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章:內閣

  內閣位于宮城的東南角,自東華門而入,往北是文華殿,往南一排廊廡,便是內閣所在。

  明代內閣,最早設立于太宗文皇帝時期。

  太祖皇帝廢宰相,罷中書省,削弱了通政司,形成了一套由皇帝直轄六部的政治體制,這樣固然使皇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但是代價就是朝廷所有的政務都壓到了皇帝一個人的身上。

  太祖皇帝南征北戰,馬上得天下,精力充沛,自然是能應付得過來。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時期,就不行了。

  倒不是說,太宗皇帝的精力不如太祖皇帝,而是因為,太宗皇帝因靖難而得帝位,朝野上下雖不敢言,但終究是得位不正,需以大功業向天下人證明,他老人家才是最合適坐這個皇位的。

  這就導致太宗皇帝不能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處理政務上,他需要分出相當大一部分的精力,用來經略邊境。

  內閣和司禮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朝堂慣例,將六部及各寺監等辦事機構,稱之為外朝,將內宦執掌的包括司禮監在內的二十四監稱為內廷。

  內閣恰恰是位于外朝和內廷之間,起到調和內外,總柄機要的作用。

  不過那是明后期的內閣才有的權勢。

  太宗皇帝也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帝王,他雖然建立了內閣,但是更多的是以備咨詢之用,同時,也給了翰林院的學子們一個觀政參政的機會。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內閣最開始設立之初的用意之一,就是為了讓翰林院的學子能夠參與政事。

  這也是有明一代,內閣和翰林院密不可分的關鍵所在。

  太祖皇帝對官員十分嚴苛,但是對于讀書人卻十分優待,翰林院作為讀書人的最高機構,自創立之初起,就是文臣清流養望之地,說得更直白些,就是文臣的后備軍。

  要知道,大明以科舉取士,所有考上來的士子,無不是十年寒窗苦讀之輩,心性毅力都足夠,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真正參與過政事。

  翰林院就是這些新科進士們用來觀政的地方,但是翰林院畢竟是清流之地,執掌的權柄不外乎是修史,文翰,制詔這些東西,很難真正參與到朝政當中來。

  于是太宗皇帝就設立了內閣,從翰林院當中簡拔出優秀者,入直內閣,預聞機務,減輕皇帝壓力的同時,也鍛煉自己參與朝政的能力。

  所以內閣的傳統,就是閣臣自翰林而出,這也是明后期非翰林不得入閣的雛形。

  至先皇之時,天下承平已久,先皇雖然英明果決,但是既不是太祖皇帝那樣過過苦日子的,也不是太宗皇帝那樣歷百戰而定天下,因此性子難免趨于安逸。

  于是為了減輕自己處理政務的壓力,進一步抬高了內閣的地位,先皇先是將負責抄錄奏疏,勘定古籍的中書科并入內閣,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又在內閣左右設制敕房和誥敕房,將翰林院錄詔的權力劃歸內閣,同時,凡有大政,必召內閣學士商議,使內閣在朝堂當中的地位逐漸攀升。

  而真正使內閣風頭一時無兩的,則是“三楊”之時。

  先皇死后,因今上幼弱,遺命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同時,命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英國公張輔,禮部尚書胡濙五位大臣輔政。

  作為最被先皇信重的三楊,也在太皇太后張氏的支持下,成為了當時朝局的整個核心。

  不僅以內閣之名,行使了票擬之權,更是將內閣的制度基本固定下來。

  在三楊之前,內閣成員的基本來源有兩個,其一是翰林學士兼任,其二是有翰林經歷的部院大臣,但是性質都是以備咨詢。

  所有的內閣大臣,包括翰林學士在內,都不會放棄本職,仍舊在自己的衙門當中掌事。

  至三楊之時,三楊以輔政大臣之名,身負三師三公之銜,雖然仍舊兼任翰林學士,但是已經將重心放在了內閣當中。

  以致于正統七年,翰林院喬遷新居,落成之時,主位上竟然沒有設三楊的位置,當時的翰林掌院錢習禮甚至理直氣壯的道:“此非三公府也。”

  雖然最后在三楊的堅持下,還是恢復了他們的座次,但是這件事情已經足可看出,在當時的朝臣心中,內閣已經不單是翰林院的一個附屬差遣,而是一個獨立的機構。

  朝廷慣例,一官不得二任,就是說一個官員,不能同時執掌兩個衙門,三楊既然執掌了內閣,哪怕兼任著翰林學士,也只能是虛銜,而非實職。

  那個時候,應該算是明前期,內閣權勢最盛之時。

  然而即便是文臣內部,依然會有派系的爭斗,內閣之設,畢竟沒有書面上的定制,更多的是依靠三楊輔政大臣的權威。

  因此三楊一死,六部便重新拿回了朝政的主導權,與此同時,幼年天子漸漸長成,一番雄心壯志,勵精圖治之下,內閣的票擬權也大大削弱,恢復了以備咨詢的地位,內閣的權勢也重新陷入了低谷當中。

  但是即便如此,內閣草擬詔旨的權力,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更重要的是,雖然這個時候,因為內閣權勢不彰,而恢復了翰林學士兼任的傳統,但是內閣依舊被視為一個獨立的機構,在內閣排名首位的閣臣,依舊不得兼管其他衙門。

  土木之役以前,內閣共有五位閣臣,分別是吏部左侍郎翰林學士曹鼐,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苗衷,戶部侍郎兼翰林學士陳循,工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高谷,翰林侍讀張益。

  天子親征時,帶走了排名首位的曹鼐和排名末尾的張益,二人如今俱死于難。

  因此內閣如今,就剩下了三個人,曹鼐,排名第二的苗衷理所當然的排名內閣首位,但是他老人家體弱多病,這幾個月都在府中將養,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要乞骸骨了。

  故而內閣現在真正做主的,就是陳循和高谷二人。

  內閣和文華殿遙相對應。

  二人用了午膳之后,站在廊下,遙遙望著集義殿中進進出出的勛戚朝臣,正巧看見于謙和陳鎰聯袂而出。

  片刻后,高谷道:“這一天下來,勛臣文武,郕王爺至少見了七八位了吧……”

  “應該有了,總政第一日,郕王便如此勤政,是社稷之福啊……”

  陳循開口,語氣卻是一陣莫名,高谷并不答話。

  又過了一會,陳循問道:“世用,依你所見,郕王今日之命,乃是何意?”

  世用是高谷的字,陳循和高谷皆是翰林出身,二人年歲又差不多,私下里都是以字相稱。

  今天一大早,他二人就被召入了宮中,在太后的命令下,草擬了冊立太子的詔旨。

  本以為,此事會讓郕王不滿,但是卻沒想到,他二人等來等去,竟然等來了金英傳命,恢復了內閣的票擬之權。

  雖然郕王言明,此乃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但是不管是陳循,還是高谷,都是深諳朝局之輩,豈會不懂這其中的含義。

  朝堂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從權宜之計開始的,三楊之時是權宜之計,現在又是權宜之計。

  再這么弄兩次,那權宜著權宜著,說不準就變成了制度……

  高谷搖了搖頭,亦是有些猶豫,道:“這位郕王爺的心思,我也看不準,金公公說,是因為局面危難,朝務繁雜,郕王爺為大局計,因而……”

  “這話你信嗎?”

  話沒說完,陳循就嗤笑一聲,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