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38章 以退為進

  對劉協的敷衍態度,鄧泉極不滿意,轉身去找假太尉楊彪。

  來到太尉府,直入中庭,鄧泉看到了正在堂上讀報的楊彪。他拾階登堂,草草行了禮,自行入座。

  楊彪的目光掠過邸報邊緣,瞅了鄧泉一眼,又回到邸報上。

  “伯淵,這是怎么了?”

  “等你看完再說。”

  楊彪“哦”了一聲,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似乎早有預料。他沒說話,將文章讀完,放在案上,手指在案上輕輕叩了幾下。

  “讓我猜猜,你是對孟光的文章不滿?”

  “我還不至于和那些書生置氣。”鄧泉一聲長嘆,將剛剛郎官發生爭斗,天子卻不以為然,拒絕下詔禁止在宮中傳讀邸報的事說了一遍,最后說道:“文先,天下易動難安。黃巾之亂以來十余年,好容易才安定了幾天,天子這是要做什么?”

  楊彪詫異地打量著鄧泉。“伯淵,昨天在太學,你可不是這么說的。”

  “我也沒想到這些人這么敢說。早知如此,我肯定不會贊同。”

  “那就是你的不是了。”楊彪沉下了臉。“天子要舉行論講,征許靖三人評論,你都是知道的,理當有所準備。如今宮中郎官爭斗,是你失職,怎么反倒抱怨起天子了?伯淵,這可不是為臣之道。”

  鄧泉驚訝地看著楊彪。

  “你有沒有想過,宮里宮外數萬將士,為何你光祿勛屬下的郎官起了沖突?”楊彪的臉色越發凝重,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

  鄧泉很不高興,抗聲道:“是我無能。”

  楊彪點點頭。“你自免吧。”

  鄧泉愣住了,不敢置信地睜大了眼睛。他來向楊彪求助,楊彪不僅不幫他,還要他自免,這……是什么意思。

  “文先?”

  “光祿勛由太尉府節制,你麾下郎官爭斗,我也難辭其咎。你先自免,我隨后上書請罪。”楊彪頓了頓,又道:“反正這太尉遲早要讓出去的,這也是個機會。”

  鄧泉立刻急了。“文先,萬萬不可。我可以自免,你千萬不能讓出太尉之職。君尚在太原,何時能立功,尚未可知。你現在讓出太尉,只會讓別人撿了便宜。”

  楊彪瞅了鄧泉一眼,欲言又止。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道:“君榮身為北軍中候,不能久在太原,還是應該回京侍駕。再不回來,只怕北軍都要重建了。”

  鄧泉眉頭緊皺,連連咂嘴。

  他明白了楊彪的意思,寧可讓出太尉的虛名,也要換取士孫瑞返回長安,將北軍的指揮權控制在手中。

  這的確是個問題。

  士孫瑞等人在太原,步兵、射聲營也在太原,三個騎兵營的編制也在,卻名額不足,騎兵的精銳都控制在王服手中,一直隨天子征戰,這際上一直游離在士孫瑞的控制之外。

  王服雖然還是越騎校尉,但他積累軍功,已經封了侯,爵位在士孫瑞之上,這種形勢是不能長久的。隨著王服麾下的將士漸多,士孫瑞對北軍的控制已經形同虛設。

  “文先,你若請辭,誰來接任太尉?”

  “賈文和。”

  “他?”鄧泉皺起了眉,很不贊同。

  賈詡的功勞、能力都足以擔任太尉,但賈詡是西涼人。

  “賈文和是最合適的人選。”楊彪說道:“我現在只怕他不肯。要是被韓文約撿了便宜,那才是麻煩。”

  鄧泉眨眨眼睛,有點無奈。

  楊彪說得對,由賈詡出任太尉并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卻是一個最不壞的選擇。以士孫瑞眼下的局面,短時間內根本沒有立功的機會,反倒是韓遂虎視眈眈,一心想位登三公。

  有實力壓制韓遂的,也只有賈詡了。

  “只是……”

  楊彪擺擺手。“別只是了,就這樣吧。”說完,又拿起了邸報。

  鄧泉猶豫半晌,一聲長嘆,起身而去。

  鄧泉引咎自免,劉協一點也不意外,反倒是正中下懷。程式性的挽留后,他就批準了鄧泉的辭呈,隨即要求太尉府推薦新的光祿勛人選。

  楊彪隨即上書,推薦轉衛尉馬騰為光祿勛,轉越騎校尉王服為衛尉。

  他的理由很充足。馬騰隨征戰有功,擔任衛尉期間勤勉稱職,又有充足的的征戰經驗,擔任光祿勛勛綽綽有余。

  至于王服,由越騎校尉轉為衛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以他的功勞和爵位,再擔任越騎校尉已經有些屈才了,理應擔當更重要的職位。

  劉協倒沒什么意見,經過朝會討論,迅速通過了這項決議。

  為了表示對老臣的安撫,劉協轉鄧泉為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是個閑職,最適合安置老臣。且光祿大夫又是光祿勛的屬員,轉鄧泉為光祿勛大夫,可以協助馬騰熟悉情況。

  詔書頒布后,楊彪隨即提出,光祿勛麾下的郎官爭斗不僅是光祿勛的責任,太尉也難辭其咎。他自問沒有掌兵的經驗,不適合擔任太尉,請求自免,并推薦侍中賈詡出任太尉。

  此言一出,參加朝會的大臣們都驚呆了。

  劉協也愣住了。

  他清楚這些老臣有多么渴望恢復太尉的掌兵權,也清楚老臣們對涼州人的排斥有多么深入骨髓。讓馬騰出任光祿勛還可以接受,由賈詡出任三公之首的太尉,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他私下里和賈詡提過一次,被賈詡拒絕后,就沒有再提。

  他打量著楊彪,用心揣摩楊彪此舉背后的用意。

  這些老臣的一舉一動都是有用意的,絕不會簡單化。

  出人意料的事,鄧泉也出聲支持楊彪,認為賈詡是目前最合適出任太尉的人選。

  他還進一步做了說明,眼下關中駐軍成份復雜,統屬不一,理應調整,理順關系,以確保關中的穩定。這樣的重任只能由賈詡來完成,別人都沒有足夠的威望和能力。

  聽到這兒,劉協有點反應過來了。

  這是以退為進啊。

  雖說袁紹未滅,天下還沒有真正一統,但袁紹病重,袁譚有意向朝廷稱臣,用武力平定冀州的可能性正在消失,士孫瑞想憑戰功升任太尉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楊彪自免太尉,并將賈詡推上太尉之位,賈詡不能不投桃報李。

  最大的可能,就是調士孫瑞回長安,重建北軍。

  轉越騎校尉王服為衛尉,也是為士孫瑞掌握北軍消除障礙。

  劉協越想越覺得這些老臣陰險,但他卻無法拒絕。

  權衡利弊,由賈詡出任太尉,的確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論講在即,軍隊不能亂。

  ------題外話------

鶴舞白沙盟主加更第二十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