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52章 南陽之富

  劉協留呂布吃了一頓晚飯,接著又聊了將近一個時辰,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情況,才讓呂布去休息。

  臨別之前,劉協又問了一個問題。

  你夫人又生了嗎?

  剛剛還談笑風生的呂布頓時啞了,憋了半天才道:“臣一直在外征戰,沒時間。”

  劉協一看就明白了。

  呂布不是沒時間,是沒時間陪魏夫人。他天天在草原上游蕩,種子到處撒,好不逍遙。等回到塞內,早已彈盡糧絕,哪里還生得出娃。

  “你準備將這溫侯傳給誰?”劉協問道:“傳給一個你自己都未必記得的野種?”

  呂布尷尬地搓著手。“陛下身為至尊,豈能出輕佻之言。臣知道了,知道了。”

  “你夫人也來了?”

  “來了,這么大的事,豈能缺席。”

  “那你就在行在待一段時間,生了娃再走。”劉協瞅了呂布一眼。“順便讓太醫給你診診脈,看你還行不行。”

  “臣……”呂布眼睛一瞪,隨即又意識到眼前的少年是天子,不能放肆,連忙閉上嘴巴,連連拱手求饒。“陛下,臣留在行在,狼騎怎么辦?”

  “暫時讓魏續代領。”

  呂布愣了片刻,梗著的脖子徹底耷拉了下來。

  魏續是魏夫人的兄長,天子這是鐵了心,不生娃就不讓他走了。

  無奈之下,呂布只得答應。

  除了天子的威嚴之外,他也的確想要個兒子。溫侯這個爵位是他付出那么大代價才換來的,總不能因為沒有嗣子而斷絕了。只是在草原上太自在,他就算想到這些,也克制不住自己,這才一直耽擱了。

  告別了天子,呂布回到住處。

  呂小環正陪著魏夫人說話。母女倆也有兩三年沒見了,有說不完的悄悄話。見呂布回來了,卻神情沮喪,她們都有些意外,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起身。

  “阿翁,怎么了?”

  “沒什么。”呂布避開了她們的眼神,怏怏地揮揮手。“天子恩典,讓我在行在多留些時日,陪陪你。”

  呂小環不解。“這是好事啊,為什么你……”

  魏夫人卻哼了一聲。“對你是好事,對他卻未必。”

  呂小環立刻明白了,卻裝作不知。

  剛剛與母親聊天,她就意識到這一點了,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勸說。呂布是有勸必聽,堅決不改,她也沒辦法。現在天子要將呂布留下,倒讓她正中下懷。

  “既然如此,那我就為你們找一處風景好的宅子,多住些時日。阿翁,你還記得當年出武關,到南陽,與袁術相見的情景么?”

  呂布眉心微蹙,想起了當年的艱辛,又多了幾分對夫人的愧疚。

  “當然記得。”

  “那時想留在南陽而不可得,現在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也算是苦盡甘來。自從天子駕巡南陽,南陽可謂是一天一個樣。你明天出去轉轉,就知道有多好了。仔細說起來,這里也有你們的功勞呢。要不是通往西域的商路暢通無阻,南陽那么多織坊織出來的布帛怎么賣得出去。”

  呂布瞅瞅呂小環,見呂小環正沖他眨眼睛,心領神會。

  建安七年冬,南陽格外熱鬧。

  一是天子駕巡南陽,天下郡國的上計吏齊聚南陽,帶來了四方的消息。

  二是南陽正式推行度田,數以百萬的百姓得到了向往以久的土地,生活也看到了希望,熱情高漲。而大量織坊、印坊的建立,又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謀生機會,手頭肉眼可見的寬裕了。

  新年之前,織坊、印坊都提前發放了薪酬,并且根據自身條件,發了一些過年用得上的東西,比如牛肉、羊肉、油、米之類。條件好的,甚至還發了一些上等衣料,一時間引為奇談。

  百姓手里有了錢,消費立刻水漲船高,宛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更多的外地客商蜂擁而至。

  南陽太守黃射忙得團團轉,樂得開了花。

  僅這市稅,就比去年翻了好幾番,明年想辦的事又多了幾分成功的可能。

  沒有錢,說什么都是空話。

  建學校,聘教師,買書籍文具,哪樣不要錢?

  但眼前的繁榮讓他明白了,只要百姓支持,萬眾一心,沒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學校可以由當地的百姓一起建,書籍文具可以由學生自己置辦,只有教師不夠這個問題,百姓自己解決不了。

  南陽郡學的學子們倒是很熱心,愿意充任教師,哪怕暫時沒有薪酬,只要管飯就行。

  盡管如此,人數還是遠遠不夠。

  左右思想之下,黃射決定還是向天子求援。

  大行教化本來就是天子的決定,他肯定早就想好了這些問題。

  黃射拜見了劉協,將自己的來意做了說明。

  劉協也是吃了一驚。

  他沒想到需要這么多學校,這么多教師。

  這就意味著海量的財政支出。

  就算如黃射所說,學校由當地自建,不用郡里提供資金,書籍文具也由學生自給,那教師的薪酬也是一筆不小的數量。

  一個二三百人的學校,至少要配三個教師。按照之前四百石到六百石的標準,一個就是一個多億。就算降低標準到百石,那也要三四千萬。

  一個讀書人,一年掙一萬錢,勉強維持生活,不能再低了。

  進工坊做工也不止這個價。

  黃射也覺得不能太低。太低了,讀書人過得太苦,僅靠一腔熱血是堅持不了太久的。

  既然之前是四百石到六百石的標準,現在還是按這個標準執行比較好。對很多讀書人來說,能拿到相當于一縣令長的俸祿,還不用辦公,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畢竟能繼續往上爬的人不多,很多人做一輩子官,也就是個縣令、縣長。

  這費用的確不低,但南陽郡還是支撐得起的。

  他可以去募捐。

  一個億看似不少,可是對南陽的大戶來說,還真不是什么大錢。

  當年天子建萬金堂賣官,一億也就是一個三公。愿意拿一億出來換幾個月三公,以便將來能在墓碑上刻上“故太尉”、“故司徒”之類的字樣的人,還是很多人。

  黃射說得眉飛色舞,劉協卻有些尷尬。

  不讀書果然不行,當著我的面,說先帝賣官鬻爵,你還真是得體。

  不過這廝說得也有道理,南陽不缺錢,身家以億計的大戶太多了。當初先帝之所以財政緊張,不就是這因為這些大小封君占據了大量的土地,卻不給朝廷納貢么。

  現在該讓他們出點血了。

  “只要你能籌到錢,就不用擔心沒有教師。”劉協說道:“司徒府將在邸報上發布公告,到時候會有大量的讀書人來應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