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8章 一脈相承

  可能是因為過于遠離銀河系這類大型恒星系統的緣故,諾斯特文明對宇宙的了解遠遠落后于它們本身的科技水平。也因為對宇宙觀測的不方便和不足導致了它們沒有發現真正可以讓它們脫離宇宙孤島的技術——蟲洞。當宇宙把這種真正可以擺脫空間桎梏的自然現象送到它們面前時,它們卻失去了繼續研究下去的能力。在整個恒星系統忽然出現的引力混亂中,諾斯特文明沒能堅持下去。巖石行星和衛星上的城市因為突如而來的引力擾動造成的星球地殼變遷~被深埋地下,太空中的太空城市不是被混亂的引力撕扯粉碎,就是被拉扯著要么飛向了荒涼的太空,要么墜落到了星球表面。作為一個長期和平又自詡掌握了宇宙航行技術的文明而言,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將沒有建立危機處理機制的它們徹底毀滅在了自己文明的搖籃里。

  只有不需要人操作的,全自動運行的恒星引擎自律機器人才在這場災難中幸存了下來。雖然恒星引擎受到了巨大的破壞,但是自律機器人并沒有智慧生物那樣擁有絕望、失落、厭倦等情緒。它們只會依據程序制定好的指令,在無數年的時間中兢兢業業的修復和維護著整個引擎,直到地球人類的來到。

  太空城與恒星發動機是諾斯特文明遺跡中唯二幸存的兩座超大型科技造物,人類對太空城研究后的結論是這座太空城之所以能在早就失去了動力后依然在宇宙中穩定飄蕩上億萬年,除了一些隕石撞擊后的破損并沒有遭到更大的破壞,是因為它處在一個大型穩定天體系統中的引力節點——某顆大型行星的拉格朗日點上。

  在后續的太空城遺跡發掘活動中也證明了這一點,人類在太空城更深處的內部陸續發現有智慧生命持續生活與活動的跡象,但應該也只是維持了很短暫的時間。從發掘結果來看,這座太空城并沒有太強的dú•lì

  自持能力,以人類文明科學家的估計它應該只是一個太空航線中轉站而已,如同人類的物流中心一樣,依靠著其他飛船的不斷往返進行補給,又將這些飛船送往不同的目的地。

  可喜的是,在這個太空城中有人留下了一份包含諾斯特文明所有文字語言編碼信息的自破譯數據。留下這份數據的是諾斯特文明的一名科學家,它應該是過境這座太空城時遇到了災難的爆發從而滯留了下來。在食物快要耗盡的絕境下它用它能想到的一切辦法留下了這個文明存在的痕跡。在一個非放射性重金屬的柜子里,存放了一個記憶晶體——一直用于長效保存數據的人工合成裝置,以保證在漫長的宇宙歲月中,它能盡可能的不受到時間的侵蝕而具備可讀性。

  而事后檢測發現,高球撿到的球狀器械就是諾斯特文明的通用計算機,人類在數次嘗試復原后,讀取并破譯了這份數據。這是一份類似個人日記的記錄和整個諾斯特文明的歷史與科技的介紹……

  xxxxx(尚未明確編年規律)年1500時(該文明母星自轉的32分之1的耗時),索隆中轉站。

  今日的索隆中轉站格外繁忙,而轉運到13號星球的號飛船還要200時后才到,從目前的運轉狀況來看我估計它還會往后推遲好幾個時間節點才會被允許進入軌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