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

  “洪爺,祝建才的人馬進桐廬了。”

  紹興府以西,也就是后世的蕭山,朱怡成離開桐廬后并未西走,也未向南,而是沿江而下直接去了杭州以東,繞了個圈子跑到了紹興附近。

  袁奇起義首在余姚,隨后一路向西北進軍,攻上虞占紹興,隨后直撲杭州。而這次朱怡成之所以走反路,自然有他的用意。

  “祝建才的動作倒也快,清廷沒反應過來吧?”

  “都在洪爺的謀算之中,祝建才是屬狗的,這老小子鼻子可靈光的很,聞到味馬不停蹄就趕到了桐廬,眼下正在桐廬大肆招兵買馬呢。對了,據說北邊的袁奇部也得到了消息,也向桐廬趕來。”董大山笑著回道,這消息當然是朱怡成特意放出去的,江湖上自然有江湖上傳訊的方式,祝建才等人能趕在清軍反應之前首先進占桐廬董大山功不可沒,同樣其中羅教子弟也出了一份力。

  同以造反為目的的白蓮一脈,羅教比較特殊,其實以羅教的組成方式來看更像是一個組織龐大的同業會或者是公司。羅教的前身是明朝時期的軍戶組成的漕軍,主要是負責南北水運,這些軍戶大多做的都是水手、纖夫的活,成化年間羅夢鴻悟道建教,初稱為無為教,再為后人改稱為羅教。

  羅教的流傳主要在這些漕軍舊民中,明末清初,漕軍徹底結束了其歷史使命,羅教的羅祖后人也替代了之前漕軍主體成為這些人的領袖。而江南潘家就是羅教三老之一,潘老大是如今潘家的當家人,手中掌控著大量水手、纖夫甚至民間船運。

  后世的人們大多聽說過“清幫”的名稱,而清幫的前身是漕幫,至于漕幫又是怎么來的?那就得提到羅教了。如果歷史不變,約20年后,漕幫就會在羅教的基礎上應運而生,同時成為被清廷認可的民間幫派組織,替清廷進行漕運。

  當然,現在的漕幫還未出現,羅教也不為清廷所承認,僅僅只是一個行走于黑白中間的民間秘密組織。在朝堂上,清廷是不允許羅教這樣的江湖教派存在的,但又因為南北水運的需求又不得不私下求助于羅教。可想而知,羅教的軍事實力雖然不大,但其社會影響力卻不小,更何況江南水鄉之地,靠著水運吃飯的百姓可不少,而這些人中又大多又是羅教信徒。

  花了些代價,朱怡成取得了潘老大的“諒解”同時私下于他做成了一筆買賣。說是一筆買賣,實際上分為兩處,第一處當然就是通過羅教的渠道把桐廬的消息散布出去,尤其是先讓祝建才等人知曉,以引這些義軍替自己占住桐廬。

  而第二處就是真正的買賣了,拿下桐廬的朱怡成從而獲得了大量軍需物資,這些物資除去部分特意留給祝建才,或者說是給袁奇的,讓他們能夠在清軍圍剿中能借用這些物資度過難關,同時給清軍后勤造成麻煩外,其余的大量物資朱怡成請潘老大幫忙,利用羅教的民間力量幫他把糧食包括人馬由桐廬悄悄運往杭州灣以東。

  為此,朱怡成不僅開出了三倍的代價,并且明確表示這筆買賣絕對不會外泄,只要羅教應允,無論未來局勢怎么變化,潘老大的人過義軍的地盤將一律暢通無阻。

  經過勸說和仔細考慮后,潘老大最終還是答應了這筆買賣。雖然羅教和白蓮一脈不同,他們生存的方式也不一樣,可畢竟大家都是江湖同道,再者浙江受災嚴重,教中子弟日子也不好過,何況近幾月戰火四起,大家都要吃飯養家啊!這筆買賣如果做成,至少一年內沒有后顧之憂,而且朱怡成也主動提出未來替羅教子弟行走提供方便,思來想去,潘老大還是點了頭。

  也多虧了羅教的幫助,朱怡成的謀劃進行的頗順,如今不僅祝建才占了桐廬縣,就連他從桐廬帶出來的人馬和物資也安安穩穩地在清軍眼皮底下到了紹興。故地重游,朱怡成意氣風發,心情特別舒暢。

  “洪爺,估計清狗怎么都想不到我們會殺個回馬槍來紹興吧?”離鄉越近,董大山就越興奮,根據路程他們離紹興也就百里不到,如果趕的快的話僅僅一日就能兵臨紹興城。

  經之前袁奇攻占紹興,如今的紹興并沒有太多防守力量,就連當地的幾個官員也是剛從其他地方調派過來的,下面的小吏人手更不足。按朱怡成手中的兵力,只要不是正面登城作戰,打個出奇不意再一次攻占紹興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事。

  誰想,朱怡成笑笑卻搖頭道:“誰說我要進紹興城的?”

  “可是洪爺,我們不進紹興來這里干嘛?”朱怡成的話讓董大山疑惑不解。

  “紹興是個好地方,可惜不是我所愿。”朱怡成把目光投向了更東面,而這時候站在他身旁的狗頭軍師廖煥之同樣笑著點點頭,在他看來紹興并不算好去處,一來位于浙江腹地,二來又離杭州太近,如果拿下紹興清廷會馬上反應過來,那么到時候就要面臨第一波的圍剿打擊。

  他們之所以離開桐廬,為的就是把手里的燙手山芋拋出去,同時避開清軍的注意力,如果這時候拿下紹興這不就成了做傻事了么?

  “告訴各位兄弟,雖說我們回來了,一些老兄弟們也思鄉深切,但此時還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別忘記大家的腦袋還是提著的,隨時隨地會掉腦袋。如果想以后能風風光光、安安穩穩地回家看一看走一走,那就必須聽從指揮,這點希望兄弟們切記!切記!”說到這,朱怡成特意把嚴厲的目光朝董大山、王東等老人的身上掠過,諸人連忙稱是,其實朱怡成提醒的算及時,隨著回轉離鄉越近,的確有些人起了回家看望的念頭,甚至還有人有過脫離隊伍跑回家的想法。

  虧得朱怡成對部下進行一段時間的整訓,如果是之前的義軍恐怕現在就有逃兵的出現了。重申這點后,朱怡成還特意找來任命的軍法官反復叮囑,要求必須看住部隊,如有發生逃兵的情況直接從嚴從重處置。

  部隊在離紹興府百里的地方轉杭州灣北上,然后又繞了個圈子過慈溪抵達余姚東北地區,當走到五磊山一帶的時候,這時所有人都明白了朱怡成的目的地居然是寧波。

  沒錯,朱怡成最終的目的地就是寧波。經過深思熟慮,他才選擇寧波為目的地。選寧波有幾個主要關鍵,第一是寧波軍防力量空虛,之前袁奇同寧波援軍一戰基本打垮了寧波的主要軍力。二來浙江大亂,寧波的當地一些駐軍又調撥了部分去了杭州,更一步削弱了寧波防守力量。三者由于袁奇起兵緣故,原寧波知府張朝宗和寧紹臺道正藍旗佐領哈占因為失地兵敗已被革職押解進京問罪,寧波府公務暫由寧紹道代管,寧波知府職位空缺。第四,寧波背靠大海,海外有舟山群島,騰挪空間較大,屬于進退兩可的地方。

  而最最關鍵的在于,朱怡成更看重寧波沿海地區民間跑海的風氣,作為后世人,當然清楚這個時代是大航海的時代,同樣也是西方開始迎頭趕上東方的大變革時代。如果想在這時代于堪稱龐然大物的大清王朝抗衡,從而獲得大量人力、物力和科技等急需的東西話,那么如今的寧波恰是一個最合適的地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