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32章 大有文章

  皇后要動用私帑,印制《五經章句》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郡學。

  宋忠等人大喜過望,一時間士氣高漲,彷佛打了一個大勝仗。

  對皇后將南陽郡學的碑刻拓印一份的要求,宋忠欣然答應,立刻組織人手,親自監督,不能出現一絲紕漏。

  唯一遺憾的是,皇后舟車勞頓,一時半會的不能親至南陽郡學,接見郡學中的碩儒才俊。

  但宋忠相信,這是遲早的事,不必著急。

  另一邊,唐夫人與荀文倩聯手,尋找合適的地址建印坊,招募工匠,購買各種材料。她們尤其重視女子的作用,挑選了一批通曉文墨的女子進入工坊。

  她們認為女子比男子更有耐心,做事更細致,非常適合印坊的工作。

  正如張茜所說,在南陽招募女騎士很難,招募女學士卻很容易。雖然世家大族很反感女子拋頭露面,唐夫人和荀文倩還是很快就招到了足夠的人手。

  印坊的建議非常順利。

  唐夫人等人分擔了大量的瑣碎事務后,劉協得以將精力集中在兩件事上。

  一是與兩個戰場的聯絡,隨時了解戰事的進度。

  士孫瑞、張濟早就接到詔書,安排了專門的郵驛,定期向南陽傳送軍報,供天子掌握情況。

  從目前來看,水路的進攻更順利一些。

  有了孫策、周瑜指揮的江東水師參戰,張濟的進軍速度快了起來。在接到各郡送達的錢糧后,前鋒水師已經進入三峽,向魚復進發。

  益州水師懾于聲勢,不敢主動出擊,將主力龜縮在魚復、巫縣一帶。不出意外的話,第一場戰斗將在那里打響。

  就目前而言,劉協并不擔心戰事。

  以諸將的士氣而言,就算遇到一些麻煩,他們也可以克服。

  倒是他,不能急于求成,給他們太多壓力。畢竟益州易守難攻的地形在這兒擺著,太著急了,反而會讓張濟、士孫瑞有負擔,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他將重心轉移到了對荊州的深度開發上。

  就可耕種土地的面積而言,荊州比冀州更大。論水資源,長江、漢江也比黃河更利于灌既。論開發程度,荊州——尤其是江南部分——還有極大的潛力可挖。

  如果考慮到氣候逐漸變冷不可逆轉的趨勢,開發荊州的意義更為深遠,是百年之后的子孫對抗天災的底氣。

  楊彪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并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計,應該予以重視,而不是和那些迂腐之輩作意氣之爭。

  聽完這然話,劉協意味深長的打量了楊彪兩眼,然后讓人把這句話記好。

  作為曾經的南陽太守之一,楊公這鮮明的態度值得贊揚。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不能模棱兩可,做個鄉愿。

  楊彪聽完,臉頰抽了抽,有點后悔。

  本來是想委婉的進諫,怎么一不小心就成了態度鮮明的表態呢?

  劉協很快就收到了郡學所列南陽太守的畫像拓本。

  畫像共有二十一幅,除了王暢一像有兩人之外,其他都是單人,所以總共是二十二人。

  每幅畫像上除了畫像,還有畫贊,即簡單的政績記錄和贊語。

  比如名臣杜詩,就著重講了兩件事:一是他為人節儉,二是他造作水排。前者是德,后者是功。

  又比如王暢,著重強調了他為政威勐,不避權貴。任南陽太守期間,豪黨有所不法者,莫不糾發。

  收到拓本后,劉協命尚書進行了補充。

  一是補人。

  南陽太守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少有人能連任兩屆的,通常都是一任四年,甚至有很多人只是在南陽太守任上走一下過場,根本待不滿四年。

  像杜詩那樣因為得民心,在任七年的屈指可數,三五人而已。

  從光武中興,任劉順為太守始,到現任的黃射,曾任南陽太守的超過五十人。

  畫像中僅有二十一,四成而已。

  那些做過南陽太守,卻沒有留下畫像的人,不管是什么原因因,都要補齊。

  這件事雖然有些繁瑣,卻不難做到。

  一是南陽太守府就有存檔資料,二是朝廷也有相關的檔桉,兩相對照,很容易補齊。

  二是補事。

  畫贊中雖然有文字記錄,畢竟過于簡略,不足以表現其人其政。將這些都補全了,才能做全面評價。

  這件事有些麻煩。畢竟不是所有的南陽太守都有值得稱道的政績,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留下傳記。

  盡管資料不全,劉協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或者說是變化趨勢。

  比如初期的南陽太守大多出身一般,而后期的南陽太守則大多出身世家、豪門。

  比如大部分南陽太守的品德中都有清廉、儉樸,而且為強剛勐,對權貴、豪強下手極狠,甚至是有些極端。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王暢。

  王暢任南陽太守時,抓了不少犯法的權貴豪右,結果遇到朝廷大赦,這些人僥幸逃脫。是不是真僥幸,不好說,反正王暢白忙了。結果還沒等這些人慶賀,王暢又找理由把他們抓了起來,而且更狠。

  貪污二千萬以上者,如果不自首,抄沒家產。

  如果有人想逃跑隱匿,等著下次大赦,就滅家,連灶和井都給你平了。

  這已經不是為政剛勐了,簡直是酷吏做派。

  劉協一開始不明白為什么這樣的人還能得到儒生們的稱贊,后來也想明白了。

  南陽的封君太多,多到擠壓了普通士大夫的生存空間,所以有意打壓他們的不僅是朝廷,士大夫對他們同樣深惡痛絕,自然擁護王暢這樣的做法。

  某種程度上,就像士大夫反對外戚一樣,手段不僅狠辣,而且極端,最后演變成黨人習氣。

  當然,此一時彼一時,隨著南陽封君漸漸沒落,士大夫階層在南陽漸漸崛起,王暢那樣的狠人漸漸少了,變得到更注重德行。

  比如王暢的繼任羊續,對待豪門的態度就要溫和得多,更多的是以道德感化為主,很少來硬的。

  下屬送他一條魚,他不拒絕,也不吃,把魚掛在門上。等第二年,下屬又來送魚,他指著已經風干的魚說,去年的還在,今年就不用送了,讓下屬慚愧而退,從此落下了懸魚太守的好名聲。

  當然,有沒有人被他感化,那就兩說了。

  可是若以為羊續是個溫潤君子,那你就想錯了。

  羊續對付起百姓來,手段卻是堅決得很。中平三年,江夏人趙慈造反,入南陽郡,殺太守秦頡,動搖六縣,剛剛到任的羊續就和荊州刺史王敏一起,發兵平定趙慈,僅斬首就有五千級。

  劉協越看,越覺得有文章可做,不應該輕易放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