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16章 因勢取利

  賈詡卻含笑看著韓遂、馬騰。“文約,壽成,雖是大際遇,卻也沒這么急。”

  韓遂恍然大悟,自責地拍拍額頭。

  “失禮,失禮。文和兄,請,我們先回城,為你洗塵。”

  馬騰說道:“文約,回城太遠,人多眼雜,不如就在我營里吧。牛羊都是現成的,也沒人打擾,可以從容聽文和兄解說。”

  韓遂轉了轉眼珠,有些后悔,卻又無從拒絕。

  他和馬騰一樣,都不希望太多的人了解賈詡帶來的好消息。一旦傳播出去,誰知道那些人還愿不愿跟著他,會不會改變心意,轉投朝廷。

  馬騰雖然話不多,考慮卻很到位。

  只是如此一來,馬騰就搶在他這個金城人前面做了東道主。

  但他很快就恢復了鎮定,從容笑道:“文和兄,難得壽成如此慷慨,我就不爭了。”

  賈詡哈哈大笑。

  早就知道韓遂心眼多,馬騰看似粗猛,其實也是個精明人。這兩人結義只怕是迫于形勢,所以他才故意出言試探,看看他們的反應。

  “我也正有此意。關中殘破,朝廷艱難,我已有好久未能大快朵頤。唉,一想到關中的牛羊肉啊,我就食指大動。”

  “那今天就請文和兄盡興。”馬騰笑道。

  一行人重新上了車馬,向馬騰的大營趕去。

  韓遂搶先一步,主動與賈詡共乘。

  為求輕便,賈詡乘坐的輜車不大,只能容兩人共坐。馬騰身軀雄偉,想擠進來未免局促,只能放棄。看著韓遂與賈詡談笑風生,說些名士間的故事,馬騰也不好硬湊在一旁。他騎馬先行,卻命長子馬超隨侍賈詡左右,聽賈詡差遣。

  韓遂心知肚明,只好按下滿腹的小心思,陪賈詡說些閑話。

  來到馬騰大營,馬騰請賈詡坐了首席,自己與韓遂陪坐,子弟們各在下首。

  洗漱完畢,又換了一身衣服,賈詡與韓遂、馬騰攀談起來。

  “還想去關中嗎?”賈詡開門見山。“現在可能是最好的機會。”

  韓遂、馬騰頓時來了精神。

  涼州與關中一山之隔,待遇卻有天壤之別。關中屬京畿,涼州卻是邊州。

  且關中有沃野千里,比起苦寒的涼州,無疑更適宜生存。

  如果能到關中定居,那自然再好不過。

  韓遂相對機敏些,不動聲色。“文和兄,這是朝廷的意思嗎?”

  賈詡笑道:“你說的朝廷是指天子,還是指三公九卿?”

  韓遂眼珠轉了轉。“有區別么?”

  “自然是有區別的。”賈詡說道:“大漢若亡了,天子就是亡國之君,生既不復尊榮,死亦無顏見劉氏祖宗。至于三公九卿,有何損失?”

  韓遂一聲輕嘆。

  大漢亡了,對三公九卿來說的確沒什么太大的損失,大不了換一個皇帝而已。縱使有人愿意為大漢守節,也不過自己歸隱不仕,絕不會攔著子孫出仕新朝。

  當年王莽篡漢,都有無數公卿擁戴。如今袁紹負四世三公之恩澤,又有幾個人能拒絕他呢。

  只是如此一來,涼州人的際遇會更慘。

  他當然被大將軍何進冷落時,袁紹就是大將軍掾。

  “天子雖年少,卻有過人天賦。涼州于公卿大臣而言,是禍亂之本。于天子而言,卻是中興之基。漢高祖以三秦騎士定天下,漢武以六郡良家子平定四夷,光武以幽并突騎爭中原,如今天子欲以幽并涼三州之精銳中興大漢,再興漢武偉業。”

  賈詡喝了一口水,目光掃向馬超、韓銀等人。“小子,努力,衛霍之功正待爾等后生。”

  馬超、韓銀忍不住挺起了胸口,意氣風發、熱血上頭。

  馬騰笑道:“文和兄,我與文約雖老,尚能飯。”

  賈詡哈哈一笑。“你們或許能飯,但漢武偉業又豈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就的。你的先祖馬伏波堪稱老當益壯,也不過花甲之年。你再戰十年,也該以侯歸國,含飴弄孫了。將來事業,還是看這些后生的。”

  馬騰大笑,顧盼之間,豪氣漸生。

  他一向以馬伏波之后自詡,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扶風馬氏根本不會認他這種庶族支系。

  如果有機會像馬援一樣以戰功拜侯拜將,自立門戶,他當然不會拒絕。

  哪怕像馬援一樣馬革裹尸,他也是愿意的。

  馬超的眼睛越發明亮,甚至覺得頭皮發麻。

  馬騰年老,但他還年輕啊,有足夠的時間建功立業。

  韓遂聽得心里不爽,連忙拉回正題。“文和兄,縱使天子有志中興,與我等入居關中又有何干?”

  賈詡含笑看了韓遂一眼。“文和,關中殘破,你應該是知道的。”

  韓遂點點頭。

  他年初曾與馬騰一起進兵關中,自然清楚關中是什么模樣。

  “河南的殘破,又勝于關中。”

  韓遂眼神微閃,若有所思。“如此說來,天子將歸于何處?”

  “天子將歸于何處,暫且不說。以文約之見,亂世建國,當都于長安乎,當都于洛陽乎?”

  “自然是長安。”韓遂若有所思。“所以,天子有意引涼州人定居關中,充實戶口?”

  “天子是否有這個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因勢取利。”賈詡侃侃而談。“天子欲以幽并涼征伐天下,統兵大將,必有質子。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故必有人耕種。天子使李傕、郭汜舊部兩萬人屯田關中,遠遠不足。量關中之地力,至少還需要十萬戶,才能滿足天子需求。”

  韓遂、馬騰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放聲大笑。

  十萬戶,足以容得下整個涼州。

  這簡直是天賜良機。

  當然,即使關中缺人,天子也不會讓所有的涼州人都遷入關中,必然會優先選擇愿意支持他的人。

  也就是說,這時候支持天子,不僅可以建功立業,還能立刻得到遷居關中的機會。

  想當年,張奐為了遷入內地,付出了多少代價?

  如今,這個機會就擺在他們面前,唾手可得。

  一時間,不僅原本就是關中人的馬騰心動,就連世居金城的韓遂也無法保持平靜。

  這么好的機會,放過未免太可惜了。

  但韓遂畢竟是韓遂,不是馬騰。

  他不動聲色的與賈詡寒喧,打聽朝廷擊殺李傕的詳細經過。

  賈詡一一道來。

  當韓遂聽說天子擊退李傕并非出于賈詡設計,而是乾綱獨斷時,他大感意外的同時,也理解了賈詡為何如此支持天子,竟不辭辛苦的趕到涼州來做說客。

  毫無疑問,這不僅是他們個人的機會,更是涼州的絕佳機會。

  獨木不成林。涼州人要想在朝廷上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只有一兩個人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抱團,才能與關東世族對抗。

  否則就算是涼州三明或者蓋勛那樣的文武全才,也很難根本性的改變局面。

  馬超卻對天子沖陣,親手斬殺李傕的事跡頗感興趣,忍不住追問了幾句,心生向往。

  率百騎突陣,斬殺對方大將,何其壯哉。

  跟著這樣的天子作戰,一定痛快。

  一頓飯吃完,無論是韓遂、馬騰,還是馬超、韓銀,人人心動,從中看到了屬于自己的機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