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處置

  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其實象征意義大于實際。

  通常來說,早朝作為皇帝和朝臣真正商議政務的場合,是時常會出現爭論甚至爭吵的。

  這種沖突不僅發生在不同派系,不同主張的朝臣之間,有時候也發生在朝臣和皇帝之間。

  史書中所載明的,大多數的犯顏直諫,都是在早朝上。

  雖然說在之前,新君已經以監國身份,召開過朝會和日朝,但是終歸監國和君上不同。

  所以這第一次早朝,朝臣們大多都十分小心,有意擱置了許多有待爭議的問題,轉而稟奏了一些或緊急或不緊急,但是都爭議性不大的朝務。

  諸如,正常的地方布政使轉調,七品御史的提拔名單,張榜招募壯勇的軍餉需用等等……

  朱祁鈺大略聽下來,基本上都是照準的事情,便也明白過來。

  如今新君繼位,朝臣和他這個新的皇帝,都還處在磨合的階段,于是他索性揮手示意群臣停下這些不痛不癢的奏事,開口道。

  “諸位卿家,如今國事危急,早朝當奏軍國大事,其余事務,若有前例可循者,各衙門將奏疏送上來便是,若有爭議不決者,再放在朝上討論不遲。”

  底下群臣靜默了片刻,大理寺卿俞士悅出列道。

  “皇上,上月二十二日,臣受命會同刑部,都察院,主理審定王振一黨亂國悖逆一案,現已審結,一干人等判罰如下,請皇上御覽。”

  好吧,這件事情勉強算是大事,雖然群臣也認為沒有什么太大的爭議,但是還是提起了精神。

  俞士悅的奏疏寫的并不冗長,朱祁鈺抬眼一掃,便將內容心中有數,轉手遞給一旁的金英,吩咐他當眾讀出來。

  前面的一應罪狀及證據,大家都沒什么心思聽,直接將注意力放到了最后的判罰上。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罪大惡極,論株九族,籍沒家產,發其祖宗墳墓,暴棄骸骨,以警天下。”

  “其侄王林,王山,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內官監太監太監郭敬,司設監太監陳玙,少監毛貴,內官王長隨,欽天監正彭德清,依仗王振權勢,無惡不作,俱判斬刑,家產抄沒,親族沒入宮中為奴。”

  “其余人等,計有僧錄司右覺義龔然,勝道,祿司右玄義王道宏,錦衣衛鎮撫周銓,匠人沈誠,小旗張伯通等百余人,阿附王振,為其親信,亦有不法,俱判斬刑。”

  金英的聲音落下,底下群臣不由得生出一陣議論之聲。

  有拍手叫好的,也有咬牙切齒的。

  但是大多數的朝臣,望著俞士悅的目光都多了幾分佩服。

  這判的,是真狠啊!

  不僅狠,還絕,絕到不給自己留后路。

  王振自不必說,株連九族,暴棄骸骨,朝廷的刑罰當中,就沒有比這個更重的了,要說有,就只有差點被株十族的方孝孺了。

  但是就算是方孝孺,也有門生弟子為他收尸,不至于曝尸荒野,更沒有被掘了祖墳。

  這王振算是朝廷開天辟地頭一遭!

  馬順,毛貴,王長隨這幾個人也不說了,死都死了,抄沒家產,親族為奴什么的,都是活該。

  讓群臣心驚的是,最后的一段話。

  除了王振和他的心腹黨羽之外,下到匠人,小旗這樣的小人物,只要是曾經被王振重用過的,都判了斬刑。

  這是要徹徹底底的將和王振相關的所有人等,都連根拔起啊!

  當下便有人出言道:“皇上,臣以為王振固然罪大惡極,其黨羽亦當誅殺,然如王道宏,周銓等人,雖阿附權勢,出入王振門下,為王振辦事,亦有大罪,然非罪不可赦,皇上新登大位,當以仁恕治天下,臣請宥其死罪,改為流放。”

  有反對的,就有支持的。

  “皇上,臣以為不妥,王振一黨,禍國殃民,葬送我大明二十余萬官軍將士,三司議其罪狀,無不是十惡不赦之罪,此皆一人之禍耶?”

  “非也,實則王振一黨諸人,合力而為,故王振一黨,無論罪行輕重,但凡為其親信者,皆當重處,非斬刑不可戒天下。”

  朱祁鈺在上頭看著底下人吵架。

  果然,文臣什么時候都改不了這個壞習慣,剛開始兩邊還各自闡述理由,但是很快就變成了相互攻擊。

  主張輕判的,指責另一邊嚴刑重典,殺伐過甚,不合圣人仁恕之道。

  主張重罰的,就倒過來嘲諷另一邊婦人之仁,包庇罪人,其心不軌。

  沒過多大會,兩邊就吵得不可開交。

  當然,出面的基本上都是御史,六部郎官這些品階不高的官員,他們官職不高,在朝堂當中份量不重,說的過分一點,言行逾矩一點,也無傷大雅。

  通常來說,進行到這個階段,涉事相關的衙門掌印官,落到這件事情上,也就是主持三司會審的大理寺卿俞士悅,就該出面調停。

  要么順水推舟改變主意,改為輕判,要么再次申明自己如此處置的原因。

  如果沒有同等級別的大員出言反對,那么事情就該定下了。

  如果有的話,那也就升級成了大佬們的爭斗,變成另一個層面上的事情。

  到那個時候,就會重新進入新一輪的爭吵,甚至是持久好幾輪的爭吵……

  這是朝會上的標準流程,朱祁鈺前世見過無數次這種場景,心里自然門清兒。

  然而底下吵了半天,俞士悅卻始終沒有站出來,腳下像生了根一樣,立在原地不動。

  反倒是刑部侍郎江淵出列,道。

  “皇上,此次案情審理,乃秉上意而為,土木之事牽涉重大,王振一黨處置,亦當慎重,臣以為,若牽涉不深者,或可寬宥,然需圣裁!”

  左都御史陳鎰緊接著也出列,道。

  “皇上,王振一黨囂張跋扈,罪行累累,禍國殃民,需以重懲,然此事重大,三司已厘清一干人等罪行,判罰懲處,臣亦以為當由圣裁。”

  朱祁鈺的目光在大殿中央的三人身上一一掃過,嘴角泛起一絲玩味的笑容。

  沒記錯的話,這次三司會審,由大理寺卿俞士悅主持,一同參加的,就是刑部侍郎江淵和左都御史陳鎰。

  現如今這三個人當中,作為主持者的俞士悅,在呈上結果后,便閉口不言。

  江淵和陳鎰二人,一人主張“牽涉不深者,或可寬宥,另一人主張“禍國殃民,需以重懲”。

  看似是相互對立,但是同時卻又都表示“需要圣裁”!

  再看看立在前頭,眼觀鼻,鼻觀心的一幫尚書閣臣。

  他明白了!

  這哪是朝臣們在爭論該如何處置王振一黨,分明是在試探他這個新君,對這件事的態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