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西北風,潘龍一路向南,只用了幾天時間,就看到了在蒼茫大地上蜿蜒曲折的龍河。
九州有兩條大河,南邊那條叫做通天江,沿途流經天下最著名的幾個湖泊,以它為源頭,誕生了云夢大澤、彭澤、震澤等著名的水域,可以說是天下諸水之母。
而北邊這條叫做龍河,沿途沒什么湖泊,只有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河流或者匯入、或者流出。在它流經的區域,不少地方都是干旱的荒野,赤地千里,只有沿河兩岸才有一些綠色,為大地妝點生機。
對于九州大地的百姓們來說,龍河的存在,于他們而且更為迫切。
而且,這條格外蜿蜒的大河,水量也不像通天江那樣不穩定。有時候洪水泛濫,有時候則干枯見底,十年里面,至少要鬧個一兩年。就像是一個喜怒無常的暴君,總是令人戰戰兢兢。
故老相傳,這條河是一條被鎮壓在地上的巨龍。因為不甘心被鎮壓,所以常常發怒掙扎,一旦它掙扎,便是人間災禍。
龍河之名,由此而來。
所以,龍河流域的人常常羨慕通天江流域的人,因為通天江水流穩定,偶爾會泛濫,卻幾乎從未干涸過。即便泛濫,往往也不會泛濫得很厲害,不至于弄得澤國千里、生靈涂炭。
但是,人是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的。
他們天生就住在這龍河邊上,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這里,就算想要逃離,也無處可去。
如今正是冬末,龍河到了枯水期。今年龍河的情況明顯屬于“老天爺不幫忙”的那種,潘龍從天上看去,能看到河里的水位已經低得可憐,哪怕冰雪擴大了河面的寬度,河床兩邊也能看到顯著的下陷。
“看這情況,又是一個災年啊!”潘龍忍不住嘆了一聲,“也不知道朝廷準備如何救災?”
帝洛南的那份計劃書上自然也有關于救災的部分,大夏朝廷的救災體系基本還是遵循了當年帝甲子創立的那套,至少潘龍覺得,那套體系還是很合理的,只要不被人從中趁機牟利,或者是瞞上欺下做手腳,再或者是裝聾作啞延誤時間,無論怎么樣的災難,都能夠應付得了。
除非天上砸下來一顆小行星,灰塵覆蓋大地幾個月,氣溫大幅度下降,植物枯死,然后動物也紛紛餓死……那是真的無法可想,只能算大家倒霉。
九州世界雖然有長生不死的妖神仙佛,但想要抵御這種滅世大劫,潘龍覺得恐怕還不行。
這時候就要稱贊一下另外一個世界了,當初有一顆被命名為“死神”的小行星不知道發了哪路神經,直接奔著地球飛過來。消息傳出,世界為之嘩然,無數的宗教組織跳出來,大喊末日將至什么的。
地球聯邦建立之初就一直很沒有存在感的星際艦隊欣喜若狂,全軍出動去迎擊天災——全世界的人們都直播觀看了這顆小行星被一輪又一輪的炮擊不斷打偏軌道,最后直接摔進金星的引力圈,轟的一下,砸出了一個龐大無比的灰塵云,在地球上用天文望遠鏡就能清楚地看到。
反正金星上整天都在起劇毒的風暴,連細菌都活不下一只,無所謂啦。
“果然,在改天換地方面,還是科技文明更有優勢啊!”
想到這里,潘龍不由得感嘆了一聲。
當然,這也是因為九州世界的高端武力不怎么給力,要是那些高端武力有摘星拿月的本事,情況就反過來了。
但至少就他所知,哪怕是自己老師畢靈空這種在九州世界差不多已經快摸到武力天花板的人物,最多也只能移山擔岳,想要更進一步,也只能感嘆“人的力量是有極限的,烏鴉也是”。
那些個神秘莫測的神魔,或許有這樣的能力?
可祂們根本就不出現,除非你能準備正確的儀式,否則想要證明這些神魔的存在都不可能,更別指望祂們主動出手干涉現實世界了。
救災這種事情,終究還是要靠凡人。
而帝洛南的改革計劃,也正是針對可能有人在救災的時候搗亂。
他的計劃總的來說就是兩句話:明察暗訪、立刻拿下。
前者說的是一旦發生災情,各地巡風使都要趕往災區,通過明察暗訪的方式,了解救災的執行情況,確保朝廷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實際情況,不被蒙蔽。
后者說的是一旦發現有人貽誤救災的時間,或者是截拿救災的物資,再或者是趁著天災發國難財,那就立刻將其拿下,有條件的押送京城處理,沒條件的直接當眾咔嚓了,他的職務由副手接替,副手也被咔嚓了,那就由巡風使臨時接任。
總而言之一句話,你敢伸手,我就敢殺,不用客氣!
帝洛南的改革計劃里面,巡風使的地位和作用被大大加強了。甚至于到了過度濫用的地步。
在金殿辯論的時候,就有官員批評說,這是昔年太祖帝甲子所批判過的“特務治國”。而帝洛南則毫不客氣地反問“當年太祖批判過的事情,現在還少嗎?”
“響鼓要用重錘敲,現在的形勢就是,朝廷需要一群絕對忠誠可靠而且有戰斗力的人,來作為朝廷和百姓之間的橋梁,補足傳統官府結構的缺陷。”帝洛南說,“在朝廷可以用的人里面,巡風使們是最可靠的,沒有之一。”
然后就有杠精爭辯,質問他是否認為巡風使比朝廷重臣們都更加可靠?
這個問題算是政治正確了,但帝洛南壓根不買賬,當場就毫不客氣地回答:“若是你們都像巡風使一樣可靠,何至于需要我帝洛南行走天下,去實地勘察?我發現的那么多問題,只有巡風使曾經匯報過一部分,朝廷各級官員什么匯報都沒交上來過——你哪來的臉皮,宣稱自己比巡風使可靠?”
他當場將金殿外面搬運資料的幾位巡風使喊進來,一一詢問出身和履歷。
結果這些巡風使們,每一個家里都有殉國的親人和長輩,每一個都曾經多次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而受傷流血。
能參加大朝會的官員自然沒有真的傻缺,不會有人真頭鐵到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硬剛——尤其當硬剛的對象是曾經毫不留情殺了幾十萬人的“七殺星”帝洛南時,更沒有人敢賭他會不會動手殺人。
帝洛南贏了這最關鍵的一環辯論,接下來的各個問題就如同順水推舟,很輕松地一一拿下。
書上的記載,只是整個辯論里面相對重要的部分,缺少了許多編書者認為不怎么重要的細節。但即便如此,也聽得定豐鎮的百姓們如癡如醉,時不時滿場叫好。
至少從這一點看來,帝洛南的改革計劃,的確能夠得民心。
“也不知道帝洛南的這個改革,究竟是要讓大夏成為工業革命之后的英國呢?還是成為戊戌變法的中國?希望是前者吧……”
潘龍自言自語,從空中落了下來。
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大城池,正好可以進去休息一下。
來到城門外,抬頭一看,他微微一愣。
城門上赫然兩個大字,卻是“商洛”。
“商洛關?竟然到這里了?”
潘龍不由得有些驚訝——商洛關乃是從雍州到冀州的重要通道,它扼守著山中小道“商洛道”,地理上極為險峻,只要以一支軍隊鎮守,就算千軍萬馬也難以攻破。
昔年帝甲子征討天下,先占領的自然是冀州,然后從冀州打雍州。當時商洛關就攔住了大軍的去路。
帝甲子并沒有依靠優勢兵力強行攻關,而是召集了大量的術者,聯合施展法術。施法三日之后,大地震動,山岳搬移。曾經的狹窄小道變得寬闊起來,天險自然也就直接解除了。
面對這種完全無法抵抗的敵人,商洛關守將直接跪地請降,從此成了大夏忠臣,在此后的征戰之中出力很多,也是開國勛將之一。
而帝甲子也沒白白浪費這條強行開拓的大路,后來建立九州大道的時候,從雍州往冀州的一條道路,就是從這里走的。
商洛關后來也被重建,雖然名義上還是叫做“關”,但實際上早就已經不是什么關卡,而是一座普通的城池。
潘龍之所以對這些非常熟悉,一方面是他這幾年為了日后造反的緣故,閑暇時候讀過不少地理和歷史書籍——尤其是在廣陵城的那段時間,讀書讀得特別多。
另一方面,則是這商洛關附近,住著他的一位朋友。
“記得當初在武功鎮分開的時候,強哥說過,過了商洛關,就是洛口渡。再從洛口渡向東約莫五十里,大路旁有個李家村,就是他的家鄉。既然來都來了,要是不去他家拜訪一下的話,豈不是太不給面子!”
潘龍自言自語,連連點頭。
于是吃過飯,他就問了商洛城最好的布莊,進門之后,開口就是:“將你們這里最好的布匹給我包上二三十匹,我要去拜訪親友,正好拿來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