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8章 夜談

  “這應該是五斗米道的經典吧,先生也奉道?”劉協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道術本一體,只是術易顯而道難見罷了。”賈詡苦笑。他請劉協入座,又取過一張席,靠在案邊。“陛下深夜回營,是有事有垂詢?”

  劉協也沒掩飾,把自己面臨的困境說了一遍。

  郭汜進攻在即,董承的大營能不能守住,他并沒有絕對的把握。可是相比于防守的陣地戰,他更頭疼如何給楊定送第二批糧。

  “飛熊軍在側,送糧的風險大增,不能不有所準備。”

  賈詡也有點意外。“李傕派來了飛熊軍?”

  劉協同樣意外。“先生……沒料到?”

  賈詡抬起頭,目不轉睛地看著劉協,啞然失笑。“陛下,臣應當料到嗎?”

  劉協沒吭聲,只是盯著賈詡多看了兩眼。

  他的確以為這是賈詡計劃之中的事。

  不是說算無遺策嗎?

  賈詡這副無辜的表情,是演戲,還是無奈?

  賈詡收回目光,出了一會兒神。“陛下對張良、陳平如何看?”

  劉協雖然不明白賈詡為什么突然岔開話題,提起張良和陳平,卻想起一件事。

  涼州的另一個謀士閻忠,也可以算是賈詡的伯樂之一,對賈詡的評價便是良平之奇。

  閻忠在歷史上留名,除了這件事,就是勸皇甫嵩造反,卻被皇甫嵩拒絕了。

  奇怪的是,當閻忠自己有造反的機會時,他卻拒絕與韓遂、馬騰合作,憤懣而死。

  賈詡此刻提起張良、陳平,或許與閻忠對他的評價有關?

  劉協不明白,決定藏拙。以他的人生經歷,知道這時候大多不需要自己回答,耐心傾聽就行了。

  “張良與陳平并為高祖智囊,但兩人的身后名卻大不相同。人人皆謂張良為神仙,卻謂陳平為陰謀家。就連陳平也說自己多陰謀,道家之所禁,難以善終。”

  賈詡抬頭看著劉協,嘴角噙著苦澀的淺笑。

  “可是有誰相信,陳平并非天生陰謀家,他也想如張良一樣行大道,用陽謀,奈何身份懸殊,他只能行小術,用陰謀。”

  劉協靜靜地看著賈詡。

  他從賈詡對陳平的感慨中聽到了同情,感受到了他想為張良,卻不得不為陳平的無奈,卻還是不知道賈詡為什么要在此時此刻提起張良、陳平。

  賈詡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時,神情已然平靜下來。

  “道為經,大河雖千回百轉,終將歸海,是以大道可知。術為緯,涓滴細流,漏痕露跡,朝生夕死,難以預計。故圣人以道治國,求其鴻遠,而以術濟急,求其見效。”

  這下子,劉協明白了。

  賈詡繞了這么大一個圈子,其實就是一個意思。

  他用計離間李傕、郭傕不假,但他無法預知李傕、郭汜的每一個反應。

  比如李傕派李式率領飛熊軍前來增援。

  “陛下當初承諾送糧,卻不是死諾。”賈詡又取了一只碗,為劉協倒了半碗水。“楊定曾與李傕共事,自然清楚飛熊軍的戰力。陛下縱使不能兌現諾言,想來他也能理解陛下難處。”

  “那……就由著楊定投降?”

  “楊定降了,有利無弊。一來他與李傕有仇,只能與郭汜結盟。如此,則李傕必然要花更多的心思去防備他們。二來可以增加李傕、郭汜的軍糧消耗。李傕軍糧不濟,要么退走,要么急攻。”

  賈詡捻了捻手指,又沉吟道:“要說麻煩,只在于楊侍郎。不過他是華陰人,熟悉地形,再不濟,退守華山深處,也能支持一段時間,當無性命之憂。”

  劉協輕輕地點了點頭,心里卻隱隱不安。

  賈詡的分析沒錯,縱使楊定降了也未必是壞事,反倒可能是好事。

  但,這是賈詡的真心話嗎?

  劉協反復權衡了一會,還是拿不定主意,決定暫時擱置這個問題。

  他和楊定的約定還有兩三天,可以再考慮考慮。

  “多謝先生點撥。”劉協微微欠身致意。

  賈詡躬身還禮。“這是臣應盡之職。”

  “先生能為我說說飛熊軍,以及統領飛熊軍的李式嗎?”

  “當然可以。”賈詡喝了一口水,不緊不慢地說道:“飛熊軍原本是董卓的部曲,既有漢人、羌人,也有北邊雜胡。之所以取飛熊為號,一是因為涼州漢羌信奉熊,二是董卓本人敬重姜尚。”

  “至于李式……”賈詡笑了笑。“他是李傕與正妻胡氏所生嫡子,極為胡氏寵愛,故能弱冠統領飛熊軍。天資不算差,卻沒經歷過生死,統領飛熊軍這樣的虎狼之師未免力不從心。”

  劉協不解。“李傕這些年無日不戰,李式統領飛熊軍,卻沒經歷過生死?”

  “董卓諸將中,李傕實力最強,又有計謀,一般不會出動飛熊軍。且飛熊軍名聲在外,對手往往看到飛熊軍的戰旗就心生怯意,主動退卻,不會舍命相搏。”

  劉協恍然,隨即又問道:“涼州出精騎,除了飛熊軍外,涼州還有哪些精銳騎兵?”

  賈詡搖搖頭。“涼州出良馬,騎兵很多,但精騎難得。董卓征戰一生,耗盡家財,才攢得飛熊軍兩千余人,號稱三千。這些年在中原征討,損失不少,卻得不到補充,實則不過千余人。”

  “涼州精騎這么少?”

  賈詡笑了,擺擺手,示意劉協不必驚訝。

  “所謂精銳,不僅要有數以千計的百戰之士,還要有令行禁止的紀律。涼州人多胡風,寡氣節,逐利而生,百戰之士數不勝數,能夠令行禁止的卻屈指可數。飛熊軍之所以能成為董卓的部曲,是因為董卓是萬里挑一的勇士,威鎮西涼,又與戰士同富貴,共甘苦,這才能收服其心,得其死力。”

  劉協看了賈詡一眼,欲言又止。

  賈詡的確有為董卓正名的意思,但他說的是事實。

  作為一個武人,能在涼州混跡這么多年,最終成為涼州武人的領袖,董卓自有他的個人魅力。

  至于這個魅力是不是符合主流的道德觀念,那不是董卓能夠解決的。

  涼州人的道德,本就與中原人的道德不同。

  “那……先生有術可破飛熊軍否?”劉協試探著問道。

  賈詡眼神閃爍了片刻。“陛下可召回呂布,以呂布飛將之名,及其勇力,或許有三分機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