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以工代賑

  乾清宮東暖閣:

  朱瞻基見張忠接下了防疫的事情,不由滿意的點了下頭,笑著問道“你可還有什么好的建議,盡管說來?”

  張忠沉吟片刻后說道“據臣所知,以往像修建九閘這類工程時都會征調京師以外的民夫,如今京師遭災,多的是需要找事做的人,而且這些人求的只是一家人吃飽而已。”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采取以工代賑之法,如此一來,既避免了京外百姓的勞役之苦,也減輕了朝廷賑災的難度,災民有事可做,也能讓京師盡快安定下來。”

  “甚好”朱瞻基思忖片刻后笑道“朕準了。”

  張忠聽了不由輕輕吁了口氣,要知道這勞役乃是壓在平頭百姓頭上的一座大山。

  說起永樂皇帝,人人都贊一句文治武功,可是在朱棣的光輝事跡后又有多少百姓的血與淚。

  朱棣為了從南京遷都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后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

  這才有了山東人民在白蓮圣母唐賽兒的鼓動下,率眾造反。

  如今能夠以工代賑,也算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了。

  .......

  張忠建議以工代賑后便離開了東暖閣,卻并沒有回英國公府,而是前往工部,如今修建九閘的民夫有了,現在還缺工匠。

  待張忠來到工部,說明來意后,便在吏員的引領下向簽押房走去。

  “永春伯稍等,我進去通稟一聲。”吏員恭敬說道。

  張忠微微頷首。

  片刻后吏員出來,笑道“吳尚書在里面,永春伯請進吧!”

  張忠聽了一愣,他原以為見他的會是管理修建工程的營繕司郎中,沒想到竟然是工部尚書吳中。

  不過待張忠想起有關此人的傳聞,便有些釋然了。

  話說這個吳中自永樂年間起便是工部尚書,到了如今也有二十多年了,他的資歷自然是不用說的。

  但是其人在外的名聲卻不好。

  吳中不體恤工匠,又迷戀聲色,多算計,因此輿論都鄙視他。

  而吳中今日愿意因為工匠這點小事,見張忠,恐怕也是因為張忠是朱瞻基身邊的紅人,吳中有意交好。

  張忠想明白這點,便不再遲疑,進入了簽押房。

  待兩人見過禮,吳中與張忠便各自坐好。

  “想來先前吏員已經將我前來工部的目的告知了吳尚書。”張忠啜了一口茶,直接了當說道。

  “你要修建九閘的工匠,這個容易,我會交代營繕司郎中給你辦好。”吳中笑道。

  “只是不知你要哪種工匠?”吳中徐徐問道。

  張忠聽了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記得前世在書上看過明朝的工匠制度。

  明朝官營手工業中的生產者有民匠、軍匠和灶戶。

  軍匠和灶戶只從事生產特定產品,軍匠是制造軍器,灶戶則是制鹽。

  而民匠則充斥于官營手工業的各個部門中,生產著各類手工業產品。

  而明朝對工匠的管理是從編定匠籍入手的。

  編入匠籍的人,一是元代遺留下來的手工業者,這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二是非手工業者因各種原因充匠的。

  各色人等一旦編入匠籍,便世役永充,子孫承襲,生活的最主要內容就是為官營手工業從事勞作。

  而且這工匠是分為輪班匠與住坐匠兩種。

  洪武十九年,在工部的建議下,實行了工匠輪班制,將各地工匠按照其丁力,和路途遠近,定以三年一班,輪流赴京服役,時間為三個月,役滿更替。

  這些輪流赴京的工匠稱為輪班匠,朝廷發給輪班匠勘合,屆時赍勘合赴京聽工部分撥。

  輪班匠是京城以外的各地工匠,在京城中還有大批的工匠,這些工匠在永樂以后稱為住坐匠,以區別于輪班匠。

  張忠想到此處,不由問道“吳尚書覺得輪班匠與住坐匠,我應該選哪種呢?”

  吳中聽了失笑道“按理說這個住坐匠乃是京師本地人,都拖家帶口,而且平日待遇好一些,所以這工作積極性更高些。”

  “可是這不是京師遭災了嘛!他們家中許多都受了影響,如今想來這心思恐怕很難集中在工程上。”

  “那輪班匠又如何呢?”張忠不由皺眉問道。

  “輪班匠的勞動是無償的,不但沒有報酬,這往返的路費,也是自籌,工部只是負責按月給月糧而已,所以輪班匠常常消極怠工,如今都出現逃亡的現象了。”

  張忠聽了一陣無語,說道“這輪班匠與住坐匠,如今倒是半斤八兩了,那便不用選了,只要人數是足的,就各要一半吧!”

  吳中也是訕笑一聲,說道“也只好如此了。”

  說完正事,兩人又閑聊了一番京師賑災的事情,張忠便告辭,離開了工部。

  ......

  英國公府絳云院:

  翌日,一大早,吃完早飯的張忠正準備出府到工地去看看修建九閘的情況,剛出垂花門便遇到了陳管家。

  “我吩咐你在城中設立粥棚的事辦好了嗎?”張忠停下腳步看著陳管家問道。

  “伯爺交代的事情已經辦好了,我們英國公府已經在東城與西城分別設立了粥棚。”陳管家回答道。

  “兩處?”張忠疑惑問道。

  “伯爺,你知道的,老夫人平日信佛,她老人家得知我們府里要設立粥棚后,便吩咐我多加了一處,她也是可伶那些災民。”陳管家解釋道。

  “嗯!”

  張忠微微頷首,隨即提醒道“既然是做善事,那些粥里就不能摻假,不要敗壞了英國公府的名聲。”

  陳管家聽了此言,連忙躬身道“我定會謹記伯爺的話。”

  張忠這才滿意的踱步離開。

  ......

  修建九閘的工地:

  當張忠到來時,工匠與民夫已經到齊,一個工部的主事正在訓話。

  主事看見張忠,連忙迎了過來。

  “伯爺,今日竟然親自來工地,難怪能得陛下看中。”主事笑道。

  “人都到齊了。”張忠先對主事的吹捧謙虛了幾句,隨即問道。

  “是的。”主事回答道。

  張忠滿意的點了下頭,隨即看著眼前缺乏干勁的眾人,不由皺了皺眉。

  張忠思忖片刻后,走到高臺,面向眾人,說道“這修建九閘便是為了應對暴雨,你們不僅是為朝廷做事,也是為了日后不再遭受此災難。”

  張忠說完,臺下本地的民夫與住坐匠倒是精神一振,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他們才能明白修建九閘的意義。

  而那些輪班匠倒是多數無動無衷,畢竟他們是從各地聚集到京師的,對京師沒有歸屬,干完三個月,他們就回家了。

  “至于輪班匠,你們只要好好干,不消極怠工,讓工程能如期完成,到時我為你們請功,讓工部報銷你們的路費。”張忠徐徐說道。

  話落,輪班匠們也振奮起來,畢竟這才是實打實的好處。

  張忠看著眼前為這點事情便高興的工匠,心中五味雜陳。

  這些可是有著專業手藝的人,按張忠設想的,日后大明朝的工業化是離不開這些人的,他們是工業化的排頭兵。

  可是如今卻被工匠制度禁錮了自由,這些人不能自由的從事工作,大明朝的社會分工便不會蓬勃發展。

  “看來得先想辦法解放他們才行。”張忠在心中嘀咕道“要讓他們為我所用,依舊任重道遠呀!”

  ps:求票票....

ps2:感謝“碧空蕩蕩”“單翼的天使”的月票  “夕陽下的二營長”“看我大寶劍”“天星道”“單翼的天使”“LoveHani”“書友20171006072203880”等人的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