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丹井之下

  鷓鴣哨百般推辭,那內丹之金貴,作為搬山魁首,其自然知曉。

  因為提醒,從而救了老洋人,甚至花靈一命,鷓鴣哨還沒有想到如何報答,如今又如何能拿這內丹?

  且自己和,更是萍水相逢,此時贈丹,他一時也不知何意。

  一句有緣,怕解釋不通。

  這無量殿前雖寬闊,但也不怎么大。

  鷓鴣哨與說話,陳玉樓等人雖聽不真切,但還是將以內丹相送看得清清楚楚。

  眾人在一旁看得云里霧里,也不知作何想。

  但見相贈之舉,而那鷓鴣哨一副堅決推辭作派,還未說其他,那紅姑娘在一旁就看不下去,當下過來道:“既然道長相贈,你就收著,沒聽說過:長者賜,不可辭嗎?”

  鷓鴣哨看著紅姑娘硬塞給自己的內丹,一臉的茫然。

  紅姑娘道:“不會吧!鷓鴣哨,你不知道道長可是和陳老爺子一輩論交的,你和陳總把頭兄弟相稱,自是一輩,那道長自然就高你一輩了。”

  鷓鴣哨看看陳玉樓,一旁也走過來的陳玉樓有些尷尬的點點頭,畢竟才二十出頭,而幾人都三十好幾。

  此事,他和羅老歪都一直閉口不提,不然這里最大輩分就是,你讓他們二人如何自處?

  那鷓鴣哨聽了,還沒說話,羅老歪便在一旁怨念道:“他奶奶的,陳總把頭,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怎么不跟我說道長還是和老爺子一輩的呢?搞得我老羅在長輩面前多有失禮之處。

  這要是傳將出去,世人還不說我老羅不尊老愛幼?那我該怎么在綠林混?”

  陳玉樓聞言道:“我以為你知道啊,你沒見我這一路都對道長恭恭敬敬嗎?”

  羅老歪道:“是嗎?”

  “是的!”陳玉樓堅定道。

  “好了!”打斷二人,對還一臉迷惑的鷓鴣哨道:“你我之間的緣分,你日后自會知曉,此丹命里本屬于你,要是還想多活幾年,就收下他。”

  鷓鴣哨聞言,未做表態,但花靈等人得知此內丹關系到鷓鴣哨生死,便勸鷓鴣哨將其收下,陳玉樓道:“鷓鴣兄,切么和我一樣著了相,道長神仙般人物,既然讓你收下這內丹,自然有其道理,你若是覺得無功不受祿,那以后下墓,就多留意里面有沒有道家經文孤本,想來道長對這些,還是十分感興趣的。”

  聞言微微點頭,鷓鴣哨心想:眼下自己已經快三十出頭,也沒幾年時光,但雮塵珠還沒有影子。

  道長又言不拿此丹,恐怕會少活幾年,如此怎么行?

  那雮塵珠,哪怕多活一天,也是多一絲希望,不若聽陳兄所言,收下此丹,到時下墓,搜尋些道家經文孤本,古籍丹方符篆之類的,交于道長,也算了解這贈丹之恩。

  不過其言和我有緣,卻不知是何道理?

  思及此,于是鷓鴣哨便接過丹,鄭重的道了謝,方問到:“剛才道長言您和在下有緣,不知道長可否告知,是何緣?”

  道:“我說了,你日后自會知曉。

  時機未到,言出便是道破天機。汝雖非我道門中人,但你一派扮了千年道人,當知我等修者皆謹記:天機可知,但不可說。”

  說著又笑道:“還有,你和陳玉樓應該自稱:晚輩!”

  鷓鴣哨聞言苦笑道:“是,道長!是晚輩唐突了!”

  陳玉樓幾人見鷓鴣哨吃癟無言,皆安笑不語。這時,進去的七八人中,有一人出來回稟,那玉臺他們已經拆了下來,請幾位魁首、首領去看看。

  眾人方不再言語,皆復進那無量殿,前去觀看那玉臺。

  群盜圍著那被拆開的玉臺,終于見了其真容。

  羅老歪探頭一看道:“他奶奶的,這他娘的是口井啊,這下發了!”

  原來,那玉臺掩蓋之下,是一個巨大的井壁,但說是井也許并不準確。

  那洞壁廣可十余丈,倒象是一個巨大的垂直洞窟,四壁光滑平整。

  從上看下去,眾人可見里面每隔一段距離,絕壁上就鑿有一個凹洞,那些凹洞里都有個金甲神人捧火的石燈。

  石燈全是萬年不滅,皇帝的祖廟祖陵里用得就是這種燈盞,這些裝有石燈的凹洞都是燈槽。

  整個大地洞里,星星點點的滿壁皆是這種石燈,也數不盡有許多。

  不過這些石燈年頭久了,油料將枯,燈光格外的暗淡,眾人在上面看不到底,只有一層層恍恍惚惚的昏黃光暈。

  正如羅老歪所言,這些石燈和外面的八寶琉璃盞所差不多,價值不菲。

  那些金甲銅人,哪怕賣廢鐵,也是一大筆銀元,何況是有著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歷史?

  完整一尊的價值,就遠超外面那些八寶琉璃盞。

  陳玉樓與鷓鴣哨相視一眼笑道:“這應該就是傳說里,收藏了那元代大將軍陪葬明器的寶井。”

  羅老歪道:“總把頭,你是說,那元代將軍的棺槨,可能就在下面?”

  陳玉樓點點頭道:“及有可能!”

  羅老歪聞言喜不自勝道:“那我們還等什么?他奶奶的,光這井壁,就看得老羅我心癢難耐,那元代將軍棺槨里的寶貝,又當是何等值錢?”

  陳玉樓點點頭道:“我等三進瓶山,兩次皆鎩羽而歸,如今可算是尋到此處,安有不拿之理?”

  于是當下讓群盜架起升降繩索,準備下去一探,又讓昆侖摩勒去叫花瑪拐準備運輸的人手,讓他們前來將洞壁上的金甲銅人搬下來,再打包運回常勝山。

  而陳玉樓幾人在繩索安置好后,便一起下到井底。

  井深能有數十丈,地勢直上直下,幾人借助繩索,眨眼的功夫便來到井底。

  環目四視,井底的情形便已經出現在了眾人眼中。

  只見這井底雜亂又有序的堆積著數百口大小不一、奢華不一的棺槨,也有甕葬的陶骨罐,但全都是沉舊異常,款式年代也大大不相同。

  上至金玉鑲嵌的奢華漆槨,下至蛆蟲蛀噬的柏木棺材,不論達官貴人還是貧賤百姓的都有,如今亂糟糟的堆放在這里,堆積如山,一時眾人也數不清究竟有多少。

  羅老歪見此罵到:“他奶奶的,這那個才是元代將軍的棺槨?真他娘的邪乎。

  難道那元代將軍知道外面的機關暗扣終是攔不住盜墓賊,所以在這里擺下如此多的棺槨,想以此累死盜墓賊不成?”

  陳玉樓等人是倒斗的行家,但見到井底諸棺混雜,也不禁感到驚詫。

  此地棺槨之多,難以計數,四周更有無數尸骸枯骨,也有死而不僵,面貌如生的干尸,也有的就剩下骷髏頭了。

  看那些尸骸形貌服飾差別更大,簡直是夷漢混雜,年代更是從商周到唐宋皆有。

  眾人看得滿頭霧水,暗罵作怪,瓶山里究竟有什么名堂?

  抬眼正看見堆積成山丘般的棺槨尸骸中間,有一口巨大的青銅丹爐,銅跡斑剝,鑄著許多銘文鳥獸。

  那丹爐雖年代久遠,已無暇細辨,但可斷言,必是件秦漢之時的古物。

  幾人中,鷓鴣哨閱歷極廣,而且搬山道人常年扮了道士行走天下,也知道些黃老之法,他一看那巨大的青銅丹爐,心中立刻明了七八分,便與眾人道:“陳兄,道長、羅帥,看來這深井是瓶山丹宮里的丹井,煉造陰丹的丹火上行,正需要這樣一個所在。

  而這些棺槨,則都是被煉丹的方士們從各地暗中盜掘來燒丹頭的。

  在古代,世人認為僵尸肉可以入藥,稱為:悶香,因為死而不腐的僵尸都是借了地脈里的龍氣,龍氣無影無蹤難以捕捉。但煮了僵尸肉就可以把尸骸里的龍氣提煉出來。

  所以這里才這么多的棺槨,干尸。

  想來是原先道宮里的道人為了給皇帝煉制長生不老的仙丹而準備的。這這裝斂尸骨的棺槨,其原料:木、石、玉、銅等等,埋在地底年頭多了,也吸納了地脈靈氣,可以作為煉丹時的爐火之道。”

  羅老歪聽著,看著問到:“我說道長,你不會也這么煉丹吧?”

  還未言,陳玉樓便不滿道:“羅帥休的胡言,雖然這種燒丹服食,以求成仙的事情,古來已有。

  誰都想求個‘沖虛清靜,出有入無,超凡俗而上升,同天地而不老,的神仙道路。

  可與那‘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的內外丹法,也有上下高低之別,大多方士是不肯用死人煉陰丹的。

  道長乃神仙般人物,想來正是走那內丹一派的道家真人,其講究‘天人合一,神游太虛’,自然不屑這等有損天和的方術。”

  說完嘆道:“只是陳某想不到,這瓶山雖是給皇家燒丹的丹宮,里面卻實是處藏污納垢的所在,為了燒成真丹,竟如此的不擇手段,實是令人發指。”

  方道:“陳總把頭說得不錯,我乃道門中人,玄門正宗,走的是內丹中的金丹大道,行的是天人之路。

  不僅不會做,這等煉丹之法,在我道門乃是邪門外道,若張某早生數百年,說不得便要代替道門,斬妖除魔。”

  陳玉樓見多識廣,在古籍上所知一些,當下便與眾人道:“確實如道長所言,這燒陰丹的丹頭,就是把那些埋在風水位中的古尸掘出,用鼎矍烹煮煎熬。

  古代方士認為,借助這些手段,可把僵尸體內蘊含的地脈龍氣,以尸油尸蠟的形式提煉出來,作為燒金丹的引頭。

  此道一直為名門正派所不恥,一向被道門正統視為‘妖術’,一經發現,必然造到正派之士的打殺,因此幾乎沒人敢明目張膽的煉陰丹。

  也不知這瓶山仙宮的丹井里燒煉陰丹之事,是哪朝的皇帝想長生不老想瘋了,還是煉丹的方士為應付皇差,才會如此使用如此邪術。”

  說著笑道:“如果那皇帝老兒不知道有此內幕,卻一直服用這尸油尸膏燒煉成的陰丹,他死后在皇陵里得悉真相,說不定也會詐尸起來,大大的嘔吐一番。

  眾人聞言輕笑,便打量起丹井。

  這丹井因為在瓶山傾斜的山勢壓力和幾百年前地震的作用下,裂開了許多縫隙,除了通往無量殿下的枯潭,另一端應該也有山縫通到后殿。

  也就是陳玉樓他們一進瓶山時,自山澗下來,因為遇到蜈蚣潮逃命,被一把天外飛火斷后,而放火焚毀的那處偏殿。

  另外丹井里除了這口丹爐,應該至少還有配套的丹房、火室、藥閣,以及提煉尸油的場所。

  但這丹井里被那六翅蜈蚣盤據多年,它貪戀藥石,常常在井底翻騰摩擦,把成堆的尸骸棺槨攪得一團混亂,如今群盜想找出井壁或井底的其余暗室,只有先清理干凈這些古尸舊槨。

  于是陳玉樓傳下令去,先調遣一部分盜眾把死傷的同伴抬出瓶山,另一部分繼續搬運仙宮里值錢的東西,山外有花瑪拐以及楊副官率人接應,他自己則與鷓鴣哨、羅老歪親自督陣,帶了大批工兵,準備挖掘分撿丹井里的尸骸棺槨。

  群盜們擔心丹井里這些尸體里有突然乍尸的僵人,又分出數十人來,持了白臘桿守在四周,一有異動,就群桿齊戳制住僵尸撲人。

  丹井里這些尸體,棺槨都是從各地挖掘收集來的古尸,絕大多數都是從風水脈里啟出來的。

  所以有許多都是栩栩如生的僵尸,這所謂的‘僵尸’,并不一定都是尸變詐尸的怪物,而是指那些死而不化,但身體僵硬不能彎曲的尸體。

  有些人死后,或因為尸體的防腐措施做的好,或因為埋葬之地氣候、地形特殊,便形成了一具具少有的干尸。

  還有些尸體因為在棺槨中年代久遠而產生了異象。

  例如有百年古尸,尸身的頭發、指甲依然持續生長。

  那指甲長得都打了卷,頭發塞滿整個棺槨,依然沒有停止生長。

  且尸體皮肉柔軟如生,四肢關節依然可以彎曲活動。

  這類也算是‘僵尸’一類,但若是細論之,則應列屬:行尸。

  這類僵尸,最容易炸起撲人。

  群盜不解其原理,但經驗告訴他們,不得不小心應對。

  因此,群盜備好那些對付此類僵尸的道具、工具,比如:縛尸網,叉尸桿,黑驢蹄子等等,靜靜現在洞口,等待陳玉樓發號施令。

從萬界開始的盜墓之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