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614、三千道則

  四位準帝道場所在,四道目光洞穿億萬里,看著無窮高處的天外,那仍在盤坐調息,似乎陷入沉睡的白衣少年。

  他仍在渡劫!

  此刻在華景感知中,天地如幻夢,時光在飛速前行,他經歷太多,一世輝煌,但最終世界枯寂,大地干涸,生靈一個個死去,最終滅絕。

  唯有他一人,來到了宇宙終結時。

  自身伴世界而生,世界將滅,生靈如何能不滅?

  此乃滅度之劫,一切輝煌終有盡頭。

  一切都要成空,進入結束。

  華景心知肚明,此乃幻境,但以他心性道境,居然掙脫不出。

  好像是老天爺在問他,考驗他一樣,他必須回答。

  若不成功,幻境中的世界毀滅,他隨之而死,現實中的他也會失去靈性,只余一具空殼。

  方才出手誅殺許多強者,神念分身出現在天地各處,也只是在陷入這幻境之后,勉強用出的一縷力量。

  此舉并未影響人族氣運,可算作是維護自身威嚴。

  那些家伙處出言侮辱,歡慶他的圓落,然而,一位至尊豈可輕辱?

  哪怕是真死了,也有力量遇留天地間,可令侮辱者遭遇不幸。

  又過去三月,華景仍在盤坐。

  一些人族高層此時生出些慌張。

  秦雨更是持人皇劍向天外一行,卻被無形障壁攔下。

  地府神靈告知她華景仍在渡劫,她這才放心些許。

  最終,從華景開始渡劫那天算起,過去半年。

  他終于睜開雙眼!

  渾身氣息一下子暴漲,如同爆炸一般!

  所有生靈都是一顫,匍匐在地。

  連陰間中的許多陰魂都打了個激靈,若非陰陽兩隔,恐怕此刻也要倒地。

  一時間,整個陽間大地生出種種奇花異草,俱是新生的異種奇根,迅速成熟可以采摘,有種種功效,能令許多藥師瘋狂,其中一些凡人得之可延壽千載。

  天空中落下萬朵金蓮,許多修行者大喜,本能感覺此乃神物,對修行大有裨益。

  所有人升空搶奪,剛一接觸就融入體內,道境大增。

  一些凡人幸運無比,得之后耳聰目明,一些人未來成為大學者,還有些原本不能修行,如今卻已具備靈根。

  微風細雨落下,持續七天七夜。

  這是靈氣之雨,堪比仙山福地中的泉水精華。

  又有無根之意,是萬年難得一遇的煉丹寶材。

  這雨覆蓋整個陽間,一些山川河流原本沒有靈氣,如今巨量靈雨落下,生機煥發,一條條靈脈被滋養生出,造福萬世。

  那滅度之劫乃是天問,華景自是答出才算渡過劫數,從而有這般祥瑞天恩降下。

  然而,他仍然平靜,并未有太多喜悅。

  一轉眼又是兩月過去。

  姜景徹底穩固境界,于天外歸來,他的修為定格在了金仙中期。

  他積累太過雄厚,這幾年來看似忙于人族事務,定下不少國策,處理許多人族內部矛盾,甚至令異人歸心,人族實力大漲,但他修行并未落下。

  一身帝骨,又在極限中被他再度升華,生出許多更為神秘,更加強大的道紋。

  如今華景之力,不動法力,不用神通,僅憑肉身也可以在金仙境中無敵。

  除非是那種強大金仙的搏命神通,尋常金仙手段,甚至連他毫毛都難傷。

  此外,他是還參悟大量天地規則,這也是他的天劫如此恐怖的原因。

  尋常玄仙巔峰強者,參悟一道便可引動金仙劫,渡過便為金仙。

  但華景明悟之道多達三千!

  三千道則,涵蓋太多領域,幾乎是毫無弱點。

  天地之中,有一金仙榜單,乃是立于一座神山山腰的石碑,由一塊神石雕成。

  此山名潛龍。

  過去屬于人族,這里曾有一宗派,名為天機宗。

  這一修行門派擅長推演天機,中立避世于七大皇朝,卻受諸國皇帝尊敬。

  他曾提前五十年,預言萬族之劫。

  這石碑便是這一宗祖師立下。

  在他看來,能成金仙者,代表身負天命,或是得天眷顧,所以才能夠掌握一些老天爺才可掌握的權能,領悟道則。

  雖然相對于天地所演化的廣闊與種種精彩相比,實在是淼小,但也至關重要。

  那時,金仙便是修仙境界的巔峰了,許多人都覺得,過去五位古天尊也不過是到了這個境界,或者說,他們乃是開辟了金仙之境。

  實際上,古天尊與準帝差不了太遠,若是能放到如今人間,恐怕四位萬族準帝還要被壓一頭。

  總之,每一尊金仙都與天道有關聯,能夠為天機所察。

  天機宗祖師曾自稱得了天命,遍尋世間,找到一塊能根據天地局勢變化,自行改變紋路的神石。

  這石頭似乎年代久遠,是某種生物的化石,疑似龜殼,被靈氣滋養,有了靈異。

  那祖師如獲至寶,本打算煉制為一天機至寶,最終不知為何,變為塊巨大石碑,能自現金仙之名。

  如今石碑金仙之名,有三百六十六名。

  末尾之處,多為人族新近突破的金仙。

  其上大多數金仙,能用兩種道則已經是強者了,可列入金仙榜單前兩百。

  前百者,大都是五到十種,或是掌握一種強大道則,比如毀滅、時空、造化等領域。

  那蟒神便在這個行列,曾位列七十一名。

  一些初代神獸則天生掌握強大道則,修為也先人一步,能進前五十,甚至前十。

  代表了四象的白虎、朱雀、玄武便占據前十位的三、七、九名,而那青龍,便是祖龍!

  早先出世時,人族還將其列入四象,如今一飛沖天,早已不在金仙行列。

  這青龍之名,便代指那真龍一族的族長龍王。

  一些萬族強者生來具有不凡血脈,又有大氣運者,天資極高,掌握數十、乃至百余道則,也能列入前十。

  那龍王便一直在金仙榜第一,只是這些年來名字晦暗,似要漸漸淡去。

  傳言,他至少掌握了五百道則,甚至可能上千!

  如今的四位準帝也曾有名字落在上面,但都在各自跨過天地大限后消失了。

  準帝之名,不列入此榜單,似乎也間接說明,這一境界很特別,有脫離天地掌控之意。

  否則,這記載了天下金仙之名的石碑,乃天機所顯,不該將他們的名字忽略。

  那燭龍出世,卷走數百種族之后,曾有強者來此專門查看金仙榜單,卻發現沒有其名。

  之后,萬族便將燭龍尊為第五位萬族準帝。

  很多種族想投入他麾下,借這位準帝之威大展宏圖,但真正了解后卻發現根本沒這回事,

  這燭龍準帝性格奇怪,極為好吃,做他下屬必須先學做菜,實在是與他們想象相差甚遠。

  一些種族中的野心家,還想挑撥燭龍與人族關系,結果都被吃了,因為這位至尊覺得人族沒有他們好吃。

  總而言之,在萬族看來,這位燭龍準帝喜怒無常,對征伐人族不感興趣,是準帝中最為奇葩的一位,甚至都沒什么存在感……

  冥夜冷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