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南疆有警

  張忠一行人騎馬穿過北街,一路向彰德府城的北城門而去。

  與來時不同的是,隊伍中間多了一輛馬車,而馬車中坐著的便是倚翠樓的那位清倌人柳如夢。

  柳如夢此女涉及趙王世子被刺殺一事,她知道張忠的秘密。

  張忠無法殺了她,畢竟她是無辜的,便只好將她帶在身邊。

  于是張忠那日給柳如夢贖了身后,柳如夢便以侍女的身份一直隨侍在張忠身邊。

  此次事情完滿結束,張忠一行人啟程回京,便將柳如夢給帶上了。

  馬上的張忠回頭看了眼距離他們越來越遠的趙王府也是感慨莫名。

  趙王朱高燧的壽辰可謂是虎頭蛇尾,為了給趙王賀壽,驚動了京師的朱瞻基與樂安的朱高煦。

  可結果了,卻是草草的收場了。

  不然呢?

  好好的一個趙王世子朱瞻坺,結果在青樓遇刺,而且傷了命根子,自己兒子都這樣了,做老子的趙王哪還有什么心思過壽辰呀?

  所以今日張忠等人便辭別了朱高燧,啟程歸京了。

  一行人緩緩的行駛在街道上,張忠發現街面上巡邏的衙役依舊十分多,想來還在尋找那個女刺客。

  張忠看著匆匆而過的衙役,不由瞧了瞧馬車,因為只有他知道那位被緝捕的女刺客唐苗苗正在馬車里。

  說來也巧,唐苗苗在行刺趙王世子后,被滿城搜查,最后意外再次碰到張忠,并請求他幫忙。

  張忠痛恨趙王世子的所作所為,憐惜那位可憐的王氏,便不由對那個行刺趙王世子,為王氏報仇的唐苗苗高看了幾眼。

  看著愈發近的城門,張忠下了馬,掀開車簾進入了馬車。

  “快到城門了,我進來,以防不測,有我在,量他們也不敢搜查馬車。”張忠看著兩女疑惑的眼神,不由解釋道。

  唐苗苗與柳如夢這才釋然。

  “多謝你這次幫我?”唐苗苗感激說道。

  張忠擺了擺手,笑道“不必如此,我愿意幫忙只是因為趙王世子該死。”

  “出城后,唐姑娘有何打算?”張忠問道。

  “出城后,我自會離開,不會再打攪你。”唐苗苗徐徐說道。

  “好”

  張忠聽了點了下頭,他雖然不知唐苗苗的身份,但唐苗苗動輒殺人的作派,顯然也不是什么善類,張忠心中是不愿與對方過多的牽扯的。

  正當此時,馬車停了下來,蓉兒的大哥趙堅打馬過來,稟告道“小公爺,前面有人阻難,說是奉命查看出城的馬車,看是否藏有女刺客。”

  張忠聽了不由冷哼一聲,不悅道“亮出我們的身份,我倒要看看是誰有膽子來查我。”

  “是”

  趙堅見張忠動怒不再遲疑,連忙打馬上前,去跟城門守衛交涉去了。

  一陣嘈雜后,前方安靜了下來,馬車再次動了起來,顯然城門守衛礙于張忠的身份不敢刁難,選擇退縮放行了。

  這就樣一行人順利出了城,張忠也離開了馬車,重新上馬,迎著夕陽,張忠最后看了一眼彰德府城,然后躍馬向前。

  馬上的張忠略顯幾分急迫之態,因為他離京日久開始想家了。

  .......

  交趾多邦城:

  正當彰德府城的張忠歸家心切之時,遠在南疆交趾多邦城的總旗馬義也站在城頭北望遠在云南的家。

  他也想家了。

  馬義年近三十,闊面寬額,國字臉,身材壯實,他原是云南易門千戶所的一名總旗。

  永樂十六年(1418年),清化府土巡檢黎利反叛,明軍屢次鎮壓,都沒有消滅他,反而讓黎利不斷做大。

  正是在此情況下,馬義所在的易門千戶所,作為援軍從云南一路南下,支援平叛。

  “已經半年了,自己離開時妻子已有四個月的身孕,不知如今是否已經分娩了。”馬義矗立在多邦城頭心中暗想道“要是生的是個大胖小子該多好呀!”

  “可惜自己如今困在這交趾多邦城無法回家。”馬義想到此處不由嘆了口氣。

  馬義隨即看向多邦城下南邊列陣的叛軍,那是由如今自稱“平定王”的黎利親率的交趾軍。

  看著城下忙碌喧嘩的交趾士兵,馬義厭惡的咒罵了一聲“這些南蠻子為何就不愿乖乖服從大明的統治了,多少年了,圣人的教化,都抹不掉他們身上的桀驁與愚昧。”

  “總旗,我們已經被圍半月了,援軍也該到了吧?”馬義所領的一名小旗張超滿臉期望的問道。

  馬義看著張超期望的眼神,一時欲言又止,他真想斬釘截鐵的告訴自己的下屬,援軍會來的,我們最后會擊敗交趾軍的。

  可是理智告訴他,已經過了半月,援軍要來早就該來了,如今他們只有依靠自己了。

  “城中的榮昌伯陳智可有什么說法嗎?”張超見馬義沒有回答,轉而又問道。

  “他能有什么說法,軍中誰人不知那個陳智早就被黎利打怕了。”另一個小旗宋明氣憤道“如今他窩在府中根本不敢戰了。”

  “而所謂的援軍,那個都督方政雖然勇武,可是他與陳智兩人不對付早就是眾所周知的事了。”宋明嘲諷道。

  “我們還指望他來救我們不成。”宋明繼續說道“若不是這兩位領頭的人不齊心,何至于讓那個黎利做大至此。”

  “宋兄弟說得對,都是我們上頭那些人的錯。”張超嗤笑道“若不是那兩位死太監,這交趾又豈會亂起來。”

  馬義聽了不由嘆了口氣,他知道張超說的太監便是交趾提督銀場太監馬騏與鎮守太監山壽。

  那個馬騏貪暴無度,以采辦為名,在交趾索求無度,引得眾人怨恨。

  而山壽收了黎利的賄賂,在黎利發展壯大之前,一直放縱綏靖,以至于后來,黎利勢大不可制。

  “閹人誤國,為何讓我們拼命?”張超恨恨說道。

  眾人聽了皆面有悲憤之色,鼓噪不停。

  馬義見狀無奈道“現在說這些又有何用?”

  “那我們如今該如何做了?”張超問道。

  “身為大明軍人,唯有死戰不退而已。”馬義一臉肅然道。

  眾人聽了一時默然。

  ps;求票票(推薦,月票),請順手收藏,謝謝!

  ps2:感謝“平安回家吧”“小冬〃”“天星道”的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