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英的質問聲在審訊室內猛然炸響,但柳五三除了呼吸節奏稍有變化,根本沒有其它反應,很快就恢復成了之前那副無辜的模樣。
在場的地下黨審訊人員知道,他們這次是遇到對手了,普通的鼴鼠不可能這么淡定。
果然,接下來柳五三看似緊張,實則非常鎮定,面對各種問題,回答的很是從容。
要么堅持說自己不知道,要么只用簡短、模糊的話回應。
在被逼問到敏感內容時,對方又會故意把話題引向無關緊要的細節,一點點的消耗羅永英等人的耐心。
看到這種情況,羅永英果斷調整審訊方案,轉而跟柳五三聊起了根據地的生活,想要從中尋找突破口,可惜依舊沒有任何發現。
審訊進行了數個小時,門外走進來一人在羅永英耳邊輕聲說了幾句,羅永英命令暫停審訊,起身走了出去。
門外,李副部長站在院子中央的棗樹下低頭抽著煙,聽見羅永英的腳步聲,他抬頭露出微笑。
“怎么樣?這個家伙不好對付吧?”
羅永英嚴肅的點點頭,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柳五三應該接觸過英國人研究的記憶切斷法,確實是個難纏的對手。”
李副部長有點驚訝,所謂記憶切斷其實就是自我欺騙,把“潛伏經歷”與“日常身份”徹底割裂。
經驗豐富的特工基本都會這招,目的是在審訊中保持邏輯上的自洽,英國軍情處將這套東西做了系統化的歸納,相關研究還處在保密狀態。
至于地下黨為什么會知道英國情報機關的秘密研究,那太正常了,倫敦無人不通紅俄嘛。
山城那幫人總以為西北都是土包子,可事實上,西北在科技上一直緊跟世界各大強國,哪怕暫時無法投入實際運用,但理論研究上并不落后。
思索了片刻,李副部長又問對柳五三妻子的審訊有什么進展,羅永英再次搖頭。
“跟柳五三一樣,這兩個人的意志很堅定,不是那些為了錢財或者利益潛伏的普通鼴鼠,我懷疑他們接受過思想強化。”
李副部長的表情漸漸嚴肅,思想強化這四個字不簡單,背后透露出很多東西。
如果羅永英的判斷沒錯,那首先就可以排除柳五三夫婦來自英美情報機關的可能。
英美特工只是拿錢辦事,基本沒有信仰和忠誠可言。
即便少數沉迷于日不落帝國余暉以及干預主義①的頑固分子,在審訊室里也不會表現的如此堅定。
歸根到底,特工只是一份工作,頂多是一份比較刺激的工作,沒有哪一個英國人或者美國人會為了工作來送死的。
想要思想強化,必須有一個核心的思想才行,比如國府的三閔主義,鬼子的君國主義。
所以柳五三的上線只能來自三個地方,日本,山城,以及紅俄。
想到最后,李副部長果斷將這個答案從腦海中排除,那邊沒必要將班軍的存在泄露給日本人。
不是不會,而是沒有利益,班軍潛伏在日偽方面,對西北和那邊都有利。
柳五三是日本間諜的可能性也不大,日諜善于偽裝不假,但像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很少會運用記憶切斷這么高明的心理手段。
那么柳五三夫妻的上線就呼之欲出了,山城!
作為英美盟友,山城既有核心的思想,又有途徑接觸英國情報機關的研究結果。
只是不知道,柳五三兩人屬于哪個機構,軍統,中統,還是其它情報機關。
短短時間內,李副部長就大致理清了思路,甚至圈定了嫌疑人的范圍,不愧是“三杰”之一。
這時,李副部長忽然想到秋蟬的電報,對方詢問西北知曉班軍被捕的時間,是不是也猜到了什么但由于某種原因無法告知呢。
看來秋蟬在軍統的地位比他們想象的還要高啊,李副部長的腦子里閃過軍統高層的照片和資料,心里若有所思。
但現在不是追究這件事的時候,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羅永英,要求羅永英在這方面想想辦法。
跟左重一樣,李副部長顯然也不是喜歡事必躬親的人,樂意培養手下的能力。
羅永英琢磨片刻有了主意,斬釘截鐵道:“既然目標被思想強化過,那就打破他的幻想,讓他明白他信仰的主義是虛假的。”
“哈哈哈,很好,放手去做吧。”李副部長開懷大笑,羅永英已經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敵人越是頑固,越有他的死穴,只要抓住他最堅固的地方下手,就能由難而易,由被動變主動。
有了李副部長的支持,審訊很快就換了個地方,柳五三夫婦被拉到了棗園的一處山坡上,山下的場院里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
不大的空地上,整齊地排列著200多輛手搖紡車,周圍擠滿了人,個個精神抖擻,喜氣洋洋。
這些人里有的身穿軍服,有的是附近村子的農民,還有些看熱鬧的學生。
隨著一聲哨響,200多輛紡車齊齊轉動,每個紡線手都聚精會神地紡著線,不一會兒,線穗子上便已纏繞了厚厚一圈紗線。
望著底下這幕,羅永英問柳五三:“你們來了邊區快一年,應當知道生產自救吧,但你們知道那是誰嗎?”
說著,羅永英指向其中一輛紡車后的男子,對方穿著樸素,一臉的笑意。
柳五三踮腳看了看,微微搖了搖頭,一旁的柳五三妻子也是同樣的動作,對方看上去很普通。
羅永英沒看兩人,口中淡淡說了個名字。
柳五三夫婦張大嘴巴,只因這個名字他們太熟悉了,可那是西北的最高首長之一,怎么可能會跟百姓一起紡線。
“你以為我在騙你們嗎?”
羅永英再次發問,接著轉身看著兩人:“你們在邊區很低調,基本沒有離開過藏身的村子,所以不認識首長很正常。”
“如果你們不這么謹慎,多出去走走,就知道我說的是真的,而且不光是這位首長,邊區所有領導都參加了生產自救。”
“這些生產出來的紡線、糧食、工業品一部分用于自給自足,另外很大一部分都送給了豫省災民。”
講完,她不管柳五三夫婦信不信,帶著兩人離開,前往下一處地點。
場院中的首長似有所覺,抬頭望了這邊一眼,旋即繼續操控紡車,他可還要跟老戰友比一比嘞。
前往下一處地點的途中,柳五三和妻子沉默不語,不過表情終于有了些許變化,顯得頗為復雜。
任誰聽說那位首長去跟一群農民比賽紡線,恐怕都會覺得這是假消息,但他們是親眼所見,這騙不了人。
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有資格能讓對方配合演戲,有這個資格的,整個民國都沒有幾位。
數小時后,載著眾人的馬車在一片營地前停下,營地里是逃難而來的難民,這會正在排隊領取糧食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
羅永英一行人沒有進入營地,甚至沒有下車,柳五三和妻子坐在車廂之中默默觀望人群的動靜。
突然,黑壓壓的難民中傳來痛哭聲,且哭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多。
一名男子雙手端著小米粥,哐當一聲跪在地上,仰頭放聲痛哭。
“老天爺,你不長眼啊,為什么就不能等等,只差一天啊。”
男子哭聲異常悲戚,周圍人也紛紛面露悲傷,很多災民餓死在了路上,有些甚至就死在營地門外。
人群里有來幫忙的根據地百姓,見狀詢問災民,國府沒有放糧嗎。
由于國府的嚴密封鎖,邊區內部很難知道國統區的情況,尤其是不識字,也不看報的村民。
聽到這個問題,痛哭的男子一下子站起來,雙眼通紅大聲怒罵。
“放糧救災?呸!要不是那幫王巴蛋搶走糧食,我爹我娘,我的婆姨和娃怎么會餓死!”
這話猶如導火索,徹底引燃了災民心中的怒火,一句句血淚控訴在人群上空回蕩,聽得邊區百姓怒不可遏。
扛著紅纓槍和紅旗的民兵,手執步槍的八路軍戰士將牙咬得嘎吱作響,恨不得殺光那些果黨反動派。
車廂里的柳五三和妻子將這些話聽得清清楚楚,兩人皺起眉頭,似乎有點不信。
羅永英也不廢話,接下來的幾天,她帶著柳五三夫婦走訪了好幾個豫省災民營地,最后更是允許他們在邊區和國統區交界處實地觀察。
結果不用說也知道,果黨兵匪連難民最后的財物都搶,更不要說賑災了。
不光如此,這支特殊的審訊隊伍還去參觀了八路軍醫院,看到了從前線回到駐地治療的八路軍傷員。
在簡陋的窯洞手術室里,馬燈、煤油燈成了手術燈,手術臺就是門板或草席。
缺少必要的麻醉藥,傷員們就喝下烈酒,或咬住木棒,靠戰友按住手腳完成手術。
即便如此,這些傷員醒來后最關心的也不是自己的身體,他們在意的是以后還能不能繼續打鬼子。
目睹了這一切后,柳五三夫婦的態度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審訊也重新開始。
①國際主義/干預主義(Internationalism/Interventionism)
背景:羅斯福政府主導的外交思想。
核心思想:美國應在世界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支持盟國抗擊侵略,維護國際秩序。
代表人物:富蘭克林·羅斯福(FDR)、國務卿科德爾·赫爾(CordellHull)。
實踐:通過《租借法案》(1941)、大西洋憲章(1941),逐步確立美國在全球事務的領導地位。
影響:二戰后發展為冷戰時期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構想。
請: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