰來管轄?”袁基出列,剛剛他一直不說話,便是等這機會。

  是不是常平倉的問題,那不是常平倉自己說了算,而是負責管理常平倉的官員說了算。

  誰來管理,誰來監管,這個操作得好,那么沒問題也能弄出問題來。

  “既然是常平倉,那么當然歸大司農管理!”張鈺反駁,“這種想都不用想的問題,還需要專門拿出來問?”

  在場的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官場老油條,別說是憋笑,就算泰山崩于前……那該逃還是要逃的,除非逃不掉,才能面不改色。

  都知道張鈺是諷刺袁基沒腦子,只是立場問題,不好笑出來。一個兩個看著是面無表情,實際上心里估計都笑噴了。

  “臣的意思是,既然將軍表示制度和管理方面有問題。那么大司農來管常平倉,那誰來監管制度和吏治的落實?”袁基到底是袁氏培養起來的領軍人物,心平氣和的詢問。

  “這……”劉辯也不免遲疑,還需要監管部門的嗎?

  “這也是臣打算向陛下上奏的第二條內容!”誰知道張鈺早有準備,“請陛下改組羽林衛,使其具有新的職能!”

  又是一份奏折遞上去,不過和之前比起來,這份比較正規。

  簡單介紹改組后羽林衛的職能,組建的理由和組建的必要性。

  劉辯其他沒看到,首先親軍這個概念,他想到西園八校,然后想到曹操。

  覺得若是曹操擔任這個羽林中郎將,似乎很不錯的樣子。

  知道自己是孤家寡人,可在這之上,有好感的還有幾個,曹操肯定算一個!

  “念!”劉辯有些意動,抬頭看向下面的群臣,看到大家好奇看向自己,于是就把奏折遞給旁邊的老常侍,由他來頌念。

  十常侍已經全部沒解決,臨時提拔一些常侍,有些特點,就是年紀偏老性格偏穩。

  老是因為隨時能退休下來,穩是不會給你惹事。

  老常侍不算老,四五十歲,以前不受待見,基本是混吃等死。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微微諾諾。不過現在朗讀奏折,這中氣還真是夠足的。

  驟然掌權,難免會有些人心性會發生變化。張鈺入宮當太傅,不是想,而是必須要做。

  皇帝身邊的宦官都不可信,那么誰來保證他的安全?

  “陛下,這改組后的羽林衛,是否依然歸臣管轄?”光祿勛出面。

  按照黃巾少帥給出的章程,這新羽林衛不僅有監察百官的職權,而且還有詔獄的權力。

  這樣看來,這新羽林衛不僅是親兵,還是一個完善獨立的衙門。

  也就是說,很大概率會從光祿勛這邊分出去。

  “改組后的羽林衛,乃天子親軍,也是天子的耳目。幫助他了解大漢各州各郡發生的事情,那當然要保留其獨立性,僅僅向陛下負責。”張鈺回道,“而且也該知足了,本來嚴格來說,少不得還要把暗殺的只能也算進去……”

  張鈺說完,群臣頓時一個激靈。要說誰家都有些死士,這也是為什么何進會被殺的原因。

  問題是皇帝光明正大養一群用于暗殺的死士,這下群臣可就沒有安全感了。

  至于他改組的構思,其實就是‘錦衣衛’,天明最強大的情報和監察系統,具備暗殺,情報收集,皇家保鏢,皇室儀仗隊、反貪局和安全局職能的部門。

  也就是崇禎聽了文官忽悠,廢了東廠和錦衣衛,相當于把自己的耳目給廢了。

  那皇宮外面具體是個什么情況,還不是文臣武將說了算?

  換個角度來說,其實各個朝代的皇帝,都有這個問題,那就是繼位開始基本都在皇宮里面007,沒什么條件出去。

  出去陣仗也大,能被別人提前準備。無法有效的知道外面的情況,于是被群臣忽悠瘸的可不少。

  群臣大概此刻也大概聽明白,張鈺的意思是改組羽林衛,然后由羽林衛的人去監督射擊常平倉的吏治問題。至于具體的運作和管理,則交給大司農負責。

  仔細想想,黃巾少帥根本就是借助恢復常平倉這個借口,來改組羽林衛,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將軍既然給出那么詳細的改組方案,不知道將軍可有什么人選推薦?”劉辯看向張鈺,與其到時候交惡,不如現在把問題攤開來說。

  “若陛下缺人用,臣倒是可以推薦幾個……不過要說最適合的人選,臣推薦賈詡!”張鈺表態,要說老銀幣,誰比得過賈詡。不管是管情報還是下黑手,都沒他熟練的。

  “賈詡?”劉辯對這個名字很陌生,還以為是黃巾少帥麾下某個文官。

  “太尉掾賈詡,武威姑臧縣人。”張鈺回道。

  太尉馬日磾聞言一愣,想起自己麾下的確有那么個掾吏。只是他絕對肯定,賈詡和黃巾少帥不可能認識。于是問題來了,黃巾少帥為什么要舉薦一個他不認識的人?

  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賈詡的黃巾少帥有關系,馬日磾不打算埋沒一個優秀的人才。

  賈詡在他麾下,其實表現得很耀眼,才能是有,只是出身不太好,這就意味著需要熬履歷。

  一個過度成熟的國家,沒什么背景的人想要提升會很難,放在任何時代都這樣。

  也就是最近幾年朝廷有些動亂,黃巾少帥這個不知道哪個旮沓里面出來的家伙,都能成為車騎將軍,更別說原本就有才華的賈詡。

  “賈文和的確有才華,不過他缺乏履歷和經驗,怕是無法勝任……”馬日磾基本已經同意,只是還是留有余地。

  “既然改組羽林衛,那當然就不能再按照原本的編制,整個羽林衛的構造需要改變,一個主官,兩個副官,然后下面還有分管各個部門的官員,屬于文武兼備的一個部門。既然履歷不足,那就先從主官某個部門的官員,或者副手當起。”張鈺當即表態。

  “可!”馬日磾點頭。

  只是難免有些疑惑,張鈺和賈詡真的不認識?少不得,回去之后要去調查調查。

  實際有一點大家都很介意,第一次大朝會上,張鈺表示他在洛陽有耳目。

  這個耳目是誰,是不是賈詡,反正大家都默認是。問題不是主官,那還好說。

  “那誰來擔任主官,諸位愛卿可有推薦?”劉辯看向群臣。

  “陛下,這是您的親軍,主官必須是您親近之人,不應該由群臣推薦。”張鈺提醒道,否則只要開這個口子,也不知多少人會往里面塞自己人進去。

  “只是……”劉辯有些遲疑,曹操剛擔任執金吾丞,又調過去擔任羽林衛主官,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陛下不用有所顧忌,這大漢,文武百官都是皇家的雇員,到底是怎么用,原本就應該是您來決定。除非真不合適,下面的人會提一下意見。”張鈺回道。

  用人不當導致作坊倒了,那也是他們家的事情。管事們提一嘴是忠誠,不提也沒錯。

  “既然如此……”劉辯其實更想把張鈺革職,可惜他不能那么說。不管是從如今洛陽的局勢,還是對方手里的兵力來看都不行。

  主要還是張鈺好說話,他不當車騎將軍,可以回去割據一方。問題他離開洛陽,誰來保護他,如何進這樣的大將軍,都能被人行刺,更別說先帝的死,也有蹊蹺。

  沒有張鈺在這里鎮著這幫牛鬼蛇神,劉辯說真的,他也不得安寧。

  權衡一番,正式下達詔令:“封曹操為羽林衛主官,話說這官銜,當叫什么好?”

  “新羽林衛的職責龐雜,文武皆有涉獵,又是以前從未有過的衙門,不如重新設置一個新的官銜。這主官,就叫做羽林衛指揮使,如何?”張鈺提議。

  一看就知道是懶癌發作,連想個名都懶得想,直接照搬錦衣衛指揮使。

  使是使者,也可以認為是天使,到底是皇帝親軍,也是皇帝的耳目,指揮使的感覺就是這軍隊實際統領是皇帝,而幾個指揮使只是皇帝安插帶領具體事務的使者。

  劉辯略微一品,覺得這個稱呼不錯,當即準奏。

  群臣這邊,尤其是袁閥也松了口氣,既然是曹操,那就沒事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