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9章 群策群力

  看著突然激憤起來的諸將,董承有些慌了手腳,連聲喝止。

  劉協卻暗自歡喜。

  看來這次的選擇沒有錯,這些來自洛陽周邊的將士對西涼人的恨意就像火山,一點就著,省了費心引導的麻煩。

  就沖他們這咬牙切齒、捶胸頓足的表情,只要運用得當,戰斗意志是不會缺的。

  幸好沒讓賈詡跟來,萬一這些人紅了眼,直接將賈詡這個西涼人撕了,那就虧大了。

  劉協示意董承不必著急,也不在意諸將是否失禮,與他們談論起西涼人的惡行,為接下來的戰術討論積蓄能量。

  西涼人的惡行有目共睹,只不過平時敢聚眾控訴的時候并不多。這些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李傕的部下,周圍都是窮兇惡極的西涼人,沒事都有可能翻臉砍人,更沒人敢主動惹他們,有什么怨氣也只能憋在心里。

  今天逮著一個機會,旁邊沒有西涼人,全是義憤填膺的苦主,可以盡情控訴,不用擔心有人去告密,這恨意瞬間就爆了表。

  這時,遠處的官道上奔來兩匹戰馬。

  戰馬狂奔,幾乎四蹄騰空。

  騎士伏在馬背上,仍在不停的揮舞馬鞭,拼命壓榨戰馬的潛力。

  馬蹄踢起煙塵,直沖云宵,在很遠就能看見,并迅速向大營接近。

  雖然只有兩匹戰馬,煙塵也只是淡淡的一層,遠遠算不上遮天蔽日,但帶來的恐懼卻鋪天蓋地,剛剛還恨不得要將西涼人撕成碎片的將領們一個接一個的沉默了,不少人意猶未盡,卻不敢再說,憋得面紅脖子粗,仿佛被捏住脖子的雞。

  時間不長,兩騎奔入大營,來到董承的面前,匯報了郭汜已率近萬步騎到達華陰,第一時間進逼楊定大營的消息。其中有兩千步騎逼近,隨時有進攻的可能。

  董承的臉色也有些發白,額頭、鬢角全是汗。

  劉協看在眼里,卻一點也不意外。

  越是弱雞,越是叫得歡,真正的斗雞看起來反而有些呆滯,所謂呆若木雞就是這個意思。

  趁著這個機會,劉協示意董承入帳說話。

  董承如夢初醒,連忙喝令諸將進帳,請劉協在主席就座,然后一一介紹諸將。

  劉協不急不忙,挨個交談,有的兩三句,有的七八句,內容無非他們的籍貫,家里還有哪些人,這些年的經歷。

  借著這個機會,眾人的情緒再次被調動起來。

  只不過西涼人已經到了眼前,大戰迫在眉睫,再說大話會有打頭陣的可能,沒人還敢像剛才那樣肆無忌憚,說話聲音也小了很多。

  劉協詢問完幾個校尉、司馬的情況,問了董承一個問題。

  如果西涼人發動進攻,他們最有可能從哪個點突破,又有可能用什么方式進攻?

  董承沒有心理準備,猶豫了半天,才在地圖上胡亂指了一下。沒等劉協發表意見,他就心虛地縮回了手,訕訕地笑著,用力搓著手。

  劉協沒說什么,將目光轉向校尉、司馬們。

  幾個校尉、司馬互相謙讓了一番,一個校尉上前,在地圖上點了點頭。“陛下,臣以為,西涼人的進攻更有可能從這個位置開始。”

  說完,他偷偷看了董承一眼。

  他指的位置和董承所指并不相同。

  “有什么理由嗎?”劉協一邊問,一邊命人記錄。

  “呃……”校尉定了定神。“臣與西涼人交戰過,西涼人不好列陣,但他們上山下坡如履平地,即使騎兵也能策馬沖上山坡。這個位置雖然有坡,卻攔不住西涼人,他們很可能會突然沖上來,然后從高處進行射擊,擾動我軍陣勢……”

  劉協覺得有理,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董承。

  這個道理并不難懂,應該說,有過實戰經驗的人都知道,但董承身為將領,卻一點概念也沒有。

  也不知道他之前的戰斗是怎么打的,全靠對手犯錯嗎?

  董承很尷尬,額頭的汗珠更密。

  劉協收回目光,夸獎了那個校尉幾句,命人記錄好他的發言,轉頭又問其他人。

  見劉協問得認真,其他人不甘示弱,陸續發言。

  這些人都是直接統兵的將領,戰斗的經驗比董承豐富得多,大部分發言也算是言之有物。

  幾個準備不足,本想胡亂說幾句,蒙混過關的人還遭到了同僚的無情群嘲。

  所有人都發完言后,西涼人可能發起攻擊的位置便大致有數,之前一頭霧水,覺得西涼人有可能從任何位置發起攻擊,無形的恐懼不知不覺的淡化了很多。

  看看帳角的漏壺,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到了晚餐時間,劉協便讓董承安排晚飯。

  董承如釋重負,連忙命人上酒上菜。

  一提到吃飯喝酒,氣氛又輕松了一些。董宛更是歡喜得眉開眼笑,幾乎要流口水。

  劉協將董承叫到身邊,輕聲問道:“阿舅,有方略了嗎?”

  董承既慚愧又興奮。“陛下,臣慚愧,為將這些年,竟不知道這些人有如此見識。聽他們說完,臣這心里不慌了。就算李傕親來,臣也有把握守住陣地。”

  劉協瞅了董承一眼,淺笑道:“阿舅以為,若李傕來攻,他會先攻你的大營,還是先攻奉義將軍(楊奉)的大營?”

  董承想了想,略顯尷尬地說道:“先攻臣大營的可能更大。”

  劉協也這么想。

  論兵力,董承不如楊奉。董承只有兩千多人,楊奉卻有近四千人。

  論將士戰力,這些從洛陽周邊招募來的明顯不如楊奉麾下的白波軍。說得難聽點,他們連正式的戰斗經驗都沒有,而白波軍則是和牛輔率領的西涼主力正面交戰過的精銳。

  論個人能力,不管是韜略還是勇氣,董承同樣不如楊奉。

  如果說董承有什么優勢,那就是他還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如楊奉。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董承的大營作為突破口,是任何一個稍有見識的將領順理成章的選擇。

  “那朕這些天,就在阿舅營中見習,觀摩阿舅用兵,如何?”

  董承正中下懷,連連點頭。

  “陛下,臣求之不得。”董承咬咬牙,又說道:“陛下在此,不能沒有人服侍,不如就讓阿宛侍候陛下起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