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

  老大人們很快就明白,是他們太過天真了。

  丹陛之上,成敬略一停頓,便繼續讀道。

  “……自即日起,后宮典制位份重定,皇后之下,設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九,才人不限,其位階視同太子妃,親王妃,王世子妃及郡王妃……”

  “……重起選秀,以八年為期進選各地良家女子,充裕后宮,綿延皇嗣,除大婚選秀外,其余選秀視情狀各選五到十人,未入選者,各有賞賜,送還原籍,聽其婚配,天子逾四十,若有子嗣長成,則停選……”

  如果說剛剛的廢殉葬,讓老大人們只是感覺到有點意外,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的話。

  那么這個新的后宮典制,可就算是炸了鍋了。

  原來天子壓根就不是想要限制后宮數量,他老人家是想擴充?!

  哪怕是在大朝會上,文武群臣當中,還是掀起了一陣小小的議論聲,惹得一幫糾儀御史連忙低聲呵斥,來回維持秩序。

  當然,大朝會是儀典,并不是商議政務的場合,也沒有進奏的儀程。

  因此,就算是這些大臣們有意見,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提。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這種靡費錢糧,貪花好色的行為,老大人們是絕不會容忍的。

  不少御史在聽到的第一時間,就已經開始盤算著,下了大朝會之后,勸諫天子的奏疏該怎么寫了……

  坐在高高的御座上,朱祁鈺看著下面的反應,卻沒有感到太意外。

  事實上,關于這件事情,朱祁鈺早知道有大臣會反對。

  這幫文臣,向來是寬于律己,嚴于待人。

  他們自己納幾房小妾沒關系,但是天子一定要清心寡欲,一心撲在朝局上,不能談好美色。

  所以,除了吳氏之外,這件事情他沒有跟別任何人商量,只召了胡濙那個老家伙商定了一番。

  胡老尚書是個聰明人,他才不會當這個出頭鳥去跟皇帝對著干,相反的,他還給天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修改意見。

  譬如說,拉長了選秀的間隔,減少了每次選秀的人數,以便于讓群臣更能接受。

  朱祁鈺考慮過后,便同意了,于是便有了現在的這份典制。

  按照這個來算,從天子十五歲大婚選秀開始,每隔八年選一次,到四十停選,也就是共選四次。

  每次選五到八人,那么后妃的人數,差不多會控制在二十到三十人左右。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數字在大明的皇帝當中,算是一個比正常稍多一點的數字,但是總的來說,也不算太多。

  雖然大明有不少專情的皇帝。

  但是實際上,除了朱祐樘,朱厚照這對倒霉父子,以及朱由檢,朱由校這對倒霉兄弟以外,大明天子的后妃數量基本都維持在十五到二十個左右。

  就連專寵萬氏的朱祁鈺他大侄兒,以及專寵鄭氏鬧出國本之爭的萬歷皇帝,后宮人數也各有十八九個。

  至于后妃最多的皇帝,當屬“潛心修道”的嘉靖皇帝。

  他一共有八十多位妃嬪!

  當時看的朱祁鈺無語的緊,這么多后妃,怪不得要嗑丹藥強身健體……

  往常沒有選秀的時候,這些后妃大多數來自于宦官和教坊司的進獻,然后便是天子臨幸宮女。

  所以事實上,太祖定下的良家女子為妃,就是個擺設。

  因為大明只有天子大婚時的一次選秀,所以也就只有那一次會起作用。

  而且更多時候,它是抑上不抑下。

  說白了,這一條規定,通常是用來限制后妃的出身不能太高。

  但是對于低到什么程度,老大人們就不管了。

  無論你是犯官女子,平民百姓,還是娼妓樂人,天子只要喜歡,愛納就納。

  所以哪怕不是出于充裕后宮的目的,朱祁鈺覺得,也有必要將宮妃選入的標準給提高一下。

  至少,選秀上來的女子,哪怕不是出身高官勛爵之家,但也都是身家清白,身體健康,品貌優秀,知書達理之輩,素質要遠好過普通的宮女。

  然而,后宮到底有多少人是一回事,真正要把它擺到明面上通過正式的選秀選進,對于大臣們來說,又是另一回事。

  前者他們無可奈何。

  畢竟,宮里那么多宮女,天子臨幸都臨幸了,總不能連給位份都不給,既定事實已成,他們也攔不住。

  但是后者,他們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技能,可就有了用武之處了……

  不過,到底如今是正旦大朝,就算是舉止稍有失當,都有可能被罰,更不要說當眾諫言,擾亂了大朝會的規制,可是大罪。

  因此,哪怕這些老大人們再不滿,也只得先憋在心里,等年后開印再說。

  然而到此還沒有結束,讀完了這一條,成敬略停了停,待糾儀御史將隊伍收拾齊整,重新恢復了秩序,方繼續讀道。

  “自即日起,命宗人府于京師開辦宗學,凡諸親王子,郡王嗣子,年滿十歲需入宗學習讀經義祖訓,年滿十五,由宗人府,禮部主持考核,合格后方許回歸封地,冊封王位。”

  “凡郡王以下,奉國將軍以上宗室嫡庶子,年滿二十,亦準入宗學,三年一考,九年為期,合格者準入仕,由吏部主持授官。”

  “凡奉國將軍以下宗室,亦準其參與科考,入朝為官。”

  “凡宗室入朝為官,臨民官,正印官,監臨官,方面官不得任,父祖封地五百里內不得任,其余悉聽吏部銓選。”

  這又是一顆重磅炸彈。

  宗室的問題,由來已久,但是由明前期到明后期,其實面對的問題有所不同。

  明前期更多的是遏制宗室的政治權力和軍事權力,明后期才開始遏制宗室的待遇泛濫和法律豁免權。

  應該說,自從建文登基一直到現在,朝廷對待藩王的主旋律都是削權。

  但是,天子的這道詔命,卻完全和幾代先皇秉持的政策背道而馳,開放了宗室入朝的權力。

  要知道,當初太宗皇帝,可是費了不少力氣,才絕掉了宗室插手朝政的一切可能。

  如今天子登基不到一年,就要對此改弦更張,而且是對于整個宗室政策方向性的變化,給一幫大臣的震動不可謂不大。

  朝中還是有頗多的大臣,一直是主張進一步加強對宗室的管控,堅決禁止宗室以任何形式參與到朝事當中來的。

  這道詔命,算是直接撥動了他們最敏感的神經。

  雖然礙于在大朝會上,沒有人直接說出來,但是顯而易見的,許多大臣的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

  與此同時,代表英國公府,站在武臣序列當中的張軏,亦是看到了這副場景,當下心中便是一動,長長的吐了口氣。

  長長的詔書,終于到了末尾。

  隨著成敬將手中的圣旨合上,群臣心思各異,在禮官的指引下再度拜倒,山呼萬歲。

  大朝會到此結束,但是由此開始,波濤洶涌的暗流,卻已經在醞釀之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