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4章:倭國使團

  臘月二十四一過,京師過年的氣氛就漸漸濃了起來。

  平日冷冷清清沒有多少生意的商鋪,現在熱鬧非凡。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人,有東跑西顛置辦年貨的,有扛著長篙帚子到處吆喝著替人掃塵清洗煙筒的。

  有趕著騾車專給大戶人家送紅籮炭,窗紙等雜物的,有當街擺起條桌替人寫春聯的。

  有挑著刀具擔子上門替人家殺豬宰羊的,也有一類人——多半是乞丐,打著快板挨門挨戶送門神,為的是討幾個銅板。

  反正滿京師都洋溢著喜慶的氛圍,這也難怪,無論貧富,都忙碌了一年,也就在過年時大家小戶都能暫時忘卻生活的種種不易,團團圓圓與家人待在一起過個喜慶年。

  鴻臚寺左少卿劉順卻還在忙碌,因為昨日倭國使團已經抵達京師,住進了鴻臚寺專門招待使節的房舍。

  京師各衙門年節放假從臘月二十八至翌年正月十六,期間除值守人員每日點卯外,各衙門例不辦公。

  所以今日劉順匆匆來到鴻臚寺便是想在放假前將這一行倭國使團安排妥當,等到正月十六之后,再稟明陛下,召見倭國使團。

  進入臘月后京師格外的冷,尤其是今日開始刮起北風,更是讓匆匆趕路的劉順感到徹骨的寒冷。

  劉順攏了攏獸皮襖子,對著雙手哈了口氣,跺了跺腳,這才感到些許溫暖,隨即踱步便進入了鴻臚寺。

  “倭國使團都安排妥當了。”劉順看著迎面而來的司賓馬華問道。

  “大人放心,都安置妥當了。”馬華恭敬說道。

  “嗯!”

  “如今天愈發冷了,這炭火不要少了,不要讓這些使節小視了我天朝上國,畢竟我們是禮儀之邦嘛!”劉順邊向倭國使團的住所走去,邊吩咐道。

  “還有,你是司賓,掌管外國朝貢的使節,負責教導他們拜跪的儀節,在陛下召見這些使團前你一定要教會這些人禮節。”劉順繼續說道。

  “我曉得了。”馬華連忙應聲道。

  兩人說著話便來到了倭國使團的住所。

  倭國使團其成員構成包括正使、副使、居座、土官、從僧、通事、客商、從商等等。

  其中的正副使是幕府將軍的代表,負責幕府的遣明表文和貢品清單。

  倭國正使龍室道淵乃是天龍寺的僧人,他見到劉順后雙手合十行了個佛禮,恭敬道“上官現居何職,陛下何時召見我等使團。”

  劉順本還在為雙方言語不通發愁,準備讓身邊的司賓幫著翻譯一下,誰知對方竟然說著流利的南京官話。

  (明代及清代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官話。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所傳授、使用的中國語也是南京官話。)

  這讓劉順愣了愣,方才好奇問道“你的南京官話是向誰學的,像你這樣的外邦人能說得如此好,實屬不易。”

  “上官有所不知,小僧乃是浙江寧波人,30歲僑居日本,從博多圣福寺的宏書記出家,歷住長門的安國寺和圣福寺。由于了解明朝的情況,被接到天龍寺,擔負此次使團正使。”龍室道淵微笑解釋道。

  “原來如此。”劉順聞言態度不由冷淡了幾分,他最討厭這些數典忘祖之輩,好好的漢人不做,要去做倭人。

  但是畢竟人家是使節,劉順也不能太無禮,簡單交代一番后便轉身離開了。

  時間流轉,很快便到了除夕。

  這天早上,英國公府里里外外都是張燈結彩。

  往年過年,大門口掛上八盞大紅燈籠,熱熱鬧鬧就滿有氣氛,今年這燈籠卻增加了一倍,整整十六盞。

  而且,這些燈籠沒有一只是從庫房中取出的舊物,它們都是從珠市口汪家燈鋪里訂制的新款宮燈。

  大清早,小廝們搬出梯子掛燈時,惹來了一幫看熱鬧的乞丐。

  這些耍貧嘴覓食兒的街混兒,碰到哪家有喜事兒,都會湊上去說吉利話討財喜。

  這會兒,乞丐中一個綽號叫銅豌豆的小家伙,看到一只燈籠被掛上梁,忙把一掛鼻涕縮了縮,從腰帶上抽出快板摔了個花樣敲打起來。

  和著快板響亮的節奏,他扯著嗓子有板有眼念道:掛燈籠,紅彤彤,這戶人家占東風。日子過得火蓬蓬,當官當得路路通。

  剛剛巡視到此處的陳管家聞言微微一笑,吩咐身邊的小廝道“這吉利話順耳,給那個小乞丐幾個銅板。”

  綽號銅豌豆的小乞丐接過銅錢連忙作揖道謝,然后笑嘻嘻的跑開,自是去尋下一家討賞錢去了。

  當黑夜籠罩大地,英國公府春暉堂里,早已經熱鬧非凡。

  坐在上首的老夫人王氏身穿一身暗紅色的褙子人顯得格外的喜慶精神,老人家看著坐在身邊的子孫,滿臉掩不住的笑意。

  張忠坐在老夫人王氏身邊,看著自家祖母一直沒有止住的笑意,心中也不由歡快起來,這樣簡單的家庭溫馨讓他十分的受用。

“南疆那地方潮濕悶熱,你也是上了年紀的  人了,如今能回京也是極好的。”老夫人王氏笑著對身旁的張輔道。

  “母親說的是。”從交趾剛回京的張輔笑著應是。

  “你沒在家的這段時間,忠兒挑起了國公府的大梁,不久前他北上宣府巡邊,擊退了瓦剌人,打了個大大的勝仗,如今已然是陛下身邊的紅人,這京師里誰人說起我們忠兒不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年輕有為的。”老夫人王氏笑道。

  李氏見婆婆夸贊自家兒子,也是十分高興,附和道“忠兒的確是愈發出息了,想來國公爺也可以放心了。”

  張輔看著眼前這個愈發朝氣蓬勃的兒子,不由微微頷首道“他能如此出息,我這個做父親的自然是高興的。”

  張忠被眾人夸贊,連忙笑著謙虛幾句,隨即向長輩們敬酒說了些吉利話,使得場中愈發的熱鬧溫馨。

  歡快的日子一向過得很快,轉眼間便過了十六,朝廷各個官署衙門也開始正常辦公了。

  乾清宮東暖閣:

  今日朱瞻基要見倭國使團,張忠受命在旁隨侍。

  “你是五山禪僧?”朱瞻基看著眼前的龍室道淵問道。

  “小僧出自天龍寺。”龍室道淵恭敬回答道。

  一旁的張忠聞言,不由好奇的瞧了一眼龍室道淵。

  據張忠了解,這天龍寺可不一般,天龍寺開山祖師乃是日本臨濟宗高僧夢窗疏石。

  而這個夢窗疏石乃是宇多天皇九世孫。

  他一生不求名利,不進權門,精研佛法,大揚禪風,曾被敕賜七大國師尊號,素有“七朝帝師”之名。

  待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結束南北朝,奪取天下之后,聘請夢窗疏石開創了天龍寺。

  到了室町幕府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時正式制定“五山十剎”之制。

  日本京都五山,除了南禪寺作為特例之外,有天龍寺,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萬壽寺。

  而五山禪僧常常渡海而來,在大明學習禪宗佛法,所以在當時的日本除了商人之外,這些禪僧可謂是最為眼見開闊的一撥人了。

  于是五山禪僧常常因此被幕府將軍所倚重,成為幕府將軍的外交顧問,替幕府將軍制定外交策略。

  這也是為什么出自天龍寺的龍室道淵能夠擔任此次使團的正使,除了龍室道淵本就是個明朝人,對明朝十分熟悉外,他所出身的天龍寺列為五山十剎之一,有著涉及外交的傳統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回到眼前。

  “你此次渡海而來所謂何事?”朱瞻基直接問道。

  “前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持在位時中斷了奉表入貢,如今他已死,足利義教將軍仰慕天朝威儀,希望重新恢復朝貢。”龍室道淵徐徐說道。

  “倭國乃撮爾小邦,仰慕大明也是情理之中,朕身為天子,當懷柔四夷,你們想恢復朝貢自然是可以的。”朱瞻基思忖片刻后徐徐說道。

  龍室道淵聞言大喜。

  “但是朕有兩件事需要你轉達給那個足利義教。”朱瞻基肅然道:

  “一則,自本朝建國以來,彼輩倭寇常常襲擾我朝東南沿海,當時你們身處南北戰亂之中,無暇約束手下武士,朕便不提了,但是如今足利義教已經執掌大權,若是再發生倭寇襲擾之事,朕便不會輕易饒恕了。”

  龍室道淵聞言神色頓變。

  朱瞻基沒有理會此人,繼續說道:

  “朕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古今不易之定理也,帝王居中國而治四夷,歷代相承,威由斯道。”

  “今倭兵數寇海邊,損傷物命,外夷小邦,故逆天道,不自安分,時來寇擾,此必神人共怒,天理難容,征討之師,控弦以待。”

  “你當回去后告知足利義教,若是再有倭寇侵擾沿海,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

  “王道之常,撫順伐逆,古今彝憲,望爾等好自為之。”

  待朱瞻基說完,龍室道淵早已大汗淋淋,臉色蒼白。

  “朕的話,你聽明白了嗎?”朱瞻基瞧著龍室道淵輕蔑問道。

  “小僧已經明白。”龍室道淵顫巍巍的回答道。

  “甚好。”朱瞻基見狀滿意頷首道:

  “其二,本朝已經規定倭國十年一貢,可是爾等在永樂時期是每年都來,有的年份還一年來兩次,朕認為此舉不妥,以后恢復朝貢后,只許你們人不要超過三百,舟船不要超過三艘,五年一貢。”

  “這個我們頻發來朝也是為了瞻仰天朝威儀。”龍室道淵大急連忙辯解道。

  他是真的焦急呀!

  要知道永樂時期,日本頻繁入貢,根本就不是仰慕天朝威儀,驅使他們的都是利益。

  朱棣因為得位不正,十分喜歡在四夷面前彰顯自己的正統。

  他對日本貢使“皆寬宥之,以懷遠人”,并且在看到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在國書中“納貢稱臣”的態度時更是高興。

  對其回賜也非常豐厚,

  所賜物品超過了日本進貢物品的數倍。

  對明朝入貢能夠帶來豐厚收益顯然刺激了日本,于是日本方面不顧“十年一貢”的規定,借著各種名頭,連年入貢。

  由于所來的貢船兼有利益驅使,名義上是朝貢,實際上是通過朝貢換取更多贈賜,獲得更多賞錢。

  而如今朱瞻基開始收緊日本的朝貢,這將讓他們失去多少利益,這也難怪作為正使的龍室道淵焦急不已。

  朱瞻基見龍室道淵頗為誠懇不由有些遲疑,便看向身旁的張忠。

  張忠見狀嘆了口氣,在見龍室道淵之前,他便與朱瞻基講明了此間的道理,讓他不要再做冤大頭了。

  可如今看來,朱瞻基還是十分享受天朝上國的虛榮呀!

  張忠想到此處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

  朱瞻基見狀訕笑一聲,面對龍室道淵道“朕意已決,你退下吧!”

  龍室道淵無奈只好行禮退下。

  “陛下,彼輩口口聲聲仰慕天朝威儀,那么日后我們還是不用給予那么多的錢財給他們,多給他們一些四書五經,佛道書籍,讓他們好好沐浴在圣人大道之中才對。”張忠待龍室道淵離開后不由上前打趣道。

  “哈哈.....”

  朱瞻基聞言大笑不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