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59章 第一堂課

  劉協一身便裝,坐在講堂之上,面色平靜。

  虞翻坐在劉協的左側,高冠危坐,面色嚴肅,自帶孤傲之氣。

  陸議、孫尚香站在虞翻的身邊,一個英俊沉靜,一個颯爽靈動,相映成趣,賞心悅目。

  楊彪坐在劉協右側,與虞翻對面。

  他身后坐了一個中年文吏,姓劉名先,字始宗,零陵人。原本是劉表的別駕。劉表離職后,劉先隱居不仕。直到朝廷為劉表定謚,他才重新出山,被楊彪辟為吏。

  他的應辟,代表著江南四郡士大夫愿意與朝廷合作,劉表時代正式成為過去。

  除此之外,堂上還坐著十幾名講武堂的教師。

  講武堂與太學其他諸堂不同,一直由天子直接控制,算是天子嫡系。但這么久了,天子從來沒有給講武堂的學生講課,今天是破天荒第一次,虞翻特地放了一天假,讓能脫開身的教師都來聽聽。

  他經常與天子接觸,知道天子見識過人,其他的教師卻沒有切身感受。

  堂下坐著剛剛入學的一百零八名新生,年齡都在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個個五官端正,談不上俊俏,卻都朝氣蓬勃。

  此時此刻,他們正一臉崇拜地看著劉協。

  如果不是劉協,他們既沒有機會讀書,更沒有機會成為講武堂的學生。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這次錄取的都是普通百姓子弟。

  劉先的外甥周不疑本來也有意參選,卻被楊彪阻止了。這是給百姓子弟的機會,有強烈的象征意義,你不要爭。你外甥想入仕,將來機會多的是。

  “陛下,人到齊了。”虞翻微微欠身,拱手說道。

  劉協點點頭,抬起頭,一聲輕咳,目光看向幾位講武堂的教師。“諸君都是講武堂的教師,負有教書育人的重任。容我先問一句,講武堂的武字,你們是怎么看的?”

  沉默了片刻后,有人起身,拱手施禮。“回陛下,《左傳》云:止戈為武。武者,不在殺人,在止戰。”

  劉協點點頭,又問道:“還有嗎?”

  又有人起身。“回陛下,臣以為,所謂止戈為武之止,并不僅僅是停止之止,還有腳趾之意。止戈者,乃是以武為根本,不可忘戰。是以司馬法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這邊話音未落,第一個回答的人便起身反駁。“止字本意為腳趾,引申為停止,是以止戰立意更高……”

  劉協還沒說話,虞翻便皺了皺眉,輕咳一聲。

  那個教師原本斗志昂揚,聽到虞翻這一聲輕咳,頓時如遭雷擊,瞬間啞火,悄悄地坐了回去。

  劉協笑了,看向堂下有些懵的學子們。

  “你們看,講武堂的教師們關于‘止戈為武’這四個字如何解釋,亦有不同意見。而武之為武,又豈是‘止戈為武’這四個字能解涵蓋的?意義各有不同,將來你們也會遇到。那么,當不同的說法擺在你們面前的時候,你們該如何判斷正誤真偽呢?”

  此言一出,不僅堂下的半大孩子們有點懵,堂上的教師們也有點湖涂了。

  意見不同,如何統一,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但一直沒有答桉。

  難道天子對這個問題有思考,并且找到了答桉?

  “你們一定以為朕會有答桉,對不對?”眾目睽睽之下,劉協笑了,攤開雙手。“但是很可惜,朕也沒有答桉。”

  堂上堂下一片嘩然。

  只有虞翻撫著頜下短須,若有所思。

  劉協等了等,又道:“或許,你們想要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桉,本身就是一個奢望。而且講武堂建立的目標是培養保家衛國的將領,而不是精于訓詁的博士,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解釋這句話上,倒不如去想想如何壯大自己。”

  他語重心長的說道:“文字并不能打敗敵人,武器才能。你們進講武堂學習,一定要牢牢的記住這一點,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舍本逐末,棄實務虛,淪為咬文嚼字的博士。”

  虞翻有點尷尬,一旁的教師們也面面相覷,慚愧的低下了頭。

  天子這句話與其是說給新生們聽的,不如說是說給他們聽的。

  最近講武堂的風氣是有些偏頗,將太多的精力用于辨析古文經義上,反倒疏忽了軍械、戰法等實務的研究。特別是軍械,自從黃月英、甄宓等人陸續離職,軍械的研究就停滯不前。

  劉協站了起來,緩緩下堂,來到孩子們中間,侃侃而談。

  “朝廷建太學諸堂,教化天下學子,唯獨講武堂不在太學,為何?因為諸般學術之中,武學、兵學有著其特殊性。論歷史之深遠,就連禽獸都知道生存必有武備,是以牛馬善跑,獅虎善撲,各有其長,儒道墨法又在何處?論意義之重大,不論是以戈止戰,還是以戈為本,都說明了戈的不可或缺。可是這些,都不是武學與其他學問最大的區別。”

  劉協停住腳步,環顧四周。“誰能告訴我,武學與其他學問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堂上、堂下一片死寂,沒人敢輕易發言。

  過了一會兒,正當劉協準備揭曉答桉的時候,堂上的孫尚香突然舉起手。

  “陛下,我知道。”

  劉協有些詫異地看向孫尚香,點頭以示鼓勵。“你說。”

  “會死人。”孫尚香大聲說道:“會死很多人。”

  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孫尚香卻一臉嚴肅,目不轉睛地看著劉協。

  劉協也笑了,點了點頭。“你說得對,武學與其他學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會死人,而且會死很多人。其他學問論講,就算是錯了,也不過一時偏頗,或者浪費些錢財。可是武學論的是兵,關乎生死存亡,大意不得。孫子兵法開篇就說得明白: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抬起目光,看向堂上的講武堂教師們。“這句話,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即使他們未必是將領。可是又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了孫子這么做的意義,有幾個想過,如果學習兵法時敷衍了事,滿足于文字,而不是實事求是,將來會死人,而且會死很多人?”

  他幽幽地說道:“讀兵書,學兵法,一定要入心,不能停留在紙上。紙上談兵是要出大事的,輕則喪身,重則亡國。這,就是今天要與諸君分享的第一句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