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二章 小打小鬧,實在有點拿不出手啊

  在金蛇的表面,已經有一小塊剝落的地方,露出了里面的胎質,應該是銅鎏金的。

  大伙不免有些失望,覺得這東西的價值,只怕要大打折扣。

  只有魯大師顯得非常興奮,又拿出一小塊吸鐵石,在這個蛇盤龜上邊測試一陣,結果磁鐵并沒有被吸住。

  他又找了一個秤盤子,稱了下,下方的玄龜,只有巴掌大小,再加上盤著的金蛇,重量竟然大的出奇。

  “看不透,看不透啊。”

  魯大叔連連搖頭,以他的見識和眼光,比那些頂級的專家,還是要差一些的。

  劉青山的目光,則更多地放在下面那只玄龜上。

  這只玄龜的造型非常奇特,呈現出銀黑色,仿佛是渾然天成一般,絲毫瞧不出來人工雕琢的痕跡。

  大伙便更加失望,不過魯大師一邊搖頭,一邊很肯定地說道:“這物件肯定是非比尋常,這個重量和材質不相符,古怪,實在是太古怪。”

  “要不請專家給掌掌眼?”

  老帽兒嘴里提議道,這段時間,他和魯大師也認識了幾位行里人,其中一位還是故宮博物院的。

  劉青山思索一下,然后搖搖頭:“等過幾年再說吧,東西放在這,也不急。”

  大伙卻有點心癢難耐,畢竟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第一次經歷過這種事,心里的期待值非常高。

  要是這么不上不下地懸著,實在有點難受。

  “要不咱們試試阿基米德稱量王冠的方法?”

  劉青山也瞧出來大伙都不甘心,就準備進一步測量下。

  大伙都來了興致,大半夜的也都一點沒有睡意,于是在劉青山的主持下,測量出這座蛇盤龜的體積。

  計算一下,得出來的結論,叫劉青山都有點不敢相信:密度竟然超過了黃金。

  這還不算上面盤著的那條蛇呢,它顯然是銅胎。

  也就是說,關鍵在下面那只玄龜上面。

  劉青山知道,在自然界中,密度超過黃金的,只有金屬鋨,而這家伙,密度肯定超過鋨。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這個玄龜材料沒準是諸如隕石之類的天外來物,落在地球上,因為形狀似龜,然后被人制成這個物件。

  不得了啊,這東西要是拿出去,肯定得引起轟動,所以暫時還是先不要露面的好。

  忙活了半宿,大伙也就都在這里湊合睡一覺,反正房間有都是。

  劉青山和小五他們一個屋,直到這時候,才終于有時間,詢問一下他們那邊的情況。

  事情還算順利,陳東方去了港島之后,在那里主持大局,已經順利成立了龍騰國際貿易公司。

  小五等人,也完成了對東歐各國的考察,這次回來,就是備貨的。

  他們一共分成了好幾組,小五三個人,主要負責京津地區,這里他們地頭比較熟。

  準備的貨物,以日常用品為主,當然也包括一些保質期比較長的食品,比如罐頭糖果酒類等等。

  還有像服裝鞋帽之類的,這個主要是李雪梅和小美負責,需要在羊城和鵬城那邊,聯系服裝廠,進行加工。

  畢竟在尺寸和樣式以及材質等方面,那邊的情況和國內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統一食品廠的火腿腸和方便面以及泡泡糖等,也在采購的名錄之中,也算是能夠出口創匯了。

  出口倒是不假,創匯嘛,那就談不上了。

  東歐八國的貨幣,也不是國際上的硬通貨幣,換回來也沒啥大用。

  所以在張龍小五他們出去考察的時候,劉青山就叫他們留意各國的物資,如果能夠開展易貨貿易,那當然是最理想的。

  談起考察的見聞,就連一貫粗線條的小五,嘴里都不由得感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

  “想不到,東歐那邊竟然那么糟糕,人心思變,只怕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會發生巨變。”

  他們現在是徹底服了,原來以為劉青山的預言,那就是說著玩玩,夸張的成分居多。

  但是如今看來,只怕遲早會成真的。

  于光明也嘆息一聲:“只怕咱們這個陣營,又要損失好幾位兄弟。”

  這個問題,劉青山可不準備繼續下去,于是笑道:“大家只要堅信,咱們華夏一定能夠崛起就好了。”

  幾個人這才一起點頭,他們現在的信心更足了。

  于光明知道機會難得,就掏出來一個筆記本,抓緊時間,向劉青山匯報情況。

  現在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把這邊的貨物販運過去之后,到底要換些什么東西回來。

  好在這方面,有跟毛子做生意的經驗,像是鋼鐵、機械、以及小轎車之類,都是國內緊缺的。

  東歐各國生產小轎車的能力,雖然不如西德和歐美等國家,但是和國內相比,那還是領先許多。

  劉青山聽著聽著,猛的插了一句:“對了,東德那邊,可以直接用他們的貨幣結算。”

  小五一聽,攤開兩手:“東德馬克,就算拿回來,也啥用沒有啊?”

  劉青山笑笑:“據我分析,兩德早晚得統一,到時候,東德馬克就值錢了,但是別的國家的貨幣,還是算了吧。”

  東歐劇變的時候,唯一例外的就是東德了。

  劉青山記得很清楚,在兩德統一之后,西德方面為了幫東德兄弟一把,所以慷慨解囊,把不怎么值錢的東德馬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全都可以兌換成西德馬克。

  僅此一項,東德馬克就升值好幾倍。

  所以販運到東德的貨物,是完全可以用東德馬克來結算的,放個兩三年,穩賺不賠。

  “好吧,這一點我們記住了。”

  于光明點點頭,他當然選擇相信劉青山的判斷。

  劉青山跟著繼續說道:“另外,也不能只惦記著易貨貿易,你們回去之后,跟東方大哥商量一下。”

  “我的建議是,一半資金用來易貨,另外一半,看看能不能用來收購當地的一些企業或者不動產。”

  劉青山的計劃很簡單:易貨貿易賺取的利潤,就足夠在國內這邊進行采購;剩余的部分,就在那些國家置辦產業好了。

  東歐各國在經過混亂期之后,經濟也會復蘇和發展,所以從長遠利益出發,總比易貨貿易這種一錘子買賣來得強。

  “那邊現在也都是國有資產,不知道人家能不能出手。”于光明在考察的時候,就已經留意這方面的事情。

  “一些不涉及到國之根本的領域,應該是可以的。”

  劉青山也只能在大方面提供意見,具體的行業和情況,還得陳東方他們去商談。

  說完那邊的事情,話題就轉到港島這邊,小五就又開始抱怨起來,說是港島人眼皮兒高,瞧不起他們這些內地來的商人。

  有兩次還差點被街頭混混給敲詐。

  恨得小五都想拉一支隊伍過去,掃蕩港島那邊的地下勢力。

  不用說退伍兵了,就算拉一支民兵過去,都能稱王稱霸。

  畢竟這個時代的民兵,那戰力也不可小視。

  劉青山就笑著安慰他:“港島那邊,暫時是個資本為王的世界,只要咱們的龍騰真正騰飛之后,一切都會好起來。”

  小五的心氣兒這才順暢不少,然后就聊起來這次回國采購,劉青山叮囑他們,要注重貨物質量,千萬別上來就砸牌子。

  這個自然不必說,假冒偽劣之風,在國內也才剛剛冒頭。

  “就是各處跑,實在太麻煩了。”馬老三嘴里也抱怨起來。

  劉青山眨眨眼:“這個好辦啊,羊城那邊的廣交會召開在即,而且還是官方舉辦的,不用太擔心質量問題,到時候,就集中在那邊訂購好了。”

  “咱們哪有那么多的外匯啊?”

  于光明也去過廣交會,多少還懂一些。

  劉青山則大笑道:“廣交會,也不一定全用外匯的,用一半的外匯,或者一少半,應該也能行得通。”

  龍騰國際的流動資金,在兩百萬美金左右,再配額上一定數量的本國貨幣,這筆錢,就算在廣交會上,那也絕對能夠大采購一番。

  大伙好久沒碰面,彼此都有許多疑問和想法需要交流,結果聊著聊著,外面天都蒙蒙亮,竟然聊了半宿。

  “行了,你們睡吧,我還得去學校。”劉青山干脆就穿上外衣,直接出門。

  身后傳來小五的聲音:“青山,其實你不用這么拼的。”

  劉青山擺擺手,出了屋門,在這個變革的大時代,不知道有多少能人,都會乘風而起。

  他雖然掌握一絲先機,但是稍一懈怠,就會被時代的浪潮,無情地淘汰。

  看著劉青山騎著一輛自行車離開的背影,于光明他們的目光,也變得堅定起來:青山都這么努力,他們又有什么理由偷懶呢?

  照例去圓明園進行晨練,回到寢室洗漱完畢,在食堂里面,終于看到同寢的老大老二,至于許長生,估計又到一邊吃去了。

  “老四,你這屬于夜不歸宿啊,老實交代,到底干啥去了?”

  張鵬飛一邊吃著大包子,一邊隨口問道。

  “干點活。”劉青山隨后應了一句,他也沒說謊,昨晚確實當了一回挖土黨。

  張鵬飛立刻眼睛一亮,還使勁點點大腦瓜子:

  “老四,咱們學經濟學的,就要學以致用,這樣才能理論聯系實際,你說說,是不是當倒爺去了?”

  這兩年,倒爺這個群體,變得十分活躍。

  這里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為處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轉型階段,另外一個,則是因為價格雙軌制的實行,使得倒爺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

  劉青山眨眨眼,然后還真點點頭。

  想想昨天和小五他們的交流,把國內的東西,倒騰到東歐各國,好像跟倒爺也差不多。

  只不過他這個倒爺的規格比較大,屬于國際倒爺。

  “俺就知道,老四你肯定閑不住。”張鵬飛顯得很興奮。

  “昨天下午,俺和老二也出去轉轉,這個應該叫市場調研,還真別說,真叫俺們尋找到商機。”

  “哦,啥商機?”

  劉青山也想聽聽,這兩個伙伴兒能鼓搗出來什么大生意。

  張鵬飛神秘兮兮地湊到劉青山耳朵邊,壓低聲音:“賣磁帶!”

  還沒等劉青山有什么反應呢,鄰桌的一個男生就把腦袋湊過來:“同學,你那都有什么磁帶,有一無所有嗎?”

  隨著世界杯開幕上的亮相,老崔現在已經成為國內流行樂壇的扛把子。

  剛剛和磁帶女王一起,登上了時代周刊,一時間,風頭都超過了那些港臺歌星。

  劉青山嘴里的米粥差點噴出來:看來張老大這嗓門是沒救了。

  張鵬飛也悻悻然把熱心觀眾給推了回去,然后嘴里又念叨:

  “港臺歌星的磁帶,零售價十元一盒,咱們這邊的,伍元到拾元不等,老四,你猜猜,批發價是多少錢?”

  劉青山也就配合著問了一句:“多少,難道還能是五元錢?”

  “要是那么大的利潤,那不是犯罪了,這個數。”張老大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劃了一個八的手勢:

  “一盒能賺兩塊,一個月就算賣個幾十盒,咱們兄弟的伙食費也就出來了,省得老三頓頓啃饅頭。”

  劉青山也很是欣慰:看來張老大也是粗中有細,賺錢不忘兄弟,是個可交的。

  這個自然,能考上這里,當然有點本事。

  不過就當個賣磁帶的小倒,小打小鬧,實在有點拿不出手啊。

  而且天天拿著磁帶,到各個寢室兜售,那也是很浪費時間的,要是因為這點小錢兒,結果耽誤了幾個人的學業,那才叫丟了西瓜揀芝麻呢。

  看到劉青山不吭聲,張老大也有點著急:“老四,行不行的,你給個痛快話啊。”

  旁邊的魏兵幫著補充:“生意再小,也是需要成本的,這本錢可就指望著老四你了。”

  原來是拉贊助的,幫著哥幾個改善生活,劉青山倒是沒啥意見。

  不過要做的話,就不能當小倒兒。

  張老大說得沒錯,學經濟的,就要注重實踐。

  于是劉青山把碗里的粥喝光,這才開口:“倒騰磁帶好像沒啥意思,要不咱們自己出磁帶賣吧?”

  噗,張老大正喝粥呢,一下子吃嗆了,大米粒兒從鼻子眼里噴出來。

  他連忙拿出手絹,擦抹一陣,然后興沖沖地拉著劉青山就往外走:

  “老四,還是你有想法,上游產業控制下游,產生的經濟效益當然也就更加可觀,可是咱們也不認識那些歌星,找誰錄磁帶啊?”

  天才一秒:m.lewenlewen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