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6章 奇才劉巴

  第二天一早,劉協起床練武,宋都也掙扎著起身,揉著眼睛,打著哈欠,為劉協準備早餐。

  侍寢、侍食一條龍服務。

  雖然不需要她親自下廚,但天明即起對一個剛剛十四五歲的小女孩來說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何況昨天還睡得那么晚。

  她不知道劉協十五歲的身體里有一個996的靈魂,所以也無法理解劉協為什么能那么自律,只能歸結于天子圣明,所以才有一個強壯得不像話的身體,讓人渾身酥軟,欲罷不能。

  只有想到天子打算讓她的父親宋泓擔任并州的一郡太守,又信心滿滿的說這是一樁美差,她才能打起精神來梳洗。

  如果換一個人說這句話,她是堅決不會信的。

  天子這么說,她信。

  由那群老臣心機用盡,卻根本不知道天子究竟在想什么,便可知天子的聰明絕不是背書背得快、記得牢這么簡單。

  這是一個圣心難測的雄主。

  宋都要梳妝臺坐了片刻,忽然想,要不要將這個消息告訴族叔宋果?

  最近宋果和士孫瑞、魏杰走得太近了,天子似乎對他有些不滿。

  吃完早飯,宋都主動請求隨天子出城。

  看著巧笑嫣然的宋都,劉協多少有些詫異。

  宋都一向對軍營沒什么興趣,最近又隨唐姬一起籌措紙坊的事,玩得不亦樂乎,怎么突然想跟著去軍營?

  “有事?”

  “沒事,就是想看看陛下如何練兵。”宋都笑嘻嘻地說道,有些夸張地眨著眼睛。

  這時,虎賁通報,劉巴請見。

  劉協隨即將宋都的事放在一邊,讓宋都去更衣。

  他習慣了騎馬,不配備車輛,宋都這一身衣服肯定不方便。

  出了門,看到劉巴站在階下,劉協露出一絲笑容。

  劉巴是個奇才。

  他的奇,一方面表現在他的經濟手段上,一方面表現在他的為人處世上。

  漢魏之際的讀書人大多尚空談,坐而論道個個是高手,真讓他們執政,絕大多數都抓瞎。說到經濟民生,他們更是避之不及,仿佛一談錢就被污辱了似的。

  雖然很多人都很貪。

  后來的西晉名臣王衍一面安排子弟占據物產豐饒的大州,一面稱錢為阿堵物,便是這種矛盾心理發展到極致的體現。

  但劉巴卻是個擅長經濟手段的人,鑄大錢,幫助劉備解決錢荒,便是他的手筆。

  就連號稱軍政全才的諸葛亮都不吝惜對他的欣賞。

  但這些都不如他極力逃避劉備的人生經歷傳奇。

  劉協一直不太明白,劉巴不愿為劉備效力是因為看不起劉備,還是因為他心有朝廷。

  現在看來,應該是后者的成份多一點。

  “子初,昨夜睡得可好?”劉協緩緩走下臺階,來到劉巴面前。

  劉巴也打量著劉協,微微點頭。“尚好,見到陛下就更好了。”

  “哦?”劉協挑起眉梢,神情疑惑。

  “河東雖亂,卻有荀府君運籌,想來不久便能安定。是以尚好。”

  “那為何見到朕就更好了?”

  “天下雖亂,陛下不亂,大漢未來可期,是以更好。”

  “你看錯了。”劉協打量了劉巴兩眼,嘴角輕挑,抬手指指自己的心口。“朕這心里千頭萬緒,亂成一團,還不敢讓人看出破綻,只能強作鎮靜。”

  “敢問陛下為何事心亂?臣或許可以為陛下解憂。”

  “缺衣少食,民生維艱。大廈將傾,人心思變。王道難行,羌胡叩關。”

  劉巴面帶微笑。“原來如此,臣不才,愿為陛下解憂。”

  “愿聞其詳。”

  “河東有鹽有鐵,有田有桑。只要用心經營,不出一年,必能衣食充足。”

  “眼前的困難如何解決?”

  “以鹽鐵為質押,向大族借糧。”

  劉協不置可否,示意劉巴接著說。

  “以河東為根據,左挾太行,右倚大河,經營京畿。不出三年,陛下可半有天下。然后挾并涼精兵,號令天下。詔書所到之處,有征無戰,大漢可興矣。”

  劉協露出一絲淺笑。

  “中原既一統,陛下據天下之富,用雄師百萬,橫行大漠,西絕流沙。服者降,不服者誅,則羌胡可定,王道可興。”

  劉協笑出聲來。“子初壯志可嘉。”

  劉巴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笑意。“陛下以為臣大言乎?”

  劉協搖搖頭。“朕年少,蒞政尚淺,井底之蛙,豈敢量東海深淺。只知子初意氣風發,朕甚是歡喜。使天下士子皆如子初,朕有何憂?”

  劉巴心里有點憋得慌。

  雖然天子的理由卻很充足,態度也很謙虛,但他還是覺得天子說他大言不慚。

  他明明在笑。

  劉協頓了頓,又道:“子初說,可以鹽鐵為質押,向河東大族借糧,以解燃眉之急?”

  劉巴信心滿滿地點點頭。

  “鹽鐵本屬大司農,中興以后歸郡縣。依子初之計,是一仍舊例,由郡縣管理,還是收歸大司農?”

  劉巴說道:“陛下初到河東,不宜倉促變更制度,當緩緩圖之。”

  劉協從諫如流。“那就以子初為安邑令,協同河東太守荀彧,籌集糧食,解我燃眉之急,如何?”

  劉巴欣然從命。

  天子駕臨河東郡,安邑令相當于洛陽令,絕非普通的一縣之令。

  況且天子的意思也很明白,讓他擔任安邑令,是方便他直接管理鹽鐵。如果這件事處理得好,天子必然會重用他,推行他剛才所說的計劃,直到實現王道。

  天子給了他機會,他剛才說的能不能實現,是不是大言,全看他自己的本事。將來能走到哪一步,是位登三公,還是止于安邑令,都由他自己決定。

  劉巴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拒絕。

  劉協又提出邀請。“江南還有如子初者乎?朝廷虛席以待,多多益善。”

  劉巴不假思索。“有劉先者,字始宗,博聞強記,明習典故。今為荊州別駕,乃心朝廷。陛下若能征之,必攜宗而至。”

  劉協心中一動。

  劉巴說劉先可以征用,這很好理解,為什么說劉先會攜宗而至?

  話里有話啊。

  劉先這是有多不愿意為劉表效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