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軍南下,先在汝南集結,然后進行一個月的學習,然后開始南下。基于各種因素考慮,開拓軍招募范圍,并不包括荊州,交州、京兆地區,并州、涼州和益州百姓。
第一批五千人,在一個月后,在開拓軍校尉的帶領下開始南下。
前后十多天,抵達豫章郡,之后抵達臨汝縣,也就是后世的撫州市。
“現在開始向東繼續前進,我們將進入武夷山境內。從這里開始,山林里面可能會出現山越,所以有兩千安東將軍部士卒跟隨。
另外,安東將軍已經先我們一年,在目的地進行駐扎,針對周圍的山越進行招撫和征討。換言之,你們可能會和招撫的山越百姓一起生活。”領軍校尉召集眾人,向他們宣布。
大概也是因為山越的關系,這個時代臨汝以東到會稽郡的大末縣,近五百五十里范圍居然完全沒有城池。后世的鷹潭市、上饒市都不存在,大末以西不遠處的衡州市也一樣。
第一支開拓軍的目標,便是把這五百多里填充起來!
這支開拓軍的第一批五千人,便是要定居并且建設后世的鷹潭市。根據張鈺的奏請和漢帝的批準,新城名字就叫鷹潭。
“長官,若是那些山越欺負我們,怎么辦?”于是就有人詢問,雖說是‘軍’實則就一群青壯,也不需要怎么訓練,平時也會聊聊天,主要是為了加快融合。
聽著那以后些粗糙,但勉強能聽懂意思的官話,就知道這一個月沒白教育。
學習最快的,自然被提拔為軍官,以后大概也是里長亭長什么的。
正所謂先進帶動后進,提拔這群學習積極的,來激勵那些學習慢的。
同時這些學習塊的,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須要接受上面的安排,好好幫助下屬學習。
“他們在完成官話學習之前,暫時接受軍管。完成學習之后和你們一起生活,到時候若是尋釁滋事,自然有漢律來約束他們。當然,如果是你們主動挑釁,漢律自然也管到你們!”校尉解釋道。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反正是上面的意思。
說是只要能說漢話,哪怕不會寫漢字,都可以獲得大漢戶籍,同時也接受漢律的管轄。
但不會說官話的,自然就要差別待遇。
不能說是奴隸那樣沒有人權,怎么著也得是社畜一樣九九六吧?
這樣做也是激勵他們盡快學習官話,同時也給其他百姓明白,連官話都不會說,就是這樣的下場。別以為完成前置任務,應付過去就算了,官話必須成為日常語言。
校尉那么說,下面的百姓自然也不反駁。
有差距就好,而且日后能溝通,那么很多問題都能坐下來談一談。
談不攏,沒辦法就打一架,只要不出人命也沒什么。
最怕就是語言不通,連什么原因打起來的都不知道,原本的沖突就成了仇恨。
最后出了人命,那么這仇恨可就難平了。
尤其兩個民族,因為習俗不同,有些地方觸犯到了對方都不知道。
比如寧夏那邊的少數民族到南方,雙方都不會說普通話,結果不小心給對方端上豬肉。
對方反感,比劃半天,南方老板奇怪,老子的肉沒問題,你是不是來找茬的?
于是雙方就打起來……話說這里難道不應該吐槽下?佛教都本土化,某教就沒想過本土化?
就有種,故意要保持隔閡的意味……他們那真神二千年下來,都沒能凈化污穢的豬肉嗎?
現在的情況也一樣,就算是漢民,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更別說山越或者其他民族。
能不能和睦共處,溝通是基本要求,然后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這些東西,在集合那一個月的學習里面,就已經那么要求過。
尤其后來軍官任命完畢,后續是否能維持,是否能繼續遵守,由這些軍官負責督促。
在臨汝休息一天之后,第二天大軍開始向東。
鷹潭市目前還只是下縣,畢竟居民才五千人,最多后續再補充幾千山越百姓,下縣都有些勉強。
不過下縣到底是縣,按照張鈺的意思,在太行山設置了五個鎮,那只能算是大一些的‘鄉’,最多是鄉長改成了鎮長,稍微正規一些。
下縣就意味著有縣長,有縣尉,算正規編制。
幾年任期滿,就能調到別的地方擔任縣長,甚至是縣令,也算是一條晉升通道。
下縣的范圍是二十五里,是以隊伍在前進十三里之后,就看到一片巨大的營地。
“開拓軍第一校校尉xx,已經將本校全員帶來!”連名字都不配擁有的校尉,來到迎接的軍官面前行禮,然后鄭重說道。
“干得不錯,從現在開始,你就是縣尉,鷹 潭縣的治安由你負責!”軍官點頭回道。面對這個開拓軍校尉,他還是挺親切,畢竟大家都是泰山書院畢業。
也只有泰山書院畢業的學生,才會愿意接受開拓軍校尉這樣的職位。
就算這樣,能上任,還是經過考核并且通過后才行。
“是!”開拓軍校尉鄭重回應,他等的就是這個。只要把鷹潭縣管理好,三年之后考核完成,他就可以調任其他縣。最終能走到哪里,看他的本事。
人脈肯定是不缺的,當朝丞相,軍中將領,甚至州刺史,朝廷官員都是他們的恩師/學長/同窗。
“建設的物資,我們已經為你們準備妥當,工具也就位。另外糧倉準備就緒,我們也能保證,方圓五十里不會出現山越。直至城池建設完畢,我們不會離開這里,所以你們放心建設。”軍官交代,與其說是對校尉說,不如說是對他身后的開拓軍士卒說的。
果然,他那么一說,后面的人頓時安心不少。
以前沒有遇到過山越,不知道對方是否厲害,不過想來偶爾遇到強盜下山,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更別說是山越。
隨機,他們被帶到營地,才知道原來這片營地,在住宅建設完畢前,將是他們的住所。
至于鷹潭縣的選址,則在余水的邊上,護城河已經挖出來,城墻的基底也已經打下,還需要后續夯土壘砌,五千人來說,一個多月大概能完成。
只是考慮到可能還要開墾荒地和耕種,大概也需要三四個月才有可能完成。
然后他們突然發現,原來駐守在這里的士卒,已經為他們開墾好了土地。
同時開始為他們登記造冊,每人按照人頭分到十畝田地。
還被告知,如果不要已經開墾的土地,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自由開墾田地。
在一定時間內,開墾多少就都歸于開墾人名下。但若是隨意撂荒,那么會被官府收回。
聽到這個消息,一時間這些青壯就沒辦法淡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