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潘達的王爵們

  布里奇被護國騎士解決掉后,雖然詛咒沒有繼續持續了,但是瘟疫并沒有立馬消失。

  好在CPA的防疫隊伍抵達了潘達帝國,再加上兩位攝政的傾力配合,北方瘟疫蔓延的趨勢也得到了遏制。

  然而因為瘟疫的原因,卡林西亞軍和皇帝直轄領的部隊并沒有對舊勢力的貴族叛軍發起進攻。

  而叛亂軍隊也因此,在潘達帝國的西部各種搞事。

  巴薩、茜茜、伊莎貝拉三位皇下王分別響應帝國的征召,加入到了平定叛亂之中。

  叛軍們的敵人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潘達攝政會議了,而是包括攝政會議下的走狗們,皇下王,以及那些效忠于攝政會議的貴族。

  而維爾也趁著這個機會,率領自己的軍隊,朝著大貴族中,實力最為弱小的,自己的兄長曼布雷蒂的王爵領進發。

  “小老鼠”奧力一臉懵逼,自己一個恪守中立的貴族,怎么叛軍反倒朝著自己這邊來了?

  那個叫做“特拉特”的佛洛倫斯商人,怎么跑去支持叛軍了,腦子抽抽了,還帶著軍隊朝著自己這邊來了?

  奧力向攝政會議求援,不過攝政會議以北方爆發瘟疫為由,被安瑞拒絕了。

  而奧力又將目光轉向了其他3位皇下王,不過皇下王們各忙各的,打叛軍,合法擼頭銜,改革行省制,忙的不亦樂乎,誰還管別人家的事呢。

  奧力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招募那些和自己站在一起的貴族。

  不過曼布雷蒂王爵領畢竟之前是阿瓦隆帝國的領地,舊勢力貴族叛軍中大多數都是前阿瓦隆的貴族。

  隨著維爾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貴族加入到了維爾這支維護舊貴族利益的大軍之中了。

  維爾是一名真正的復仇者,他不會去思考其他的什么,他復仇的目標只是安瑞,是華夏人,是華夏人所支持的一切。

  雖然自己之前在暗中積蓄力量,但是那基本盤還是太小了。

  而現在,整個潘達帝國應為華夏借安瑞的手推動的各種改革,促使潘達帝國政局變得動蕩不安,各地貴族紛紛揭棺而起。

  這就給了維爾創造再起的機會。

  他的第一步,便是先行奪得兄長奧力的領地,打下一個基本盤,然后再進一步發展,向華夏人復仇。

  曼布雷蒂王的求援沒有得到任何大貴族的支持,奧力北方的伊爾納瓦王爵領也并不好過。

  本來打著借著攝政會議平定各地貴族叛亂的要求,將這些叛亂者給一并擼掉,頭銜收為己有,然后改分封為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

  但是巴薩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愚蠢的托米爾皇帝查理曼竟然趁著潘達帝國內亂的時候,將大量的軍隊囤積在了兩國邊境,對巴薩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巴薩不得不從后方平叛的軍隊中,調集了部隊前往邊境,和托米爾展開對峙。

  然而那個愚蠢的查理曼也不知道是誰出的注意,托米爾的軍隊竟然喬裝打扮,從其他地方潛入到了伊爾納瓦王爵領內,加入到了貴族叛軍之中。

  原本讓巴薩洋洋得意,認為平叛能賺得盤滿缽滿的事情,這時候因為托米爾帝國的介入,也將巴薩給搞得焦頭爛額了起來。

  托米爾的軍隊雖然戰斗力很糟糕,但是勝在數量多呀。

  畢竟巴薩現在只是一個邊境王爵,可不是3年前的阿瓦隆帝國皇帝。

  再加上領地內現在聲勢浩大的貴族叛軍,巴薩也從之前的主動變成了現在的被動。

  誰擼誰的頭銜,也不一定。

  擺在巴薩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轉變態度,向貴族叛軍服軟,照顧貴族們的利益,從而和貴族們和解。

  興許還可以以此為契機,籠絡原阿瓦隆地區貴族叛軍的人心,從而得到支持,重新恢復阿瓦隆帝國的法理。

  另一個就是堅持自己現在的行為,繼續平定貴族叛亂,擼貴族的頭銜,改革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

  只是潘達帝國內亂,自己都自顧不暇,更別說攝政會議派遣部隊來支援其他貴族了,現在只能靠貴族們自己了。

  面對恢復阿瓦隆帝國的誘惑,巴薩還是選擇了后者,繼續推行改革。

  3年前阿瓦隆輕而易舉的覆滅,讓這個“暴君”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絕對強權面前,阿哈利姆大陸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螻蟻。

  重新恢復阿瓦隆帝國這個誘餌看上去似乎很香,但是恢復阿瓦隆帝國后又將如何?

  西部有虎視眈眈,想要恢復托米爾榮光的托米爾帝國。

  東部有剛從其中獨立出來,處于敵對狀態,受到華夏人支持的潘達帝國。

  一東一西兩面夾擊,這已經不再是之前教廷存在的那個可以互相制衡的時代了。

  潘達的卡林西亞既然是華夏人的棋子,那么華夏人自然不可能對卡林西亞現在的局面視而不見。

  目前安瑞這個華夏攝政王掌握著大半個潘達攝政會議,潘達帝國也因此姓了“華”,而華夏人也肯定不會無視帝國內亂。

  就巴薩自己知道的情況,攝政會議已經向華夏和大陸會議提交了申請維和部隊的提議。

  CPA已經陸陸續續的抵達了卡林西亞王爵領,甚至有一部分前往了北方的皇帝直轄領,幫忙解決瘟疫問題。

  巴薩相信,一旦華夏人將卡林西亞和皇帝之下領的事情處理完后,他們必定會著手處理潘達帝國中部和西部這一大片的叛亂。

  到時候若是自己復辟,重新加冕為阿瓦隆皇帝的話,豈不是又要被華夏人干一次?

  因此深思熟慮后,巴薩選擇了后者。

  繼續深化行省制改革,削弱貴族們的權力,擼掉叛亂貴族的頭銜。

  咬咬牙,堅持到維和部隊的到來,不管是叛亂貴族,還是托米爾帝國,都得跪在地上叫爸爸。

  維恩查爾德王“北境女王”茜茜作為“皇太后”一派,又因為自己也在推行行省制改革,加強中央集權。

  隨著攝政會議的軟幣改革命令頒布下來后,其領內的貴族反彈得相當厲害。

  然而這正合了茜茜的意。

  對茜茜來說,能夠武力解決的事情,絕對不多嗶嗶。

  她巴不得全境叛亂,然后全部頭銜都一并給擼掉。

  雖然茜茜是“皇太后”一派,但是暗地中卻是“攝政王”一派。

  維恩查爾德軍這幾年也從卡林西亞的阿諾泰省陸陸續續的接收到了許多卡林西亞軍淘汰下來的裝備。

  雖然之前大家都用的燧發槍,但是燧發槍和燧發槍之間也還是有區別的。

  卡林西亞軍手中的燧發槍是公認的好槍,土豪老板安瑞更是花大價錢為他們打造了燧發槍時代豪華套裝。

  不過隨著卡林西亞軍加快換裝,這些武器也便宜的處理給了身在“后”營,心在“華”的茜茜。

  因此茜茜在面對叛亂軍隊的時候,多少也沒那么大的壓力。

  而隔著和平山脈向南方眺望,另一位后黨,“女武神”伊莎貝拉的王爵領就沒那么太平了。

  雖然伊莎貝拉沒有想著行省制改革,但是本身貼著后黨的標簽,讓領地內的貴族們不得不反對忠于攝政會議的伊莎貝拉。

  伊莎貝拉原本只是一個柏博爾邊境公爵,隨著華夏到來后,潘達帝國局勢巨變,伊莎貝拉才獲得了大片領地。

  在和教廷的戰爭中,伊莎貝拉更是成為了美索王。

  但是伊莎貝拉的地位并不穩固,一大半的貴族都是原阿瓦隆的貴族,人心卻未完全依附。

  在發生貴族大規模叛亂后,伊莎貝拉也疲于奔命。

  為了保住柏博爾的基本盤,伊莎貝拉不得不任命新附的法蘭姬作為西部軍團的統帥,幫忙鎮壓西部貴族的叛亂,并給予了法蘭姬相當大的權力。

  溫莎公爵法蘭姬也沒想到,伊莎貝拉竟然給了她這么大的權力。

  美索是典型的分封制王爵領,這對法蘭姬來說,何嘗不是更進一步,擴大自己這個公爵勢力的機會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