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97章 新戰法

  “說一下你的意見。”劉協擺擺手,看向黃猗。

  黃猗躬身致意。

  “臣以為,此戰雖意外受挫,卻不影響整個戰局,相反倒是個提醒。”黃猗不緊不慢地說道:“大軍圍城,兵力十倍于敵,諸軍都有輕敵之意,以為唾手可得,是以人人爭先。但我軍其實并沒有如此優勢,或者說,我這的優勢并不在于兵力懸殊。”

  劉備疑惑地看著黃猗,就連法正都有些不解。

  劉協卻聽懂了黃猗的言外之意,不禁露出一絲淺笑。

  讀書人就是讀書人,腦子靈活,思路開闊,悟性也比一般人強。只要他們肯用心,收獲將遠遠超過普通人。

  “我軍的兵力雖有十余萬眾,但近半是騎兵。”黃猗解釋道:“攻城時,騎兵是起不到太多作用的,所以兵力優勢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

  “度田的詔書公布之后,不少冀州大族入城,城中的兵力比之前預期的更多,估計總兵力當在三萬以上。僅以步卒而論,我軍的兵力優勢不超過兩倍。將來攻城時,若不能謹慎從事,受挫的可能性更大。”

  劉備恍然,連連點頭。

  法正笑道:“這么說,我軍此次受挫倒是因禍得福了?”

  黃猗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若能吸引教訓,自然是因禍得福。若不能吸引教訓,反而以為得計,恐怕會有更大的挫折等著。”

  法正臉色一僵,神情些尷尬。

  劉備咳嗽一聲。“還請長史詳言。”

  黃猗走到地圖架前,掛上一幅紙,提起筆,在上面勾勒出張飛當時的陣地示意圖,并標出了雙方的具體位置和距離。

  “我軍渡河,如果能調動對手,當然是最好。如果不能,強渡在所難免。強渡時最大的困難在于先行渡河的步卒沒有足夠的掩護,不僅要面對對方的弓弩打擊,還要面對騎兵的沖擊。能否完成列陣,對步卒的要求更高。就目前來看,很難令人滿意,至少準備是不夠充分的。”

  劉備眼珠轉了轉,又問道:“敢問長史,應該做哪些準備?”

  “首先是擬定相應的戰術,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將士們心里有數,不至于看到對方的騎兵突擊就心慌意亂。其次要加強弓弩手的訓練,讓他們能為步卒提供有效的掩護。”

  黃猗說著,指了指地圖上表示對方騎兵的小黑點。“游騎突陣,數量不多,速度也不會以特別快。對這種低速移動的少數目標,集中一定數量的弓弩進行打擊,是可以取得不錯效果的……”

  黃猗簡單的解說了一下他的對策,以及針對性訓練的技巧,劉備聽了,大覺過癮的同時,又有些擔心。

  黃猗的戰術對士卒的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士卒能夠承擔的。

  比如以三人為一組,一人攜帶重斧大盾,一人手持長矛,一人持弩,前突形成干擾騎兵突擊的陣型。如果能執行得當,這三人就算全部陣亡,也能換取兩到三騎,當然是合算的。

  可是對那些士卒來說,這種任務幾乎是九死一生,有幾個人能視死如歸,坦然面對?

  黃猗說有效,可是他本人也沒有實戰過,所有的經驗都來自于訓練和演習。真上了戰場,誰說得準?

  當然,如果真能做到,強渡也許就沒有想象的那么難了。

  或許應該請天子下詔,安排黃猗到營里幫忙訓練?

  劉備猶豫的時候,劉協卻心中激動不已。

  他從黃猗提出的戰法中看出了創新的價值,也看到了講武堂的潛力。

這種戰法在涼州很常見。麹義在界橋時以這種戰法大破公孫瓚,一戰成名。講武堂中有不少  涼州人,通曉這種戰法的很多,加以改進,也是很正常的事。

  具體的改進,就是將密集布陣變成了疏散布陣,有點像三三制,對付數量不多的游騎最為有效。

  運用得好,三個小組互相配合,足以擋住一伍甚至一什騎兵。

  唯一的問題是,面對奔騰而來的騎兵,士卒能否克制住心中的恐懼,保證弩的命中率,保證長矛能夠刺中戰馬,保證大盾足夠穩住,承受戰馬的沖撞,保護盾后的同伴。

  當騎士落馬的時候,他們是否能及時出擊,將騎士斬殺。

  對劉備的部下來說,這個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但是對韓遂的部下來說,這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務。

  黃猗在這時候提出這樣的建議,其實就是為韓遂爭取出戰的機會。

  看來韓遂去年沒閑著。他利用部下出自講武堂的便利條件,第一時間將講武堂研究出的新戰術付諸實踐了。

  劉協隨即又想到,或許孫策會搶在韓遂前面,將這種戰法用在實戰中。

  虞翻去協助孫策作戰,不可能不提這種戰法。同樣缺少戰馬的孫策肯定會對這種戰法感興趣,并挑選合適的人,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聽到孫策的捷報。

  “嗡!”箭矢離弦。

  馬背上的騎士應聲低頭,險而又險的躲過了弩箭,頭盔被射飛,露出髡頭。

  “噗!”一聲悶響,一丈五尺長的長矛刺進了戰馬的脖子。戰馬被頂得人立而起,厲聲長嘶,前蹄虛踢。騎士坐不穩馬背,翻身摔倒。

  “殺!”身高八尺的董襲從小陣中躍出,手起刀落,將騎士凌空斬首,接著順手一刀,斬斷了戰馬的兩條后腿。

  戰馬轟然倒地,鮮血四濺。

  董襲上前,屈膝壓住掙扎的戰馬,將戰刀插進戰馬的脖子。

  戰馬抽搐了兩下,不動了,鮮血汩汩而出。

  遠處觀望的幾名游騎見狀,放棄了進攻,迅速撤退。

  董襲拔出幾乎彎成弓的長矛,查看了一下矛桿,有些遺憾的說道:“這矛桿還是太脆了,承受不住壓力,以后要多帶一桿備用。”

  長矛手卻興奮不已。“司馬,其實也用不了幾次,只要能一擊得手,陣前有戰馬尸體擋著,騎兵再來就不能這么快了。”

  “有備無患嘛。”董襲咧嘴一笑,甩掉長刀上的血跡,還刀入鞘。“虞祭酒不愧是奇才,竟能設計出這樣的戰法。以后再遇到游騎,我們就不用擔心了。只要膽大心細,步卒也能破騎。”

  弩手也道:“虞祭酒文武全才,就算到了朝廷,一樣是俊杰。可笑那些中原士大夫有眼無珠,總以為我們會稽只有箭竹。”

“提他們作甚,晦氣。”董襲不屑一顧,見遠處的游騎已經撤走,舉手下令。“撤,回大營!”最近彈窗厲害,可點擊下載,避免彈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