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種出了一個民間故事

  李建樹把拌桶放進堰塘。

  拌桶如船一樣,浮在水面上。

  “建樹叔,我來幫你吧。”李悠然說道。

  現在時間還早,李悠然又沒什么事做。

  索性決定幫李建樹清理水葫蘆。

  李建樹連說不用,表示他一個人就可以了。

  李悠然讓李建樹不要客氣,說他現在反正也沒什么事情,正好找點事情做。

  李建樹同意了。

  李悠然將鐵環還給楊二娃,讓孩子們自己玩。

  孩子們連聲說“好”。

  然后,和李建樹一起,如上船一樣,上到拌桶里。

  拌桶的排水量挺大,可以輕松的載起兩個成年人。

  兩個人一人一邊,各自都拿了一根事先準備好的竹棒,當船槳用,將拌桶往長滿水葫蘆的區域劃去。

  還挺好玩的。

  到了長滿水葫蘆的區域,兩個人直接用手,將水葫蘆從水面上抓起,然后放進拌桶。

  水葫蘆已經開花,紫藍色、紫紅色相間,且花朵不小。

  無論是之前遠看,還是現在近看,都十分漂亮。

  就這樣將其破壞,感覺還挺可惜的。

  但沒辦法,必須是要清理的。

  李悠然在考慮,以后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的院子前面,挖一口堰塘?

  然后丟著水葫蘆進去,任其生長。

  想法是不錯,就是工程量有點大。

  以后看吧。如果想挖了,就開始挖。

  一天挖一點,總會挖成的不是。

  清理起來,速度不慢。

  沒用多長時間,拌桶里就裝滿了水葫蘆。

  這個時候,拌桶的吃水也比較深了。

  必須要靠岸將里面的水葫蘆清理出去了。

  兩個人將半桶慢慢劃到池塘邊上,將里面的水葫蘆全部清理出去。

  之后繼續劃著拌桶去抓水葫蘆。

  如此反復了十來次之后,水葫蘆基本被清理干凈了。

  還剩下少數一些,就不清理了。

  堰塘里還是要留一些水葫蘆的,不能清理得絕種了。

  兩個人一起將拌桶拖上岸。

  李建樹連連道謝之后,扛著拌桶離開了。

  孩子們沒滾鐵環了,但還在這里玩。

  見李悠然忙完了,又紛紛圍了過來。

  李悠然和孩子們玩鬧一陣之后,離開村子,回到了家里。

  時間下午五點。

  弄晚飯吃時間還早。

  李悠然便從屋里拿出一把彎刀,準備繼續練習劈篾條的技術。

  沒事的時候就多練練。

  說了要將背篼編成,那肯定就是要編成的。

  等能夠可以熟練的劈出可以用的青篾之后,就可以正式開始編背篼了。

  感覺希望就在前方不遠。

  一個小時之后。

  感覺還不錯。不過,已經到了可以弄晚飯的時間了。

  先去弄飯了。

  吃,終究才是最重要的。

  李悠然今天賣菜的時候,特意留了一點牛肝菌,準備晚上炒著吃。

  既然如此,晚上就炒牛肝菌吃了。

  不多時,一盤鮮美的素炒牛肝菌出鍋。

  與此同時。

  出云城里,那些今天有幸得到白松露的客人們,也陸續準備好了今天晚上要吃的菜。

  然后,他們興奮而又期待的將白松露拿出。

  他們已經在網絡上搜到了白松露的吃法。

  知道可以刮些碎屑灑在菜上。能夠讓菜的味道,發生巨大的變化。

  他們極為期待。

  小心翼翼的切了一些,然后弄碎,將其灑在菜表面。

  雖然他們僅僅只有薄薄一片,但并沒有一次性就用完。

  他們舍不得,想要多吃幾次。

  然后滿懷期待的一嘗。

  頓時,眼睛巨亮。菜的味道真的變得好吃了很多。

  不是普通的好吃,而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好吃。

  他們驚喜萬分,同時再一次對李悠然充滿感激。

  如果不是李悠然,他們這一輩子估計都沒有機會,吃到這種價格昂貴,又數量極為稀少的天然珍饈。

  他們認為自己真的非常幸運。

  白云山。

  晚上11點。

  李悠然特意等到這個時候還沒睡,因為昨天晚上種下的絲瓜,在這個時候成熟。

  他要收了絲瓜再睡。

  而另外一塊地里的豌豆,要等到明天晚上才會成熟。

  先把絲瓜收了。

  “獲得絲瓜一根,農場點1。”

  “恭喜宿主收獲金絲瓜,獲得來自地球的民間傳說故事一個。”

  李悠然微微一愣。

  民間故事?連民間故事也可以掉落嗎?

  民間故事,顧名思義,就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

  什么類型的故事都有,或真實感人,或荒誕不經等等。

  這個世界從古至今,也有很多民間故事流傳。

  比如前面說的那個關于背篼的故事,就可以算作是一個民間故事。

  不知道現在掉落的這個,來自地球的民間故事,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既然會掉落,那肯定會是地球上經典的民間故事。

  李悠然很期待。

  抓緊時間將剩下的絲瓜收完,一共55根,完全放進物品欄里。

  然后又選了一種新作物種下。

  選的是之前種過的土豆。

  他有點想吃炒土豆絲了。

  之后,回到屋里,躺在床上,喚出物品欄。

  找到剛剛得到的民間故事。

  打開。

  《梁山伯與祝英臺》!

  很明顯,這是兩個人名。是典型的民間故事名字。

  繼續看內容。

  說是在越州上虞縣,有一個叫做祝英臺的女子。從小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

  因為當時女子不能拋頭露面,便和丫頭銀心喬裝扮成男子,前往越州讀書。

  兩個人在途中遇到了,同樣要前往越州讀書的,一個叫做梁山伯的男子。

  祝英臺和梁山伯二人一見如故,兩人便結伴而行。

  在越州讀書期間,梁山伯和祝英臺形影不離、同床共枕。

  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臺是女兒身。

  這……有點不合理。但無妨,民間故事嘛。

  之后,祝英臺愛上了梁山伯,并且主動表明自己是女兒身。

  梁山伯當然也就就此愛上了祝英臺。

  梁山伯去祝家提親。

  但祝家卻要將祝英臺嫁給一個叫做馬文才的文。

  梁山伯思念成疾,最后去世。

  祝英臺聽聞后,悲痛欲絕。然后答應了可以嫁給馬文才。

  只是要求接親隊伍要從梁山伯的墳前路過,她要去祭拜梁山伯。

  馬家答應了。

  接親隊伍到了梁山伯墳前,祝英臺下轎拜墓。

  突然,梁山伯的墳墓裂開,祝英臺毫不猶豫的跳了進去。

  墳墓又合了起來。

  然后不久,從墳墓里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看到最后,李悠然心里一喜。

  原本以為這是一個讓人唏噓的愛情悲劇,沒想到在結尾時,突然峰回路轉。

  變得不再那么悲情了,反而還顯得十分浪漫。

  總的來說,當然還是一個悲劇。但最后的結局,卻平添了無盡的浪漫主義色彩。

  讓整個故事顯得不再那么悲戚了。

  這結局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啊!

  李悠然忍不住贊嘆出聲。

  怪不得能夠成為地球上經典的民間故事呢。

  就憑最后化蝶的一幕,都足以成為經典了。

  李悠然在心里感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