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章:太一合道(大結局)

  “如今,諸事已畢,朕將以身合道,非大劫不現世!”熊巖淡淡的道。

  “陛下大德!”

  “天帝慈悲!”

  這一刻,哪怕是墨子這樣的,也心甘情愿的朝著熊巖拜了一拜。

  到了熊巖這種地步,說出去的話,一般都會實現,很少有說話不算話的。所以,熊巖這么說,就意味著熊巖是真的放棄了獨霸天下的想法,完全沒有把眾人當奴隸對待的想法。

  眾人三拜之后,熊巖接著道:“合道之后,朕將與冥冥天地合于一體,那時,太一就是天地,天地卻不是太一。至于現在,朕將最后講道一次。”

  這一刻,熊巖也開始回憶過去:“朕第一次講道的時候,講述了陽神之道的修煉核心,即質能方程。朕第二次講道的時候,用科學的語言,描述了陽神三境,今日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這一次,朕將講解朕對于突破陽神境的猜測,以及朕這些年來的最新成果——神文!”

  “文字是二維的,只有長和寬,普通人也能學會,但是文字之中所能表達的信息,卻是極其有限的,而且,很多時候還容易出現錯漏。”

  用文字描述眼前的這株桃樹!

  小明會說:哎呀我的媽,好大一樹杈!

  然后,小明就被老師狠狠的湊了一頓,還讓他端正態度,否則,就要請家長!

  小紅說:這是一顆結了五顆桃子的桃樹!

  老師說:觀察細致,但是還不夠!

  小藍說:這是一顆結了五顆桃子,樹身兩人合抱的上了年紀的老桃樹。

  小慧說:……

  哪怕同樣適用文字來描述同一顆桃樹,不同的人,表達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而當外人閱讀他們對桃樹的描述之時,心中幻想出來的桃樹形象,也完全不同!

  在這個過程中,文字起到了傳遞信息的作用,但是卻出現了明顯的誤差!

  這些誤差,可能是因為描述者觀察的不夠細致,也可能是因為描述著肚子里墨水不夠,粗心大意,還有可能是閱讀文字的人,心里想象力不夠豐富,沒法兒從干癟的文字中,想象出這一株桃樹,究竟是什么樣子!

  但是,換個角度看,這其實就是文字本身,太過低級,傳遞信息有限的緣故。

  如果,此時路過了一位畫家,一位善于寫生的畫家,他可能寥寥數筆,就能勾勒出七七八八。也有可能拿著炭筆,對著一張白紙,刷刷刷,片刻后就能有一株栩栩如生的桃樹,出現在白紙之上。

  然后大家一看這幅畫,就明白了桃樹的現狀!

  從這個角度講,圖片能傳遞更多的信息,傳遞信息之時的準確率也更高。

  “所以,很久很久以前,朕還在其他世界的時候,就創造出了符文!”

  “符文除了擁有長和寬之外,還擁有高!”

  “所以,也有很多人把符文稱之為三維文字。而這,也是為何,想要繪制符箓,就必須先擁有精神力的緣故。你沒有精神力,你就是畫的再像,你繪制的符箓,也只是二維的,沒有高度!”

  一個球,在二維平面的投影是一個圓!

  有精神力的修士繪制符箓的時候,他們在精神力的幫助下,畫出來的是一個球!只不過,這個球顯示在現實中的時候,人們所看到的,只有一個圓,剩下的部分,都被隱藏了起來,只有擁有精神力,才能看到!

  而沒有精神力的凡人,看到的只是一個圓,所以,他們繪制符箓,哪怕再認真,再投入,也只能畫出一個圓來,這樣的圓,顯然不是真正的符箓,只是看起來像而已!

  而符箓,當然不可能是一個球這么簡單,常見的符文,基本上是三維立體,凹凸不平的。沒有精神力,那就只能干瞪眼了。

  “相較于文字,符文表達的信息更多,符文的功能更全,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符文是一種能量文字,符文本身,就具備著某些特殊的功能,通過符文間的排列組合,又可以形成新的符文,而某些符文和符文組成一個閉合鏈條之后,便常常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這樣閉合符文鏈條,又被稱之為禁制。”

  “根據禁制的復雜程度以及威力大小,又劃分為了地煞禁制、天罡禁制、純陽禁制,也就是所謂的法器、法寶、靈寶。”

  “由于以上種種特性,使得符文對于煉神、陰神階段的修士,挺方便的。可是,到了陽神階段,想要徹底表達清楚個人目的,光靠符文的話,就有些不方便了。”

  “所以,朕觀摩天地良久,便創造出了這么一套神文,太一神文!”

  說話之間,一枚枚神文浮現在周圍的空間之中,眾神也開始認真觀察,幾個呼吸后,他們就發現了神文的特點!

  “這神文看起來是三維的,和符文沒有區別,可是,當老夫看第二眼的時候,就發現它們變成了一種新的,沒有見過的符文,然后老夫就死死的盯著其中的一枚神文認真觀摩,發現這枚神文,在短短的幾個呼吸之內,變化了足足三十二次之多!”

  “循環往復,成住壞空,老夫觀察的這枚神文,前后變化了六百多次,生動形象的描述了事物的變化過程,短短一枚神文之中蘊含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說一枚符文,所蘊含的信息,徹底表達成文字是幾千字到幾十萬字的話,那么一枚神文,所表達的信息,徹底翻譯成符文,那就是數萬到數千萬枚符文。而如果妄圖用文字將神文的含義描述清楚,那么至少也要幾千萬字,多的話得數萬億字才行!”

  聽著眾人的看法,老子忽然說了兩個字:“時間!”

  “這就是四維文字?五維的文字,又該是什么樣的呢?”墨子捋著胡子,淡淡的道。

  “有了這神文,老夫關于陽神境的種種體驗,就可以徹底表達出來,記錄在玉簡或者特殊的載體之中了。”孔子開心的道。

  片刻后,熊巖接著道:“這就是神文,一種蘊含了過去未來種種變化的四維文字。”

  “朕一直在思考,混沌之氣在世界之中,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出現的?為何過去的時候,我們一直無法發現?”

  “通過物理學和數學,其實可以很輕松的證明暗物質暗能量的存在,理論上講,祖星之上,也應該存在大量的暗物質暗能量,可是,無論我們使用什么樣的手段,也無論我們在何時何地觀察,都找不到暗物質存在的痕跡,連一絲痕跡都無法發現!”

  “如果不是朕發現祖星確實在慢慢壯大之中,以此確定祖星確實在不斷吸收混沌之氣變大變強的話,朕甚至都沒有其他直觀的證據來證明這一切。”

  “直到后來,忽然有一天,朕不在觀察某時某刻天地間是否存在暗物質了。朕開始以一段時間為基本單位,通過某地整體變化來推測、觀察暗物質暗能量的存在。”

  也就是說,真正的暗物質暗能量(混沌之氣),并不存在于某個確定的時刻!

  之前,所有檢查暗物質是否存在的寶物、實驗,都妄圖在某時某刻,某個確定的時間點,尋找到暗物質暗能量,這當然是找不到的!

  因為,暗物質暗能量,只存在于某個連續的時間段內,而不是恰好存在某個確定的時刻。

  上面的說法,有些繞口。

  但如果用數學來描述,中學生都能明白。

  數軸之上的一個點,就對應著某個固定的時刻。

  那么,我們能在不借助任何數學工具的前提下,準確的尋找到某個點嗎?

  或者說,這個點本身,有長度嗎?

  沒有!

  數軸上的某一個點本身,是沒有長度的!

  數軸上的點,本身沒有長度,可是無數個點加在一起組成了線段之后,卻有了長度。

  點沒有長度,點組成的線段,卻有了長度!

  推而廣之,單純的某時某刻某個固定的時間點,沒有長度,不可測量,不可揣摩。可是當數不清的時間點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有了長度。

  混沌之氣,也是一樣的道理!

  想要單純的在某個時間節點中,尋找到混沌之氣的痕跡,是找不到的!

  但,如果將時間拉長,拉長到足夠長,通過事物的變化,將萬事萬物化作一個整體,換個視角重新尋找混沌之氣的痕跡,就要容易的多!

  雖然熊巖沒有認真的向眾人解釋這段內容,但能成就陽神的,就沒有低智商的。所以,大多數人很快就明白了,不懂的,也在其他人的解釋下,明白了。

  “接下來,朕將以身合道,將時間拉長到百年、千年甚至是萬年、十萬年的視角,來好好的探索混沌之氣的奧秘。當陽神明悟混沌之氣的奧秘,能夠做到自由自在的吸收煉化混沌之氣時,便是成就元神之時!”

  有一天,當眾人再次回歸現實世界之時,就看到了天空中,多出了一輪太陽!

  不久之后,地球大一統!

  隨著道法的普及,生產力得到了極大提升,普通百姓過上了吃喝不愁,有選擇權的生活,他們可以自由自在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普通生活,奢侈生活就算了)。

  而諸子的爭端,也被熊巖改變了形式。

  諸子流派,化為了一所所大學。彼此的爭端,也成了大學和大學的爭端!

  最初的時候,每隔五年,熊巖會拿出一定數目的資源,注入一百所大學之中。

  其中,前三的大學,可以拿到百分之十五的資源。

  前三十,剩下的二十七所大學,可以拿到百分之五十四。

  剩余的七十所大學,共同分享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一。

  諸子之間的爭端,徹底變成了學術爭端。

  彼此間的爭斗,也從過去的消滅對方的肉體,變成了相對文明很多的學術科研之爭!

  對于諸子而言,誰能出成果,出更多成果,出更多有利于社會發展、世界進步的成果,就可以在五年一度的大學排名之上,分享更多的資源。

  而在整個世界,生產力都大幅度提升,變得不缺吃喝之后,在完成了基礎教育之后,還愿意上大學的,也都是一些真心實意喜愛科研的人才。

  每年的招生季,大學們都是各展神通。

  而每五年一次的資源分配,也會根據過去五年每所大學的變化,重新進行排名。當然,隨著時間的發展,資源分配的時間,也會從五年變成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

  當然,雖然熊巖只贊助了前一百所大學,但這并不代表這世上只有一百所學校了。幾乎每一次大學重新排名的時候,都有個位數的大學,掉落前一百名。

  可能是因為后面的大學,出了絕世天才,也可能是過去一段時間,某些大學墮落了。

  那么,最頂級的三所大學,會擔心后面的大學沖進來嗎?

  答案是:會!

  而且,很有可能!

  道家、法家、儒家、兵家、墨家、科學家、秀家、農家,這八家學派所在的大學,是前三常客!對,只是常客,即使是這八家,也做不到常駐,也沒法保證,自己能一直呆在前三。

  不是大家不努力,實在是競爭太過激烈!

  其中,科學家一脈,校長是熊巖。

  至于你說太一氏哪兒去了?

  太一氏當然是身合地球了!

  天人兩分什么的,又不是難以做到的事情!

  熊巖覺得吧,自己的個人素養、精神境界,還是不夠,做不到太上忘情,也做不到至公至正。暫時抵擋道化沒問題,但想要永遠的抵抗下去,太難了。

  所以,他在對抗道化對抗了幾百年之后,就施法將絕對理智的神性與人性分離。神性的自己,升上了天,化為了至公至正的太一氏,永垂不朽、高高在上、絕對客觀、絕對理智、絕對公平、永遠不知疲倦的監督著整個地球的發展。

  而人性的熊巖,則是當校長,傳播科學理念,教書育人,有的時候,也會去找諸子聊天打屁,在一起吃吃喝喝,開開玩笑,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了!

  失去了人性的拖雷,太一氏的修為一日千里!

  失去了道化的風險,人性的熊巖,也終于可以開開心心的生活下去。

  而天書,也在神性太一誕生之后,嫌棄熊巖這只咸魚,轉投神性太一去了。雖然,神性太一和人性熊巖都是一個人,左右手的關系而已。

  天書這么做,反而更快的被煉化,更快的被修復。而天書在太一氏的手上,也發揮出了遠超過去的功能,也算是相得益彰。

  隨著時間的流逝,太一氏徹悟混沌之氣的奧秘,證道元神,并以大法力,點化了月星、歲星、鎮星、熒惑等太陽星其他七大行星。

  當這些行星被點化之后,星球的意志就活了過來。

  然后,老子、墨子、莊子、孔子、南子等人,就紛紛前往這些行星之上,進行合道!

  當初的熊巖,以一己之力,身合祖星,所以最后扛不住,只得天人兩分。

  而諸子們的處境就好多了,第一,有熊巖當初的經驗,他們抵抗道化就變得訓練有素起來。

  第二,他們是聯手抵抗一顆行星的侵蝕,更重要的是,地球是太陽星唯一存在生命,存在大量生命的地方。所以,盡管木星、土星什么的,看上去挺大的,但道化的危險性,還要小于地球。

  當諸子們主動前往其他行星合道之后,其他行星的天地環境,也就迅速的開始變化,朝著人類能居住的環境變化。

  當然,這個時間,注定是漫長的。

  千年之后,其他七大行星,才剛剛改造到先天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至于普通人,額,已經沒有普通人了!

  自從太一氏身合祖星之后,天地間便誕生了一股近乎萬能的太一之氣,熊巖將之命名為天地靈氣!

  老子等人仔細研究了天地靈氣之后認為,天地靈氣就是在過去的天地精氣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的靈韻、道韻。

  長久生活在有靈氣的世界里,本質會逐漸提高。

  而千年時光,已經足以讓地球上的普通人類,成年就成就先天了。

  諸子的爭端,仍在繼續,但是在絕對公正的太一氏注視下,卻保持著基本的原則,屬于相對和諧的競爭,反而有利于進步!

  三千年后,地球人已經征服了整個太陽系中除了太陽之外的所有地方。

  這一天,太一氏手持天書,周身環繞著日月星辰、諸子百家、周天正神、萬靈萬民之身影,一步步的前往了太陽之上,這一次,太一氏入主太陽星……

  全書完!

  《》來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