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天深處的幻境內。
女媧圣人祭起了昔年造人時,天道所遺的息壤。
老君圣人則祭起了八卦紫金爐。
通天教主則張開腦后功德金輪,將這數十年來,天道、人道所獎的無數功德,紛紛投入到兩位圣人的至寶中。
于是,息壤泛起無窮光輝。
八卦紫金爐內,燃起無名之火。
三位圣人,同時發力,催動無上神通。
幻境之中,無數線條勾勒出來的人物輪廓,被息壤的光輝照耀著,漸漸有了些實體的樣子。
然后它們就被接引著,送入八卦紫金爐。
在這老君煉寶、煉丹的至寶內。
息壤之光,被徹底的真正煉入那一個個線條勾勒的小人之中。
都都都!
伴隨著一陣又一陣的光芒。
原本只是些如同紙上畫、璧中人的虛妄之物。
竟一個個的開始,有了顏色,有了立體感,甚至有了絲絲血肉眾生的感覺。
終于,伴隨著息壤一聲嗚鳴,那八卦紫金爐內悶響聲聲。
三位圣人同時停下了動作。
“慈悲!慈悲!”三位圣人互相稽首而禮。
三位圣人都已經明白,此事已到極限。
倒不是三位圣人不能繼續了。
而是繼續下去,便有違天意,也有違自然。
拔苗助長,有害無益。
通天教主看向自己面前的兩位圣人,躊躇片刻后,他面朝老君,稽首一禮,又對女媧圣人稽首一禮:“有勞師兄!”
“有勞師妹!”
人教圣人,既已經出手,以八卦紫金爐,替他和截教煉了這華國護國祥瑞。
自然,人教也就間接的同華國建立了因果。
而且這種因果是無法切割,更無法阻斷的。
一如女媧圣人造人,無論女媧圣人是否承認。
她就是人族圣母!
今日,三位圣人共同出手,為那獬豸之中共生的百萬殘魂,注入生機。
未來,若獬豸之中的百萬殘魂,得到新生。
三位圣人便是他們這一族的造物主。
此因果不可切斷,不可阻斷。
這也就意味著,在事實上,截教、人教、妖教的聯盟,已經有了基礎。
為了讓三教聯盟,更加堅固。
通天教主主動的在時隔了三十六萬年后,對人教圣人,稱了一句‘師兄’。
老君圣人聞言,微微一愣,旋即就笑起來:“你我同門師兄弟之間,何談‘辛苦’?”
道心之中,卻是忍不住再次對比起了闡教。
當年,老君給闡教圣人管教闡教上下,可謂是盡心竭力。
替其教導弟子,更是不遺余力。
但換來的是什么?
三監被滅,人教在人間的傳承,幾乎被連根拔起!
昔年,在老君座前聽講,以弟子禮尊之的那十二闡教金仙,一個個都和瞎子、聾子一樣。
在這個事情上,一言不發。
更有甚者,直接下場,參與了鎮壓三監。
錯非是老君圣人,已經提前備好了后手,請托了六道輪回的后土娘娘,將那些無辜死難者的魂魄,接引到了兜率天中。
僅僅是三監之事,老君在人間數個會元經營的成果,就將泰半被毀。
如今,截教通天,不僅僅以禮相待,更是在一開始,就愿意與他分享如此大事,誠意直接拉滿(護國祥瑞與道統氣運息息相關)。
這讓老君圣人唏噓之余,難免感動。
當然,圣人的感動,也僅僅只是感動。
完全不會動搖圣人道心絲毫。
老君圣人看向通天教主,猶豫片刻之后,還是堅定的問道:“師弟這千年來,自守碧游宮,不知可悟到了些什么?”
通天教主一聽,便明白了老君圣人真正想要問的是什么?
他緩緩搖頭:“道心既定,大道不改!”
老君圣人的臉色變幻了一下。
在一旁的女媧圣人見了,連忙就要上前說和:“大師兄……”
卻為通天教主攔了下來:“師妹勿憂,且待吾為師兄細說!”
老君圣人點點頭,道:“愚兄愿聽師弟高論!”
若無人間之事,若無這碧游宮大道盛宴。
老君圣人是不大可能有耐心去聽通天教主的解釋的。
就算老君圣人肯,他的道心也未必肯!
原因?
很簡單!
每一位圣人,皆是已然練就混元,從混元之中證得‘壹’的人物。
這‘壹’,是他們的道果,也是他們的道心,更是他們的根本!
不可動搖,無可質疑!
圣人們也不容任何人動搖他們的大道,質疑他們的道果。
通天教主不疾不徐,他看向老君圣人,悠悠說道:“大師兄,當年,鳴條上空,九鼎墜落,人皇隕滅……”
“貧道彼時與大師兄、師妹,并肩而立,遠望那人皇一代,積蓄的種種因果孽障,翻騰而起,攪動天地陰陽,擾亂五行循環……”
“當事時,貧道曰:惜乎,人皇數百萬年辛苦,一朝灰飛!”
“若使夏后氏歷代人皇,皆如少康,信愛百姓,開誠布公,與民教化,廣開民智,則焉有今日?”
“彼時,大師兄不以為意,以為人皇有此劫數,乃屬必然,概因人皇治下十三州,凡人、修士庶幾億兆計,人心混雜,泥沙俱下,時日遷延,所以人心不古!”
“故而,大師兄言,必小國寡民,雞犬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以此令人族回到不周山下時的狀況,令人心淳樸,去除貪欲……”
老君圣人點點頭。
這就是六圣在人皇劫后,大道分野,甚至彼此互相矛盾、南轅北轍,從此紛爭不斷的源頭。
人皇時代,六圣都是從頭看到了最后。
圣人們,目睹了人皇時代的功與罪,也看到了人皇時代的得與失。
每一位圣人,都從自己的大道、道果、道心,去總結去分析人皇時代的種種。
在那鳴條上空,九鼎墜落,人皇殞命的時候。
六位圣人的道心,也與天地激烈交感,互相共鳴。
從而以圣人之尊,引發了一場史無前例,大約也將后無來者的天人感應!
天道、人道與圣人道心交感。
每一位圣人,都從各自大道出發,得出了各自的果。
這果,融入各自大道,融入各自道果,再與圣人道心交融。
從此,諸圣之道,基本定型。
而圣人之教,也從此分野。
這就是人皇時代之后,再無大道盛宴的緣故。
道不同,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