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67章 雁過拔毛

  就呂布這問題上,真要算又有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大家都有道理,只是左傾和右傾的問題,而天平偏向任何一邊都有問題。

  華夏的老祖宗們,在很早以前就已把為人處世的方法總結得很明白,那就是‘中庸’。

  不偏不倚,客觀分析問題,然后再尋求解決的辦法。

  中庸不是庸俗無能,更不是隨大流,不偏不倚,客觀的立場反而比較難做到。

  這個道理劉辯或許還不知道,張鈺也沒打算告知真相。就如同曹操的打算一樣,他也覺得,要騙過外人,首先要騙過自己人。反正兩人就這樣吵著,只是度要把控好。

  別真就吵出火來,或者不知不覺給一些人當槍使……額,這屬于曹操應該注意的部分。

  呂布在洛陽待了幾天,然后就開始奔赴前線。至于他的部眾,基本都是原本在渤海郡新增的那支起義軍。既然投降過來,管你用什么借口,別指望再能統御舊部。

  若呂布連一支新兵都駕馭不了,那也意味著他的才能也不過如此……

  高順和張遼沒去送別,呂布也不屑兩人來送別。認真的也好,裝出來的也罷,呂布連和兩人打一聲招呼都沒有,就離開了洛陽。

  “他走了……”洛陽城樓上,張遼看向高順。

  “他不應該走。”高順轉身,“留在洛陽才是活路,他這一走,會有危險。”

  本來一個必死之人,結果卻走了察舉制度重新獲得錄用。這事情想想都有問題,不是朝廷的計謀,就是袁紹是算計。不管是哪個,呂布這次離開洛陽,顯然是落入了圈套。

  “我們可以寫信告知他……”張遼想了想提議。

  “我們的立場,沒有資格寫信給他。對我們不好,對他更不好。”高順搖了搖頭,他有個性,但并不意味著他沒腦子。

  “也是……我們沒有這個立場。”張遼當然知道高順的意思,兩人由張鈺親自出面招撫,同時這一年也是他們的考察期。這個時候繼續和呂布有曖昧,對誰都不好。

  與此同時,南宮丞相府,沒有正式掛牌,不過朝廷的眾人基本已經默認這里是丞相府。

  哪怕是以真面目示人,還當了大漢丞相,張鈺似乎沒打算搬出南宮的意思。

  不知道的覺得他有些囂張,知道內情的有些佩服他的為人。

  昔日何進進入北宮,在皇家的內宅都能被人殺死,而劉辯卻毫無所知。

  自己的家,都沒辦法保證自己的安全,這是多么諷刺的事情?

  張鈺住在這里,就是為了保護陛下。

  只是礙于身份,沒辦法入住北宮,于是選擇比較靠近北宮的南宮居住。

  從入住開始,除非是陛下召見,否則不會主動進入北宮,更不會去北宮大殿以外的地方。

  平時給陛下上課,甚至給宦官宮女上課,也是直接在大殿進行,完畢就立刻離開。

  當然,經過一年多是教學,宮女和宦官都已經接收他的暗示。

  達不到曹操這個程度,不過基本他們潛意識,會把自己的前程和生命,與陛下的安危掛鉤。

  一旦有什么會危害劉辯安全的,他們就會主動挺身而出,這就是張鈺要的結果。

  到了這一步,除非后續補充新的宮女和宦官,而且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否則張鈺已經沒必要在給他們上課。制度運轉起來,后續只需要維持好制度,就沒什么好擔心的。

  “應該說不愧是楊朱后裔嗎?”張鈺看著眼前的一本戟法,多少有些感慨。

  當初要放呂布過去渤海郡鎮守,按照預定計劃,秋季開戰之后,呂布最終使命完畢,基本上也沒有活下去的可能性。

  于是楊俊找上門來,針對呂布的問題進言一番。張鈺當初就是覺得這家伙念叨得厲害,才把他放進大司農衙門禍害別人,誰知道還是逃不掉。

  之前沒有進言,應該是覺得沒有必要進言吧?算了,這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就說到現在,他甚至都沒有加入太平教,他家人都已經是虔信徒了!

  在他的建議下,呂布的妻女,作為人質留在洛陽。

  呂布的妻女不在洛陽,當然也不在鄴城。本身打算自立,呂布怎么可能把妻女留給袁紹?

  是以作為投降朝廷的條件,勒令其告知妻女所在,同時寫一封信書信,方便朝廷將其妻女接過來。羽林衛的人已經行動,應該一段時間后,就會把人帶回來。

  其次就是張鈺眼前這本戟法,呂布的實力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天生神力,一部分來自獨門的方天畫戟。不過嚴格來說,方天畫戟似乎從西漢到東漢,都有名將使用過。

  張鈺對此并不覺得奇怪,畢竟關羽用青龍偃月刀,張飛用丈八蛇矛,呂布用方天畫戟,這已經是妥妥的演義世界,既然如此,什么西漢演義,東漢演義的,估計也融入了進來。

  按照這個說法,這青龍偃月刀怕也不是關羽獨門,畢竟云臺二十八將的岑彭,在演義的形象就是赤面長須,用偃月刀……

  話說這赤面長須用偃月刀這形象,只要是演義似乎就沒少過。

  從《水滸》的大刀關勝和美髯公朱仝,到《隋唐演義》里面的魏文通,說起來魏文通這個‘關羽’還和秦瓊打過一架,算不算‘關公斗秦瓊’了一把?

  可惜這云臺二十八將,后裔不是一蹶不振,就是不小心被牽連受罪。

  扣除鄧禹后裔還堅挺之外,其他下場都不太好。也有后裔存世,只是基本也半廢。

  反倒是鄧禹的后裔鄧芝,記得官至蜀漢車騎將軍,可以提前派人招攬,出仕就調過來,沒出仕就送去太學學習一年。

  “夫君,這戟法很有趣嗎?”貂蟬在張鈺身后問了句,剛剛她一直在幫忙推拿。

  “這戟法有問題,呂布沒有把真正的戟法記錄下來,這戟法只適合他這種天生神力的,不具備普及性。只是他大概也沒想到,我能從這個戟法推導出原本的戟法。”張鈺回道。

  本身閱讀理解就點滿,更別說還有改良這個技能。別說現在他把原本的戟法推導出來,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呂布現在用的戟法,改良出兩到三本新戟法都是有可能的。

  改良的方向基本就是:原版改良型,呂布版改良型,以及二合一版本。

  “只是收集這個有什么用?”貂蟬有些疑惑,“家里不缺武學吧?!”

  “武學這東西,終究是多多益善……”張鈺感慨,“就算自己不學,也能觸類旁通。再不濟,填補一下書庫也是好的。甚至劣化一下,組建一支使用大戟的軍隊也不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