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53章 人各有志

  鐘繇在長平亭等了三日,郭圖才姍姍來遲。

  一見面,問清事情經過,他便責備鐘繇道:“元常啊,元常,你何時變得這么急躁?身為名士,竟然不坐車而乘馬,匆匆忙忙,成何體統。”

  鐘繇也不與他爭辯,打了個哈哈,敷衍過去。

  他雖與郭圖年紀相當,名聲卻不如郭圖遠甚。郭圖一向居高臨下,他早就習慣了。

  若非如此,郭圖也不敢讓人來追他,讓他在這里等幾天。

  “你來上黨作甚?”郭圖收起笑容,裝作一副不經意的模樣。

  “元則,你何必明知故問?”鐘繇笑了起來。

  郭圖從河內追來,自然是知道他與張楊見面的事,知道他來上黨是請兵勤王。

  郭圖笑笑,也不再掩飾。“告訴你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我剛剛收到消息,朝廷被李傕困在華陰了,這一次怕是兇多吉少。”

  鐘繇心中一緊,臉上卻看不出半點破綻。“看來你在朝廷的耳目眾多,不止是我。”

  郭圖笑而不語,面帶得色。

  “張濟有何動向?”

  “張濟率部西向。”郭圖不緊不慢地說道:“不過他被段煨擋住了,應該無法參戰。元常,你熟悉段煨其人嗎?”

  鐘繇暗自松了一口氣。張濟無法參戰,天子至少可以避免腹背受敵。

  雖然也好不到哪兒去。

  “不太熟。”鐘繇說道。

  他對段煨的確不太了解。段煨常年駐扎華陰,幾乎沒有接觸,只在路上聽人說過一些只言片語,知道段煨與其他西涼諸將不太一樣,屯田安民,似乎做得還不錯。

  郭圖搖搖頭,面帶不屑。“之前李傕和郭汜殺得你死我活,現在段煨又生內訌,擋住張濟的去路,西涼人真是難成大器。”

  鐘繇佯作未聞,心中卻平添幾分厭惡。

  西涼人固然不團結,關東人又何嘗萬眾一心,袁紹的冀州牧不就是從韓馥手中奪來的。

  “元常,你來上黨是請兵勤王?我勸你就不要白費心思了。就算你能請到兵,也來不及救駕,等你趕到華陰,勝負早就判然了。”

  鐘繇目光微閃。“那你還去嗎?”

  “去,但不急在一時。”郭圖撫著胡須,得意洋洋。“等他們分出勝負,我和勝者談就是了。”

  鐘繇沉思良久。“元則,你還記得壬寅日那天夜里的天象嗎?”

  “自然知道。”郭圖打量著鐘繇,嘴角帶笑。“劉氏起于東南,終于西北,這是天意,非人力可回。朝廷被李傕所困,正合乎天象,可謂昭昭。”

  “關于天象,我倒是聽到另外一個解釋。”

  “說來聽聽。”郭圖忍不住露出了嘲諷之意。

  長社鐘氏真是可憐,竟將希望寄托在這么一個廢物身上。年近半百,還不知天命。天意如此明白,竟猶豫再三,又生變故。

  早知如此,就不該來追他,讓他自生自滅好了。

  “大漢為火德,紫宮為天子所在。赤氣貫紫宮,乃大漢氣運集于天子一身。由東南而西北,乃是逆勢而動,由卑向高,由弱而強。”

  鐘繇還沒說完,郭圖便放聲大笑。“依你所言,大漢還有幾百年國運?”

  鐘繇淡淡的說道:“昆陽之戰時,又有誰能想到光武皇帝能大破王邑,中興大漢?”

  郭圖面色微變。“這種事,你也信?”

  鐘繇幽幽地說道:“你能信‘瞻烏爰止,于誰之屋’,我為何不能信史書所言?”

  郭圖沉下了臉,剛要說話,有騎士從遠處狂奔而來。奔到面前,騎士翻身下馬,沖到郭圖面前,語氣急促地耳語了幾句。

  郭圖赫然變色,轉頭盯著鐘繇看了兩眼,欲言又止。

  鐘繇心跳加速,卻不敢主動發問,生怕被郭圖看出虛實。

  郭圖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地吐了出來。“華陰傳來消息。三日前,天子大獲全勝,李傕陣亡。”

  鐘繇愣住了,臉色漸漸泛紅,氣息漸漸加粗。

  “你再說一遍。”

  郭圖尷尬地搖搖頭。“你沒聽錯,天子勝了,而且親手砍下了李傕的首級。”

  鐘繇狂喜,舉起雙手,仰天大呼。

  “上邪!天降英主,火德不滅。”

  郭圖追了三百里,卻成了看客,大感無趣。

  他再無心情關注鐘繇的去向,掉頭趕回華陰。

  他甚至沒敢取道河內,而是直接去了河東。

  河內太守張楊聽到這個消息,肯定不會給郭圖好臉色。

  本來張楊已經接受了鐘繇的勸說,準備派兵接應天子,被郭圖一說,又放棄了。

  現在郭圖又告訴他,天子勝了。不僅勝了,而且是大勝,親手砍下了李傕的首級,張楊會不會一怒之下,砍下他郭圖的首級?

  郭圖沿途不斷收到消息,對華陰之戰的了解越來越多,心里也越來越不安。

  天子不僅斬殺了李傕,而且收編了李傕、郭汜的人馬,擁有步騎五六萬人。

  一想到幾年前,這些西涼兵曾經大破討董聯軍,郭圖就覺得頭疼。

  難道真如鐘繇所說,天子是天降英主?

  那袁紹該怎么辦?

  自董卓廢少帝,立天子以來,袁紹就一直不承認天子。他這次奉命出使也不是袁紹自己的意思,而是迫于無奈,不得不敷衍一下。

  最初提議迎奉天子的是沮授。

  沮授提出這個建議后,附和者甚眾,袁紹不得不答應試一試。一開始是交付曹操去辦,但曹操被呂布襲取兗州,自顧不暇,袁紹只得派他出使長安,以塞眾口。

  袁紹之所以派他出使,就是因為他清楚袁紹的心意,不會真將天子迎至鄴城。

  所以他一路拖延,從鄴城趕到河內就用了一個多月。聽說鐘繇由河內趕往上黨,請兵勤王,又一路追到上黨,就是希望把這段時間混過去,最好是等到天子被殺,沮授的建議無疾而終。

  萬萬沒想到,天子不僅戰勝了李傕,而且是大獲全勝。

  他不知道袁紹收到這個消息之后,會作如何想。

  但他很清楚,如果讓沮授等人知道這個消息,迎天子至鄴城的意愿必然更加強烈。

  孝靈帝自出河間,天子的母族又是趙國人,在某種程度上,冀州人對奉迎天子是有所想法的。如果讓他們知道天子大破李傕,有天命在身,不知道會有什么想法。

  對處境艱難的袁紹來說,這無異于當頭一棒。

  創業維艱,但袁紹的創業未免也太難了些。

  先是被何進所困,不得施展,后又被董卓奪了大權,好容易在冀州站穩腳跟,又被公孫瓚所迫,大戰經年不歇。

  若是天子再崛起關中,朝廷聲勢復振……

  郭圖不敢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