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就算白養著都不虧

  劉青山當然想要入手這家重型機械廠,然后在通過運作,和國內方面進行合作,把這邊的技術和設備,弄到國內。

  他現在想做的,無非就是想要以更便宜的價格入手而已。

  聽到格羅莫夫的懇求,劉青山站起身,拍拍對方的肩膀:“我們兩國,曾經有著兄弟一般的友誼。”

  “對于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我也永遠不會忘記,所以格羅莫夫,為了友誼,我答應你的請求。”

  格羅莫夫頓時喜出望外,其實他自己也知道,跟這位芒廷先生,就是一面之緣,哪有什么太大的交情?

  只不過他對這家工廠有感情,還有廠子里的工人,都是曾經的好兄弟,現在都快混得沒飯吃了,格羅莫夫看著痛心,所以才厚著臉皮求助。

  萬萬想不到,竟然還真發揮了作用。

  格羅莫夫挺大個人啦,也不禁喜極而泣,他使勁抱住劉青山:“劉,謝謝你,謝謝你……”

  他實在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嘴里反反復復的,只念叨著這句話。

  伊里奇市長和廠領導也都松了一口氣,不過他們也知道,這位芒廷先生,也只是有了初步的收購意向,具體的談判,估計還有的談呢。

  但終歸是好事,現在他們這邊,私有化進程搞得很不成功:一些好的工礦企業,遭到哄搶。

  而另外一些,像這種笨重的機械廠,根本無人問津,真要是能甩掉這個大包袱的話,求之不得。

  具體的談判,劉青山當然不會參加,他只要把自己的底限,交給談判組就好了。

  劉青山的計劃是,一半支付現金,另外一半,則用物資來支付。

  現在物資比盧布好用,對方應該沒有什么異議。

  至于價格方面,當然是越低越好,劉青山估摸著,就這么一個沒人要的機械廠,肯定也花不了多少錢,頂多也就是幾百萬美金,再加上等值的物資,也就差不多能拿下。

  等到了中午,廠里準備午餐,劉青山當然不能去格羅莫夫家里,他準備下午再去做客,可能會打探到更加真實的情況。

  餐桌上的食物還是挺豐富的,不過劉青山還是發現,其中有不少華夏商品的影子。

  比如紅腸,比如喝的白酒之類,就連酸黃瓜,那罐頭瓶子上的商標,都是漢字。

  看來龍騰公司的貿易,還是比較成功的,已經滲透到毛子的生活之中。

  這是一種好現象,堅持下去,就能給公司源源不斷地創造財富。

  吃過午餐,劉青山這才提出來,要去格羅莫夫家里做客。

  這是朋友間的私人拜訪,所以市長也不好隨行。

  倒是廠子方面,派出兩位領導跟著。

  格羅莫夫的家就在廠子后面職工樓,所以也不用開車,直接溜達過去。

  老舊紅磚樓,外表已經顯得十分破敗。

  這種樓房,劉青山也并不怎么陌生,因為在國內,一些五六十年代建筑,也都是這種風格。

  “劉,這里就是我的家,歡迎光臨,這是我的妻子薩沙。”格羅莫夫熱情相邀。

  劉青山也向女主人問好,并且把帶來的禮物遞過去。

  女主人是那種典型的蘇聯婦女,高大健壯,體格能把瘦小的格羅莫夫裝下。

  她熱情地邀請劉青山一行人進屋,當然了,劉青山帶來的禮物,更令她感覺到高興。

  屋子里的陳設也挺簡單的,一臺老舊的電視,沙發也有些年頭。

  不過看得出來,女主人是個勤快的人,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

  不大一會,陸陸續續的,就有不少人開始涌進格羅莫夫家里。

  他們都是廠子里的工人,有男工,還有不少女工。

  沒錯,在蘇聯時期,車間里的女工并不少見,干活比那些就知道喝大酒的爺們強多了。

  他們都是聽說廠子要被賣掉,來打聽消息的。

  一位頗有些威望的老工人,突然大吼一聲:“工廠是我們大家的,不能賣!”

  這話倒是沒錯,工人們手里,都有大量的債券,這些債券就是根據廠子的資產核算之后,分發給工人的。

  “馬卡里奇師傅,劉是我的朋友,他承諾,原來的工人,只要自己愿意,可以繼續回工廠上班。”

  格羅莫夫連忙出面進行解釋,他熟悉這些工人,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是一樣的想法:只要有工作,能不餓肚子就成,要求真的一點都不高。

  “真的?”那位老工人狐疑地望著劉青山。

  劉青山笑著點點頭:“而且我們還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技工到華夏那邊去工作,別的不敢說,每天晚上,肯定能喝到白酒。”

  這句話的誘惑力無疑是巨大的,而且劉青山也不是忽悠,這幾年,已經陸陸續續的,有數百名蘇聯專家,被他介紹到華夏那邊去工作。

  和毛子這邊吃不上喝不上的生活相比,簡直不要太幸福。

  喀秋莎和那些女工,說起這件事,還提到了幾個名字,都是從共青城招聘過去的專家。

  工人們不信劉青山,但是對喀秋莎這種自己人還是信任的。

  而且他們也確實知道一些那些在華夏工作的專家的情況,畢竟家人還都在這邊,據說生活都非常富足。

  有了這個基礎,大家對劉青山也就不再抵觸,還七嘴八舌地詢問,什么時候能重新開工,大伙都等米下鍋呢。

  劉青山也笑著保證:所有的工人,馬上就可以領取到首批的屋子,包括面粉、肉類等等。

  只要雙方談妥收購合同,馬上就能復工復產。

  雖然劉青山說這邊的大型拖拉機,在華夏那邊沒啥銷路。

  實際遠不是那么回事,在龍江省這邊,有不少大型農場,他們使用的農機具,許多還都是六十年代的呢,早就該更新換代了。

  至于農場那邊能不能拿出這筆錢,沒關系,沒錢的話,用糧食抵押也一樣,毛子這邊,這幾年正缺面粉呢。

  工人們也都看到希望,一些人就自發地去廠子里做復工的準備,現在蘇聯剛剛解體,這些工人還是非常敬業的。

  雙方都有意合作,談判的速度也飛快,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簽署了正式合同:

  喀秋莎商行,用三百萬美元的現金,以及價值五百萬美金的商品,正式接手重型機械廠。

  在當下,物資甚至比美金還有誘惑力。

  這個價格怎么說呢,堪比白菜價。

  就按照前幾年工廠的價值,那都是上億盧布的,而那時的盧布,基本上和美元等值。

  也就是說,這家機械廠,價值最少是一億美金,而現在,只有八百萬美金就拿下來了。

  而且其中還有五百萬美金,是用貨物來抵債的。

  實際的價值,在龍騰公司的進貨價中,也就幾十萬美金。

  滿打滿算,劉青山也沒用上五百萬美金,就入手一家完整的大型機械廠。

  不僅僅有廠房、設備、各種圖紙和技術資料,甚至還包括數百輛沒有出廠的重型拖拉機。

  只要把這些拖拉機運到本國,賣廢鐵基本上都能回本。

  這時期的中俄貿易有多賺錢,由此可見一斑。

  在雙方簽訂的合約中,另外還有一些附加的條件,比如不能隨意拋棄原來的工人,以及各項福利待遇等等。

  劉青山也不是那種黑心資本家,他可以掠奪這個國家的財富,卻不會故意壓榨這些工人。

  在簽署合同的時候,劉青山還特別加入了一些條款,比如可以無償使用技術這一類的。

  講真,對于車間里那些大型數控機床,以及先進的生產線,劉青山還是很眼饞的。

  機械廠是民用工廠,也不涉及到什么軍事機密之類,所以對方也滿口答應。

  至于這些工人,在劉青山的計劃中,包括格羅莫夫這些技術員,有一小半人,都會陸陸續續辦理簽證,到華夏那邊,去支援建設。

  剩下這邊的工廠和工人,就算白養著都不虧啦。

  在共青城,劉青山眼饞的大工廠還有許多,不過現在不是入手的最好時候,還要等上一兩年,用債券收購,才是最佳方案。

  在共青城住了一周的時間,劉青山此行的任務也基本結束。

  回去的時候,隊伍又有所擴大,除了原班人馬之外,還多了格羅莫夫以及機械廠里的幾名技術人員和工人代表,劉青山準備帶他們過去先感受一下。

  告別了喀秋莎和老姜等人,劉青山他們終于坐上返回的列車。

  格羅莫夫顯得格外興奮,坐在劉青山對面,又開啟了話癆模式:

  “劉,這一次,我們不會再遇到那群光頭的家伙了吧?”

  劉青山望著出現在他視野中的幾個人影,笑著說道:“那可不好說。”

  格羅莫夫又不知道從哪摸出來一瓶白酒,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劉,我保證,上次只是一個意外,小小的意外。”

  沒等他說完,就看到兩個腦袋剃得烏青锃亮的壯漢,出現在他的眼前。

  “你,你們想要干什么?”格羅莫夫又握起了酒瓶子。

  “芒廷先生,可以和我們走一趟嗎?”一位大漢向劉青山問道。

  “不,劉,你不能和他們去。”格羅莫夫激動地躥起來,用酒瓶子指著那名光頭大漢:

  “你們這些強盜,都是你們,敗壞了我們這個國家的形象!”

  劉青山則笑著擺擺手:“格羅莫夫,不要激動,他們是我朋友的人。”

  說完朝那名大漢點點頭:“是謝爾蓋同志派你們來的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