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總,怎么樣?”
幾天的時間下來,3號晶圓工廠除了機密之外,康碩帶著楊曉參觀了個遍,正好他自己也再次梳理一下提升改造過之后的晶圓產線布局與實時委派與動態監測調控系統。
“我……”
楊曉咂摸了咂摸嘴,想說些什么,又不知道該如何張嘴。
晶圓廠他不是沒參觀過,甚至還作為生產部職員在產線長期工作體驗過,怎么也能算的上是一個專業人士,他也經常自詡是十分懂技術東生產的稱職CEO。
但那天頭一次進入混沌科技江州的3號工廠,他的高傲與自信直接被擊得粉碎——碎的體無完膚的那種。
楊曉有一種感覺,那感覺就像是劉姥姥初入大觀園一般——簡直是孤陋寡聞到家了。
生產環境的溫度、濕度、潔凈度、防微振這些東西是標準,根本不值一提,如果達不到,那工藝是肯定不達標的——讓他驚訝的是晶圓廠風格迥異但卻極為精妙的布局。
楊曉仔細觀察,不由自主的與他以往所見過的布局做起了比較,精妙在何處他確實看不懂,一點都看不懂。
但數據不會騙人,他仔細計算了一番,光是大略估計,他就發現這種布局至少能夠減少50%的循環時間、15%的工具空閑時間,生產線的平衡能力更是能夠提升30%以上。
如此一來,生產率是極大的得到了提高——心里略微一計算,一臺光刻機的生產能力能抵得上別人同型號1.5臺是沒有問題的。
楊曉很想問康碩這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是一個怎樣的邏輯,但他知道這樣的機密康碩肯定不會告訴他,也就憋住了沒問出口。
如果僅僅只是如此,楊曉會十分驚訝,但卻不會如此失態,更不會把自己比作初入大觀園的劉姥姥——他還沒那么孤陋寡聞。
提高生產效率,雖然提升的幅度有那么億點點大,但至少還沒有打破他的認知。
但,另外一樣東西,那可是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的——那就是康碩所說的實時委派與動態監測調控系統。
實時委派系統并不罕見,半導體晶圓制造系統調度問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企業開始研究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也有一些優秀的產品——比如臺積電的實時委派系統,就非常令人驚嘆。
但混沌科技科技的這個系統那就不能用令人驚嘆來形容了,這玩意簡直可以稱之為變態!
它不僅極大的改善了生產線上的排程、工件的派工、人員的權限及管理等這些基礎流程,更為核心的是其中的動態調控:
產線任何環節極其微小的變化都能無延時的通知到工作臺,任何工序出現的微小瑕疵都能立即被發現,甚至在光刻的過程中對性能和能耗的評估也都在實時進行。
哪個環節有問題,那是一目了然。看起來就像在做仿真一樣,當然,即便發現問題立即改進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微小的變化都會引起連鎖反應。
但這種數據都是仿真工具需要的第一手資料啊,如果有了這些……
生產的過程像仿真,所有東西通過控制臺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而仿真的過程又全面詳實而準確的映照生產,從而保證流片不失敗。
楊曉全身的血液都有些沸騰——他第一次看透了康碩要做的事兒,而這,是他這個專業人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不僅是他,整個世界都沒人敢想。
看著楊曉既激動又糾結,想說什么而又什么都沒說的樣子,康碩也是笑了:
“楊總,這就是智能的威力。我有一種預感,在未來算力就是理所當然的戰力,而智能程度就是推動文明進步的最主要源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我們國家的工業母機精度不夠,只要算力上去,智能控制的程度提高,就絕對能制造出精度更高的工業母機,而精度更高的工業母機再加上超強算力和智能控制,就能制造出精度更更高的工業母機,如此幾個循環下去還怕精度不夠?”
“光刻機也算是這類機器,仿真系統與產線上的這套系統應當配合的天衣無縫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后續就看夏大九天的選擇了。”
“想,我想!”
楊曉激動的差點就脫口而出,但他忍住了,夏大九天不是他一個人的夏大九天,康碩所提的條件他一個人做不了主。
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讓楊曉徹底堅定的站在了康碩的這一邊。
康碩那天問的那句“夏大九天愿不愿做第一個呢”這個問題這幾天就時時刻刻回響在楊曉耳邊。
原本在他心中就根本毫無可能的事情,現在已經變得順理成章了——這看起來好像一點兒也不難,所有的基礎混沌科技這兒都已經搭建好了不是嗎?
數據有,平臺有,實時監測反饋做到了極致,剩下的無非就是實地調試,把生產環境的實際數據建立模型,然后應用到仿真系統里,一次一次的調試修正,直到完全一致。
人工智能發展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這種調試修正已經方便了很多,雖然還是很困難……
“咦,不對!”想到這兒,楊曉腦子里立即蹦不出來了另外幾個字兒:“模仿式學習!”
“康總,我回京城,立即開會,最短時間給你回復!”
楊曉當即決定即可回京——這項目不存在任何失敗的可能了,現在別讓別人捷足先登了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所有人都被193億晶體管所吸引,為混沌科技能夠制造世界頂級通用芯片所歡呼,而另外一件事兒好像被人忽略了,或者是沒忽略,但下意識的認為這是在吹牛。
那就是康碩所說的全新的智能體系以及模仿式學習,而這才是殺手锏,才是最重要的啊!
楊曉也終于明白康碩剛剛說的那句“智能程度就是推動文明進步的最主要源泉”不是隨便說說的了——這是他要做的事兒!
以前不了解康碩還不知道,現在楊曉有把握——康碩說的所有的話那都不會有假。
這是他這幾天琢磨出的康碩的性格——康碩不會吹牛,別把他任何一句話當成吹牛,哪怕聽起來真的很離譜!
大數據統計與分析需要幾億次的學習過程,模仿式可能數十次最多數百次就能完成,這意味著什么?至少這個項目完全沒有任何失敗的可能了!
楊曉急匆匆的離開,高鐵都沒買上票,買短坐長補票站著回去的——一大把年紀了,還真是破天荒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