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章 有錢就是有底氣啊

  在以前的農村,抽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三大怪里面就有一怪:姑娘叼個大煙袋。

  而吸煙帶來的后果就是造成肺部傷害,再加上當地到了冬天,氣候寒冷,所以有一種常見病叫做氣管炎。

  一到冬天,就叩叩咳嗽,嗓子呼噠呼噠,跟拉風箱似的。

  有些抽了半輩子煙的,到后來咳嗽得受不了,就想戒煙,而戒煙的難度誰都知道。

  夾皮溝的張三大爺,就是這毛病,冬天老遭罪了。

  反反復復戒了好幾回煙,愣是沒戒掉。

  后來啞巴爺爺給研究出來一個法子,就是配制這種藥液,最后成功把煙給戒掉了。

  所以村民看到王二作家還要抽煙,就都擺出看好戲的模樣。

  王二作家不明所以,覺得這藥汁兒粘到舌頭上之后,也沒啥不良反應和味道,也就沒有在意。

  他點著一根香煙,使勁嘬了一大口,好家伙,差點下去半截。

  剛要把煙霧吸進肺部,然后再美美地吐出來,卻瞬間覺得嘴里冒出來一股惡臭。

  好家伙,這味道就跟淘糞坑似的,王二作家被熏得差點背過氣去,連忙把嘴里的煙霧全都噴出去,然后嘔嘔地干嘔起來。

  劉青山遞給他一杯茶,王二作家喝了兩口,咂咂嘴,這才覺得好多了。

  他疑惑地朝劉青山望望:“這咋回事?”

  “戒煙藥啊,我師父配制的戒煙藥,不抽煙啥事沒有,抽煙就跟吃了……嘿嘿。”

  劉青山笑嘻嘻地回答,雖然沒說太清楚,可是王二作家還是覺得一陣陣惡心。

  周圍看熱鬧的村民也都嘻嘻哈哈的:“這玩意戒煙才管用呢,用一個戒一個。”

  有人端進來一簸箕新炒的瓜子,大伙又繼續聊了一會兒,王二作家的煙癮又上來了。

  主要是周圍有不少人吞云吐霧的,瞧著實在眼饞。

  “我再抽一根兒試試。”他又抽出來一支煙。

  “別忘了上藥。”劉青山提醒一聲。

  王二作家這次用煙屁股的過濾嘴,在藥汁兒里輕輕沾了一下,叼在嘴里,還行,沒啥反應。

  他迫不及待地劃著火柴,猛吸一口。

  剛才的臭味又瞬間涌起,王二作家還想抵抗一下,可是實在太臭了,他鼓著腮幫子跑出屋,哇的一下,這回終于吐了。

  氣得他心里直罵:這什么鬼東西,不點火啥味沒有,一點火就跟吃大糞似的。

  別說還想不想抽煙,他現在連飯都不想吃了。

  話是這么說,等到吃晚飯的時候,香噴噴的殺豬菜,王二作家也沒少造。

  來的客人有點多,隊部的食堂根本就放不下。

  好在大多是熟客,三五成群的,分配到各家各戶,也不見外。

  吃完飯,村里的大喇叭響了,原來是召集各家各戶,去參加年終的分紅大會。

  去年的分紅,劉青山在國外,沒能趕回來;今年正好趕上他在家,所以老支書和張隊長一商量,決定早點把這事給辦了。

  于是各家掌柜的,就開始往隊部溜達,來賓之中,也有不少人都對這個很感興趣,也去湊熱鬧。

  這樣的結果,就是會議室里邊,就跟裝豆包似的,全都是人。

  “抽煙的都掐死!”前面的老支書吆喝一聲,然后自己先帶頭收起小煙袋。

  王二作家也來了,心里這才平衡許多。

  劉青山也跟著坐在前面,他這兩年基本不再插手合作社的經營,只負責發展的大方向,還真不知道合作社的具體收益呢。

  先是張隊長點名,除了夾皮溝合作社的原有成員之外,每年也陸陸續續有增加的。

  比如魏鐵柱,再比如村小的幾位教師,還有今年新來的白麗艷等農業技術員。

  隨后是老板叔宣布合作社的收支情況,先公布支出:

  今年合作社最大的項目投資就是種植人參,各種費用加起來,達到了五百多萬。

  那些列席會議的來賓,都聽得一愣一愣的:這窟窿是真不小啊!

  對于一個只有五十多戶人家的合作社來說,五百萬的支出,確實有點嚇人。

  第二項大支出,就是給夾皮溝文學獎增加基金,七十萬美金。

  這個數額同樣不小,那些外來者,都聽得暗暗心驚:一年才能賺多少錢啊,估計最后算完賬,家家都得倒添錢。

  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支出,比如購買兩輛小轎車,幾輛大卡車之類,反倒都算是小錢兒了。

  等老板叔宣讀完支出之后,老支書輕咳一聲:

  “這些不影響咱們今年的分紅,這兩筆錢,都從合作社的公共積累里面出了。”

  這話一錘定音,村民倒是沒啥大反應,客人們都暗暗心驚:這合作社是真有錢啊!

  他們再看老支書,都感覺這個透著幾分樸實的小老頭,渾身上下都散發出一股霸氣。

  大家不由心中感嘆:有錢就是有底氣啊。

  這幾年下來,合作社的公共積累也在逐年增加,大部分錢,都進行投資,比如購置夾皮溝山貨店這樣的房產。

  雖然短期內瞧不出來什么,但是等到過上幾十年,那就能體現這些投資的價值。

  接下來,老板叔才開始公布合作社的收入情況:

  第一類是新增加的項目,連劉青山都覺得有點意外,這竟然是旅游業帶來的收入。

  要知道,旅游業尚未興起,夾皮溝也算是先行一步。

  這里面有恐龍化石博物館和古人類遺跡博物館的門票收入,共計一萬五千多人次。

  每張門票是五角錢,合計收入:七千八百五十六元。

  “嘿嘿,還不夠挑費呢。”張桿子吆喝一嗓子,確實不夠,這兩個博物館,雇傭的保安、講解員之類的,都得負責給人家開支。

  還有日常的電費、取暖費用,維護費用,都需要用錢。

  這時候,劉青山發話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等到將來,肯定會成為咱們青山鎮和夾皮溝的招牌,能吸引無數游客。”

  一邊說一邊在人群中踅摸:“秀丫頭來了沒有?”

  “這呢,這呢。”人群后面傳來楚云秀的聲音。

  劉青山臉上露出笑容:“秀丫頭為咱們夾皮溝的旅游業做出不小的貢獻,值得表彰。”

  “那有什么獎勵?”

  “嗯,就提出口頭表揚吧。”劉青山一本正經地說著,引來一陣輕笑。

  隨即傳來楚云秀兩聲哼哼:“那我以后就天天來吃大戶。”

  村民們或許認識不到旅游業未來的前景,但是劉青山知道啊,這一塊必須重視起來。

  除了門票方面的收入,剩下的就是為游客提供住宿、餐飲等方面的收入,這些收費目前都不是很高,所以利潤有限,總收入也才不到五十萬。

  平均算下來,每位游客才幾十塊錢。

  旅游一趟才花幾十塊錢,簡直難以想象。

  第一次參加這種分紅大會的賓客,隱隱有點擔心:好像收入并不高啊?

  老板叔繼續公布,第二項是來自藥廠、野菜廠等企業的分紅。

  這些雖然是劉青山的企業,但是合作社都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算是掛名費吧,也是劉青山對鄉親們的關照。

  別看百分之十的比例不多,但是架不住這些企業的收益高啊,就像藥廠,利潤已經超千萬。

  所以合作社方面,總共也有二百多萬的收入。

  來賓們也感覺到一點點振奮:這個還算不少,不過好像也不夠堵窟窿的。

  第三項,則是山貨方面的收益,各種蘑菇、木耳、地皮菜、羊肚菌、松露的總收入,加在一起,一共是三百五十萬美金。

  這個數字一出來,外人都聽得傻眼,還以為自己聽差了呢,大多數人都懷疑:是不是剛才多聽了一個萬字?

  第四項則是養殖方面的收入:這個同樣不少,尤其是出口到中東地區的活物,獲利同樣是百萬級別的。

  這還只是夾皮溝,放眼整個聯合體,這個數字就更為客觀。

  客人們腦子里都冒出來同一個想法:難怪呢,原來大頭在后邊。

  而且最厲害的是,人家這些收入,還都是出口創匯,賺得都是老外的錢,這個就太牛了。

  第五項就是農業種植方面,主要是出口松江青稻等等。

  最后老板叔公布的總收入,已經超過兩千萬元。

  擁擠的會議室里,響起了震天的掌聲,差點把房蓋兒給掀起來。

  村民當然是發自內心的歡喜,而來賓們則是滿臉的羨慕和祝福。

  能來這里的,都是親朋好友,所以并沒有人心生嫉妒。

  不過要說震驚,還是有的,萬萬想不到,這樣一個小山村,卻擁有如此強大的能量。

  “今年肯定能達到五十萬村了,好啊,一百萬還會遠嗎?”

  林子洲當然也在場,他就當是公私兼顧了,回去之后,再好好寫一篇報道。

  如今夾皮溝的致富史,已經成為非常典型的系列報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老支書已經成為勤勞致富帶頭人,今年榮獲了全國勞動模范。

  “趕緊分錢吧,俺晚上還得喂一遍豬呢。”

  張桿子嚷嚷起來,其他人也跟著起哄,發錢這種事情,當然是喜聞樂見。

  于是老板叔這才公布合作社成員的收入,按照慣例,第一個就是張桿子,一共是四十九萬零兩千元。

  張桿子一聽也急了:“老板子,合作社能不能先借俺八千,怎么也得湊個五十萬的整數啊!”

  “哪有這個規矩,你小子回去好好反省反省,你就屬于拖后腿那伙的,就因為你,咱們才成不了五十萬元村。”

  老支書瞪了侄子一眼,聽得來賓心里都感覺有點別扭:不能比啊。

  張桿子擠上前來,接過存折,嘴里還嘟嘟囔囔的:

  “多虧俺長個心眼,平時攢了不少豬鬃,賣了一萬多塊,算總賬,收入也過五十萬了,沒給合作社拖后腿。”

  張隊長一聽也瞪起眼睛:“我還納悶呢,那些野豬怎么一個個脊背上都光禿禿的,都被你小子給剪了,這是公共財產,必須充公!”

  現在這個時代,收購部也是會收購豬鬃的,用來制作毛刷之類的。

  只不過各家各戶殺一頭豬,也弄不了多少,所以沒怎么在乎。

  但是張桿子手底下弟兄們多啊,還都是野豬的串兒,豬鬃長得賊拉長,沒事就剪一茬,沒事就剪一茬,愣是剪成了萬元戶。

  “算是俺先借的還不行嗎,等明年分紅再還。”張桿子還是有集體榮譽感的,賴賴唧唧的。

  最后還是劉青山發話,叫桿子叔達成了五十萬元戶的成就。

  “剪豬鬃去嘍,不對,俺先喂豬去啦!”張桿子擠出去,一溜煙跑沒影。

  這種集體榮譽感,還是要支持的,而且也需要培養。

  接下來的分紅就順利多了,各家的收入,都在五六十萬。

  有些比較少的,因為還沒入社,所以賺的是工資。

  山杏也算少的那一類,四十萬出頭,小家伙笑吟吟地領了存折,然后遞到母親錢玉珍手中。

  錢玉珍愛撫地摸摸女兒的腦瓜兒:“你自己收著,以后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她也知道女兒捐助亞運愛心盒飯,還因此上了報紙,對于女兒的做法,她當然支持。

  山杏點點頭,然后把存折遞給了林芝:“二娘,還是您幫我收著吧。”

  有兩個娘,小丫頭是幸運的,再說了,還有亦父亦兄的劉青山呢。

  啞巴爺爺的分紅也和山杏差不多,不過還有藥廠的股份呢,所以也不算拖后腿。

  這兩天,啞巴爺爺也一直沒回山,所以親手接過存折,然后樂呵呵地遞給劉青山。

  看著師父比劃的手勢,劉青山也鄭重地點點頭:“師父您放心,這筆錢,一定都用來采購治療艾滋病需要的中藥材。”

  四十多萬,說捐就捐了,大伙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對這位淡然的老人,都充滿敬意。

  分紅大會,就在掌聲中順利結束。

  王二作家目睹了整個過程,也是心潮澎湃:這個小山村,已經提前邁入黃金時代啊。

  他恨不得現在就回到住處,動筆將這一切記錄下來。

  人們也漸漸散去,劉青山卻領著山杏來到王二作家身前,山杏文文靜靜地鞠了個躬:

  “王老師,這是我寫的,請您給提提意見。”

  哦,蠻厲害的嘛,這么大的年紀就敢嘗試,寫的質量如何,姑且不論,這份勇氣和熱愛,就值得尊敬。

  王二作家一點也沒有托大,將厚厚的一沓稿紙接過來:

  “互相借鑒,我先拜讀一下,然后再給你意見,咦,誰動了我的奶酪,很有趣的名字。”

  他本來想要回到住處再細讀,不過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沉浸其中。

  一口氣讀完,四五萬字,并不算長。

  王二作家抬起頭,揉揉眼睛,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他現在就想抽一根煙,冷靜冷靜。

  不過掏出煙卷之后,就看到劉青山拿著藥瓶,在他眼前晃了晃。

  王二作家索性將煙一扔:“這,這真是你寫的,山杏是吧,你比我更應該得到夾皮溝文學獎啊!”

  請:m.99mk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