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章:父子夜談

  回到英國公府的張忠沒有睡去,他站在院內抬頭看著空中皎潔的月兒,思緒難明。

  “自己猜測的到底對不對呢?”張忠在心中暗想道“那個胖胖的朱高熾是否已經離開了人世。”

  “小公爺,有什么煩心事嗎?”蓉兒如今已經可以下床了,她手里拿著一件大氅,走了過來,準備給張忠披上。

  “沒事,只是有些問題沒想清楚罷了。”張忠看著面前少女擔憂關心的目光,溫柔說道。

  “暫時想不清楚,便不要想了,或許答案馬上就自己出來了。”蓉兒笑道“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張忠聽了一愣,隨即用手撫摸著蓉兒滑嫩的臉龐,不由失笑道“蓉兒說得對,是我鉆牛角尖了。”

  蓉兒抬頭看了一眼張忠,又羞澀的低下了頭。

  “咄咄”

  一陣腳步聲傳來。

  “小公爺,國公爺請你去書房,他要見你。”走進來的是國公府的陳管家。

  張忠抬眼看了看夜空,時辰不早了,不由疑惑到底是何事讓張輔這個時間點還要見自己呢?

  “我父親有說是因為什么事嗎?”張忠看著眼前的陳管家問道。

  陳管家是國公府的三個管家之一,另外兩個管家一個負責京師的商鋪買賣,一個負責英國公府下的田地農莊。

  唯有這個陳管家負責府內的事務,最得張輔的信賴,所以張忠認為對方可能知道些什么消息。

  “國公爺沒說,只是讓小公爺去見他。”陳管家沉吟片刻說道“只是今日國公爺是從宮中回來的。”

  張忠聽了不由心中一動,嘆了口氣,暗想道“看來自己的猜測要應驗了。”

  隨即張忠收斂思緒,叮囑身邊的蓉兒讓她先睡,便隨著陳管家大步向書房走去。

  ......

  英國公府有兩個書房,一個靠近前院,乃是張輔用來接待故舊好友的地方。

  另一個則靠近后院花園處,較為前者隱秘,乃是英國公張輔平日處理公文,與幕僚商議事情的私密場所。

  府中除了張輔貼身伺候的一個小廝,負責日常的清潔外,平日里閑雜人等是不準入內的。

  書房內,燈光搖曳,張輔正端坐在書案后的圈椅上,閉目沉思。

  張忠與陳管家進入書房,陳管家行了一禮,便轉身關上書房的門,留下這對父子交談。

  “父親,見孩兒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嗎?”張忠見張輔沒有言語,只好自己率先開口問道。

  張輔聽了睜開了眼,瞧了瞧眼前愈發壯實的兒子,不由在心中慶幸“老天爺終究對他不薄,讓征戰多年,年近五十的他不用再為英國公府的未來擔憂了。”

  “因為他張輔后繼有人了。”

  “為父剛從宮中回來。”張輔思忖片刻,組織好語言后,說道“陛下今夜崩逝了。”

  張忠聽了倒是沒震驚什么的,因為來之前他心中便有了些許猜想,如今只能說是事情終于落地了。

  張忠不由輕輕吁了口氣,暗想道“朱高熾還是死了。”

  “那個自己只見過一面的胖子還是如歷史上記載那般的死去了。”

  張忠不由在腦海中回憶起前世,在史書上看到的這個短命帝王的生平事跡。

  朱高熾比起他的父親永樂皇帝朱棣,那個平安南,征漠北,修宮室,通運河,下西洋的霸道君王而言,略顯柔弱與謙和。

  但是二十年的監國太子,不足一年的帝王生涯,依舊讓朱高熾在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永樂二十二年十一月,剛繼位不久的朱高熾便詔告禮部:

  “建文諸臣家屬在教坊司、錦衣衛、浣衣局及功臣家為奴的,全部寬饒為民,歸還其田土。”

  又于十二月,寬恕建文諸臣外親,全家戍邊的,留下一人,其余全部放回。

  要知道“建文余孽”這是朱高熾的父親朱棣給建文帝朱允炆的那些死忠定的基調。

  在朱棣剛死,朱高熾還未坐穩皇位的情況下,便給那些“建文余孽”開釋,此舉不可謂不果決。

  單憑此舉,他在死后能得一個“仁宗”的廟號,當真是實至名歸。

  張輔見眼前的張忠沒什么反應,只以為是此事太過突然,讓張忠沒有反應過來。

  于是放緩語氣說道“我兒不用擔心,外面的事自有為父操心。”

  “今日叫你來,只是有幾句話要叮囑你。”

  張忠聽了這才收斂思緒,躬身道“請父親訓誡。”

  張輔見了失笑擺了擺手,笑道“不用那么鄭重其事。”

  雖然嘴上是這樣說的,但張輔心里還是十分滿意眼前張忠的表現,作為一名父親誰不想自家兒子敬重自己了。

  “陛下崩逝,太子在外,京中暗流涌動,為父如今執掌京中三大營,接下來不可避免的將會卷入旋渦之中。”張輔神情鄭重說道。

  “你是我的嫡子,那些有心思的人,不能從為父這里得到他們想要的,便會嘗試通過你達到目的。”

  張輔說道此處,盯著張忠道“為父見你,便是為了叮囑你,接下來的日子里,你要謹言慎行,不可與外面那些人交往過密。”

  “尤其是漢王世子朱瞻坦那邊,你需小心提防著。”張輔說道。

  “漢王世子在京師?”張忠問道。

  張輔聽了不由意味深長說道“那位漢王呀!人雖然遠在樂安州,卻對京師形勢洞若觀火。”

  “他憑借的便是朱瞻坦在京師出力,多方刺探情報,而后快馬傳回樂安州。”

  張忠了然的點了下頭,隨即說道“父親的意思是,這位朱瞻坦會接近孩兒,以便拉攏我們英國公府。”

  張輔點了下頭,表示確實如此。

  張忠不由在腦海中回想起有關這位漢王朱高煦的事跡。

  話說朱高煦也算是個奇葩。

  其人作為朱棣的次子,自小勇武過人,按朱棣的說法便是“此子肖我。”

  朱棣起兵靖難時,朱高煦屢建功勛,等朱棣成功登基后,其人奪嫡之心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遺憾的是朱棣沒有選他。

  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就藩云南。

  可人家朱高煦不樂意呀!

  朱高煦辯解道:“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

  朱棣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就藩。

  后來朱高煦便開始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朱高煦索取天策衛為漢王護衛,并常以唐太宗自比。

  不久,朱高煦又請求增加兩護衛,行事更加放縱。

  他自負勇武,又常跟隨朱棣左右,多次挑撥是非,陷害太子朱高熾,致使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等到了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愿前往,怏怏不樂說:“我有何罪,置我瘠土”。

  這時朱棣才疑心朱高煦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

  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并私自挑選衛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擊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僭用御用車馬器物。

  朱棣得知之后無法再放縱他,遂對朱高煦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

  這個時候我們的朱高熾登場了。

  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朱棣面前極力請求。(這騷操作是不是很熟悉,沒錯,之后朱高熾還會為另一弟弟趙王求情的。)

  但是沒法子呀!

  這也不能怪人家朱高熾,雖然朱高熾心里巴不得自己這位跋扈的二弟死遠點,并在心中暗暗高興漢王遭難。

  但面上是不能表現出來的,在當時那個時代環境下講究的便是兄友弟恭那一套。

  偉大的先賢舜帝,給我們的朱高熾做了很好的示范。

  人家舜也是個悲催的家伙,父親瞽叟(就是瞎老頭的意思)是個糊涂蛋。后母心狠手辣,后母生的弟弟象也是個壞家伙。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

  不要擔心,當然是沒成功的。

  人家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蕩,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就問你服不服?”

  瞽叟與象自然是不服的。

  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

  沒想到舜下井后,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鉆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然后呢?

  舜帝開始報復了?

  答案是當然沒有。

  人家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

  終于他的事跡被當時到處尋找繼承人的堯知道了。

  之后就是俗得不能再俗的套路了,堯選舜作了繼承人,并且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

  好家伙,人間有正義呀!

  舜事業美人雙豐收,成了妥妥的人生贏家。

  將話題說回朱高熾這里。

  別管朱高煦多么混賬,作為兄長的朱高熾但凡不出來求情,是會被別人非議的,而且他那愛猜忌的父皇朱棣也會在心中起小九九。

  “好家伙,朱高熾若連弟弟都不愛護,難道指望你有多么敬愛我這個當爹的。”

  于是嘛?

  結果不出意料,正主朱高煦沒事,身邊的親信倒是遭了殃。

  朱棣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將朱高煦的親信誅殺了。

  等到了永樂十五年(1417年),朱棣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并命他即日起程。

  朱高煦無奈只好乖乖就藩。

  可是到達封地后,朱高煦依舊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

  繼位的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呵呵!”

  也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朱高煦的毅力是何等驚人,真是百折不撓。

  “嗯!”

  “給漢王點個贊。”

  “忠兒,你明白為父的話了嗎?”張輔見張忠一副神游物外的樣子,不由加重語氣說道。

  張忠這才收斂思緒,躬身道“孩兒明白了。”

  隨即張輔便一揮手讓張忠離開了,之后張忠自是回絳云院睡覺去了,他還有個美人兒蓉兒等著他了。

  人家張忠是很忙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