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章 你的理解能力不重要

  “我好幾年沒跟我媳婦吵架了。”

  “吵架了?”

  “嗯!”

  “為什么?”

  “要錢,我說我沒錢了,她不相信,以為我敷衍她,我就說了一句今年到現在我給了你一百多萬吧,我就是再優秀也不是個印鈔機吧?給我個喘氣的時間可以嗎?”

  “然后就吵架了?”

  “直接爆炸!”

  “你真沒錢了?”

  鄧卓瞪了胡雪松一眼。

  “哈哈,正常,比我好,你是知道我情況的,吵架?家常便飯!嫂子要多少錢?要錢干嘛?”

  “她的要求是每個月五號必須給她一萬的零花錢,一號我給她轉了一萬,我的意思是這個月就不用給了,結果她就鬧。”

  “一萬都沒了?”

  “那還是不至于!”

  “該!弟弟我,媳婦管錢。”

  “都是你們鬧的,一爆炸就拿你們說事,某某某,全是媳婦管錢,你壓根就不愛我!”

  看著好友的臉色變了,胡雪松飾演的男二不開玩笑了。

  認真說事。

  不是不讓媳婦管錢,而是鄧卓飾演的男主職業不一樣,他是一個網站的專欄作家,自己還有生意,需要資金周轉。

  當下的專欄作家,或者自媒體作家,錢都是一天一個數。

  靠什么?

  打賞。

  就比如姜濤的職業,公眾號,還有楊修遠認識的張安平。

  都是這個職業。

  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在支離破碎感情下的家長里短。

  “她從鵬城回來,什么都看不上了,認為身邊每個人都是年入幾千萬,看什么都low,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在鵬城她會有歸屬感,所有人都圍繞著她轉,被寵壞了。”

  “那還不是看你的面子。”

  “不、不不不,她認為是她自己的魅力。”

  慢慢的,胡雪松不說話了。

  鄧卓積怨已久。

  在他老婆的苦口婆心下,他們家開始把資產向鵬城轉移了。

  為什么?

  根源是男主有一群在鵬城創業的讀者,身價都不低,一方面是對大城市向往,一方面是望子成龍。

  他們有個七歲的兒子。

  在那些創業者朋友的吹牛皮下,女主的視線被打開了。

  她深信以后鵬城就是國際大都市。

  留學什么的是以前,現在沒優勢了,國家越來越強大,以后能擠進北上廣就是勝利。

  所以一直在動員老公轉移資產,可男主在原本的城市很滋潤,各行各業都有朋友,去了鵬城,一切都是陌生的,而且鵬城那個地方,千萬身家真沒什么了不起的,去了就是弟弟。

  一方面是雞頭,一方面是老婆認為的未來。

  這是第一層矛盾。

  也是鄧卓跟朋友吐槽的內容。

  “哄吧,改變不了,好好說說,我相信夫妻兩還是能溝通的。”

  “說不了,我對她已經沒有底線了,你跟你媳婦現在還親嘴不?”

  “哥這親!”

  鄧卓昂頭,大杯酒下肚:“你們還能親嘴,我在她面前,就差跪下了”

  胡雪松不說話了,拿出手機,給鄧卓轉了兩萬塊錢:“哥,私房錢,凡是能用錢解決的,那就用錢解決吧。”

  鄧卓瞪眼:“滾滾滾,我拿你錢去哄你嫂子?”

  回到家,場景傳喚。

  孩子在臥室看書,潘雅飾演的女主在跳減肥操。

  有化妝處理,讓二十多歲的潘雅看起來像三十幾歲。

  你不看我,我不看你,無言。

  鄧卓進了書房。

  片刻后,鄧卓從書房出來。

  “小浩,十點半了,該洗漱睡覺了。”

  小浩是助演,一個八歲的男孩兒,在這場戲中飾演孩子。

  “噢!”

  在看漫畫書的小浩噢了一聲,但是沒動。

  “我數三個數”

  “爸,明天周末!”

  “周末也不行,還記得咱們之間說的話嗎?要早睡早起,我也睡,咱們一起洗漱。”

  這個時候,潘雅飾演的女主說話了:“吵什么吵,明天又不上課,你讓他玩玩又怎么了嗎。”

  本來要動的小浩,聽到媽媽這句話,又不動了。

  “我教孩子呢,能不能不抬杠。”

  “我抬杠?你陪過孩子嗎?勞逸結合不知道?凌晨了?”

  “現在是休息時間,你能不能不蹦了,我們自己沒感覺,樓下的人聽著就是打雷聲。”

  “我有墊子好嗎?唐海文(劇中名字),你是不是又要跟我吵架?”

  溝通無效,鄧卓飾演的男主摔門而入,又進了書房。

  看到這,若是不知道整部電影的人肯定以為潘雅飾演的女主太不懂事了。

  房間里彌漫的低氣壓連觀眾都能感覺得到,小浩悄悄拉過來了自己的房間門。

  潘雅沒心情跳什么減肥操了,沖進了臥室,“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這個時候,鏡頭給到了潘雅。

  潘雅拿出了手機。

  撥了一個電話號碼過去。

  電話一通就是哭。

  給誰打的?朋友。

  但這里是無實物表演,意思就是對面沒朋友。

  全是潘雅自言自語。

  說什么?

  壓力太大了。

  為什么壓力大?

  因為她發現自己老公和別的女人開過房,還不止一個。

  她想去鵬城的原因不止是為了孩子,也有想讓老公脫離現在這個圈子的意思。

  她明白自己老公在這個圈子中混的有多好,作家、有固定的投資和生意,房子好幾套,還有商鋪。

  在她看來,自己的老公也被他們現在這個圈子中的人寵壞了。

  十三分鐘的戲完了。

  觀眾鼓掌。

  這個片段看什么?

  看兩個中年男人討論家庭,看男人不知道視角下女人心里的話。

  “來來來,有請鄧卓、胡雪松、潘雅。”蕭錦程上臺。

  還沒等蕭錦程問,唐景龍率先開口了:“潘雅,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是怎么把握中年女人的心態和神態的?”

  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

  剛剛的表演,你找不到一絲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潘雅才二十三歲,飾演一個有夫之婦的中年女人,你會覺得她的表演就是合理的,這和需要很強的理解能力和轉化能力。

  潘雅臉上還有淚痕,拿過了蕭錦程遞過來的話筒,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是學的,看著鏡子一遍一遍的去學,也看原版,我知道大家排戲的時候很排斥看原版,會破壞這個人物在自己心里的架構,但我是沒有經驗的,我不相信我自己心里的人物架構,于是一遍一遍的去看原版,然后找真實的這個年齡段人的神態,再自己不斷的練習,時間很緊,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

  聽到這個答案,唐景龍揚了揚眉,鼓掌了。

  “我為什么問這個問題?就是想讓你們放下一件事,“你”的理解能力,這個“你”要打冒號,昨天看了一天,我就發現了這件事,但我沒講,不是“你”的理解能力不重要,而是原版的理解能力是整個劇組包括導演的理解能力,也是一個故事的整體邏輯塑造的結果,是最合理的理解能力,你的架構會讓這個故事整體拆解,明白我的意思嗎?到時候播放出去是什么效果?這什么啊,完全不如原版。”

  “我說這個不是不尊重你們的塑造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是讓你們不要排斥原版,我覺得最好的理解是把這個片段時間點以前原版整體看一遍,由大到小,在由你的才情去演繹,我相信還是會有不一樣的東西,而不是讓觀眾覺得,怎么都不如原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