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6章:暗流

大明勛二代小說,請收藏  一七小說1qxs

  “他們這是在干什么?”張忠看著眼前的場景不由目瞪口呆問道。

  “這是漕船盤壩。”站立在一旁的阮安面無表情解釋道“從人字桅與方舷輪廓來看,這應該是一條標準的四百料漕船。”

  也難怪張忠震驚,原來阮安口中的四百料漕船并不是平浮在河中,而是爬在一處圓拱長壩的半腰處。

  漕船前半截的首柱高挺向上,后半截船尾還在運河水下,整個船身微微上斜,像極了一條要上岸的大魚。

  在運河兩側的河槽邊,此時還站著數百個衣衫襤褸的纖工,他們每人肩上都拽著一根纖繩。

  纖繩密如蛛網,牢牢系在船舷兩側,無不繃直,偌大的一條漕船,居然就這樣靠著人力離開水面,朝壩頂滑升而去。

  “呦呦嘿”

  張忠聽著纖夫連貫的號子聲,看著過了壩的漕船,心中不由五味雜陳。

  “漕運一直都是這樣的嗎?”張忠神色復雜問道。

  “永樂十三年之前走里運河便需要過五壩,不過后來漕運總兵官陳大人鑿通了清江浦后便不需要盤壩了,只是不知為何漕船又開始走里運河了。”阮安皺眉解釋道。

  “那這些纖夫呢?”張忠繼續問道。

  “自然是僉派民夫來拉纖了。”阮安徐徐說道“府里會給縣里下命令,然后縣里便以服勞役的方式僉派民夫來拉纖。”

  “可是現在不是正是播種的時候嗎?他們來拉纖家里田地怎么辦?”張忠疑惑問道。

  阮安嘆氣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官民有別,他們種田比得上官府的事情重要嗎?”

  “不要用那樣的眼神看著我。”阮安說完后見張忠以一種陌生的眼神盯著自己,不由訕笑道:

  “當年我治理漕河時僉派的民夫更多,這樣的事情我見多了,對這些纖夫的處境也了解幾分。”

  “他們這些人運氣好的,遇到的督纖孔目(管理纖夫)能體恤他們,等干完事情還能活著回家。”

  若是遇到的是個混賬孔目,只顧著趕進度,不顧他們死活,那能否活著回家都是問題,要知道這條纖路上早已不知埋下了多少白骨。”

  張忠聞言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所謂的命比草賤便是這個道理了。

  “我要去趟漕運總兵衙門見見平江伯,你去不去?”阮安問張忠道。

  張忠暫時收斂復雜的心緒,沉默的點了下頭。

  待樓船在淮安碼頭停靠后,張忠便與阮安下了樓船,兩人乘著一輛馬車便向淮安城而去。

  待馬車抵達淮安城的射陽門下時,張忠掀開車簾卻見城外包磚壁的夯土城墻顯得十分破落,敵樓的頂脊連烏瓦都殘缺不全,遠遠看去好似射陽門上頂著一個老鴰巢。

  “淮安乃是漕運樞紐,這城池為何顯得有些破敗?”張忠疑惑問道。

大明勛二代小說,請收藏  一七小說1qxs

  “他們這是在干什么?”張忠看著眼前的場景不由目瞪口呆問道。

  “這是漕船盤壩。”站立在一旁的阮安面無表情解釋道“從人字桅與方舷輪廓來看,這應該是一條標準的四百料漕船。”

  也難怪張忠震驚,原來阮安口中的四百料漕船并不是平浮在河中,而是爬在一處圓拱長壩的半腰處。

  漕船前半截的首柱高挺向上,后半截船尾還在運河水下,整個船身微微上斜,像極了一條要上岸的大魚。

  在運河兩側的河槽邊,此時還站著數百個衣衫襤褸的纖工,他們每人肩上都拽著一根纖繩。

  纖繩密如蛛網,牢牢系在船舷兩側,無不繃直,偌大的一條漕船,居然就這樣靠著人力離開水面,朝壩頂滑升而去。

  “呦呦嘿”

  張忠聽著纖夫連貫的號子聲,看著過了壩的漕船,心中不由五味雜陳。

  “漕運一直都是這樣的嗎?”張忠神色復雜問道。

  “永樂十三年之前走里運河便需要過五壩,不過后來漕運總兵官陳大人鑿通了清江浦后便不需要盤壩了,只是不知為何漕船又開始走里運河了。”阮安皺眉解釋道。

  “那這些纖夫呢?”張忠繼續問道。

  “自然是僉派民夫來拉纖了。”阮安徐徐說道“府里會給縣里下命令,然后縣里便以服勞役的方式僉派民夫來拉纖。”

  “可是現在不是正是播種的時候嗎?他們來拉纖家里田地怎么辦?”張忠疑惑問道。

  阮安嘆氣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官民有別,他們種田比得上官府的事情重要嗎?”

  “不要用那樣的眼神看著我。”阮安說完后見張忠以一種陌生的眼神盯著自己,不由訕笑道:

  “當年我治理漕河時僉派的民夫更多,這樣的事情我見多了,對這些纖夫的處境也了解幾分。”

  “他們這些人運氣好的,遇到的督纖孔目(管理纖夫)能體恤他們,等干完事情還能活著回家。”

  若是遇到的是個混賬孔目,只顧著趕進度,不顧他們死活,那能否活著回家都是問題,要知道這條纖路上早已不知埋下了多少白骨。”

  張忠聞言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所謂的命比草賤便是這個道理了。

  “我要去趟漕運總兵衙門見見平江伯,你去不去?”阮安問張忠道。

  張忠暫時收斂復雜的心緒,沉默的點了下頭。

  待樓船在淮安碼頭停靠后,張忠便與阮安下了樓船,兩人乘著一輛馬車便向淮安城而去。

  待馬車抵達淮安城的射陽門下時,張忠掀開車簾卻見城外包磚壁的夯土城墻顯得十分破落,敵樓的頂脊連烏瓦都殘缺不全,遠遠看去好似射陽門上頂著一個老鴰巢。

  “淮安乃是漕運樞紐,這城池為何顯得有些破敗?”張忠疑惑問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