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8章 好主意啊

  幾天后,吳乞買再次在遼陽召集諸位勃極烈議事。

  斜也、宗干、撻懶、蒲家奴、謾都訶、宗翰魚貫而入,靜坐在吳乞買的面前,開始按照女真規矩由眾多勃極烈議事。

  今天的會議吳乞買非常高興。

  他得意地炫耀了一下宋金暫時休戰之后馬子充計劃帶來的直觀效益——宋人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上京一帶弄牧場養羊,第一批十萬兩銀和二十萬兩絹讓牧民的積極性很高。

  他們從草原上購買了大量的羔羊,并繼續在上京規劃牧場。

  不少女真貴族在這波圈地之中發了橫財,都對吳乞買的政策表示絕對支持。

  此外,宋人的專家還在中京一帶修建了大量的學堂,從中原招募儒士教書,最先受益的也是金人的貴族子弟。

  主持此事的吳乞買兒子宗固、宗雅等人現在都擁有了極高的聲望,儼然貴族子弟的首領。

  日后這些子弟成長起來,肯定要以他們馬首是瞻,以后吳乞買想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就容易太多了。

  宗干、宗翰等人雖然不知道宋人為何做這種事,卻也毫無辦法。

  這些女真貴族征戰許久,現在都渴望享受一下平實美好的生活。

  廣闊的牧場,鮮嫩的羊肉、華貴的衣衫、精致的瓷器,再像宋人一樣吟詩作對,這種生活肯定是大多數人想要的,不是宗翰等人高呼幾句恢復女真榮光吾輩義不容辭可以打消的。

  還好,這些事情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見影。

  羔羊要長大,貴族子弟要幾年才能學成,宗干宗翰等人急于在現在立功,卻一直沒什么好的方案,每次開會都是垂頭喪氣。

  畢竟女真的勃極烈制度講究一個少數服從多數,六位勃極烈中,撻懶、蒲家奴、謾都訶都堅決支持吳乞買,斜也因為之前的事情與宗翰不睦,就算他為了未來接班大業與宗翰站在一起,雙方三對三誰也說服不了誰,就只能聽吳乞買的裁決。

  當然,每次會議的議題都少不了談論一下耶律延禧之事。

  阿骨打死前對沒有消滅耶律延禧耿耿于懷,讓吳乞買一定要拿耶律延禧的狗頭來自己的墓前。

  宗干是阿骨打的長子,是激進的南下主力,對此事自然是不能忘懷。

  他非但不愿意交出耶律延禧的家人,反到認為應該再調集大軍,以主力跟宋軍展開決戰。

  “之前我等碰壁,只不過是因為兵力不足。

  如今高麗降服,宋人又送來了不少錢財,正好獎勵三軍,一股南下,跟宋人決一死戰。”

  “臣之前聽聞,宋人所仰仗的只有他們的燕王趙樞。

  這燕王功高蓋主,已經被召回國內,怕是很難再回來主持大事。”

  說到這,宗干看了看左右,意外地發現撻懶居然沒有第一時間來跟自己頂嘴,反到緩緩點頭,做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咦,今天是怎么回事?

  他定定神,繼續道:

  “平州本來不屬于燕云之內,當年大金與宋國盟誓,國書上白紙黑字寫著燕京,后來趙良嗣強辯說是燕云,先帝以兩國交情為重,也許諾給他們。

  可這平州不屬于燕云,那是我大金的國土,宋人強占此地,理當歸還。

  我等先禮后兵,若是宋人歸還平州便罷,若是不肯,我等先佯攻平州,宋軍必不愿罷休,以精兵來救。

  我等自調遣主力攻打儒州,一舉斬殺耶律延禧,順勢攻破居庸關。”

  “燕京一戰可知,宋軍大軍戰斗力稀松平常,所憑借的不過是人多。

  但那燕王趙樞擅長練兵,手下著實有幾千敢戰強兵,不讓我女真健兒。

  故此,我軍先調動其主力往平州,沒了岳飛、韓世忠等輩,誰能擋住婁室鐵騎?”

  “破關之后,我等不攻燕京,先圍城,復以大軍南下抄略大名府、東平府諸地,宋軍禁軍見我等前來,定然盡數縮在開封,憑黃河堅守。

  我等來去自如,多劫掠些宋人的錢財、女子勞軍,若是燕王再來,我等與其講和便是。”

  說起來宗干這戰略還是相當高明。

  他一眼就看出宋軍成平日久,大部分戰力比金軍相差甚遠,只有在燕京大戰中九死一生活下來的強兵厲害。

  尤其是那個叫岳飛的武藝極其高強,居然能跟婁室斗地不相上下。

  但這種人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

  現在趙樞回到開封,只要再調動一下宋軍,以金軍主力傾國南下,不攻城,只野戰,盡力掠奪宋人的百姓錢糧,這才是最符合金國一貫作風的戰法。

  宗干隱隱覺得,宋人所謂的緣故根本沒有安什么好心,現在不少女真貴族都已經開始出現耽于享樂不思進取的情況,應該趁著這個冬天還沒有到來,先跟宋軍大戰一場,之后滿載而歸好好過冬。999小說lhttps://https://m.999xs

  這才是正道。

  宗翰也是這個意思。

  不過他感覺如果自己開口會有反效果,于是在一邊默默不語。

  果然,阿舍勃極烈完顏謾都訶第一個表示不同意。

  他認為宗干的戰略規劃實在是太理想化。

  那平州之地并不好攻打,你若是前去索要,宋軍肯定會加強戒備,張覺若是拒城死守只怕金軍撈不到好處。

  斜也則多少贊同一些宗干的意見。

  他認為主要目標并不是跟宋軍開戰,而是大宋眼皮底下直接先宰了耶律延禧即可。

  這樣既能報仇,也能大大震懾宋軍,讓趙樞以后不要那么猖狂。

  蒲家奴表態干脆放棄這次進攻計劃,反正宋人現在還在搞經濟合作,為啥一定要去惡心他人也惡心自己,開開心心地賺錢不好嗎?

  眾人爭執不下,吳乞買又習慣性的將目光投向撻懶。

  “阿買勃極烈以為如何?”

  撻懶謙恭地道:

  “臣以為忽魯勃極烈所言甚是。”

  眾人忍不住咦了一聲,都沒想到撻懶居然會贊成宗干的意見。

  這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來了嗎?

  撻懶面帶怒容,頗為悲憤地道:

  “那耶律延禧是我族大仇人,他逃到宋國后,若是當個庶人,悄無聲息也罷。

  可他現在在儒州盤踞,到處招攬契丹人,離間我軍將士,此人若是不除,以后還是天大的禍患。”

  “臣以為,當出兵南下,斬了此賊!之后若是燕王怪罪,臣愿意南下周旋,絕不讓兩國交情覆滅。”

  宗干和宗翰不禁動容。

  撻懶與他們一貫不睦,雙方經常是你同意的事情我就堅決反對,你反對的事情我就堅決支持。

  宗干已經明顯感覺到叔父扶起了撻懶、謾都訶就是為了制衡自己,沒想到在事關大金大局之事上,撻懶還是起到了一個長輩應該有的作用。

  宗翰想起當年他折辱撻懶之事,更是覺得極其愧疚,心道此番若是建功,一定去撻懶叔父門前負荊請罪,任由叔父責罰。

  “不過,”撻懶道,“宋人的燕王雖然走了,可燕山路總管宗澤可不好對付。

  此人雖沒什么勇力,卻非常擅長安撫兵士,百姓皆呼其為宗爺爺。

  之前銀術可在燕京時也對其頗為敬重——宗干,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我軍調不動宋軍主力又該如何?

  難道還要強攻平州?”

  之前宗干的預案就是強攻平州,

  可被撻懶提醒,他才想到若是兵力不足,未必能打贏張覺,若是大舉進攻,宋軍主力支援,又會打成之前燕京會戰的結局。

  宋金相爭,宋國只會更加扶持耶律延禧,這可不符合金國的利益。

  他慚愧地低下頭,苦笑道:

  “還請叔父指點。”

  撻懶胸有成竹的道:

  “我倒是有個主意——之前宋人叫我等放回耶律延禧的家人,姿態甚是倨傲,我等自然不可準允。

  那耶律延禧之女余里衍為宗望所獲,現在宗望身邊。

  這次不如讓宗望率眾將其送回……”

  “要對遼人服軟?”

  “當然不是!

  被俘之遼人宗室何止上千?

  宗望引一軍送還自無不可。

  那耶律延禧是何等昏聵無能之人?

  我等假意與其議和,送還些契丹人鼓吹其為圣主,此人定不甘在宋人掌握之下。

  我等假意承認遼國,與他約定共破宋國,此人必然驕橫,與宋人離心離德。

  到時我等以送還其親族為名突襲儒州,那耶律延禧必然全無防備。

  等得了儒州,殺了耶律延禧,可彰我大軍氣度,以后宋人再不敢小視我等。”

  “我等以大軍南征,斬了耶律延禧即走,只要不與宋人浪戰,自然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損傷。

  到時某再去與大宋燕王議和便是。”

  “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宗干聽得茅塞頓開,忍不住擊節叫好,贊道:

  “叔父這才是老成持重之道!”

  完顏宗翰見撻懶居然在關鍵時刻支持己方,不由得老臉一紅。

  他的主意先不論好壞,他的態度卻如救命稻草一般,讓宗翰差點哭出聲來。

  吳乞買不曾想撻懶居然會支持宗干的主意,不過想想也挺不錯。

  耶律延禧乃天下少見的昏君,這招對別人不好用,確實正好切中了現在寄居宋人之下的耶律延禧下懷。

  如此……

  說不定真能成功!

  只要不與宋人大戰,也不會太助長宗干等人的名聲。

  何樂不為?

  他琢磨片刻,朗聲道:

  “好,那便如此。

  此戰,就交給宗干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