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八章韋神與瑋神

  2021年9月10日,奧運會熱潮已過,高等校園里卻已經是進入熱火朝天的軍訓之中。

  哪怕是在水木沙河校區,也能聽到周邊學校的軍訓聲,只是這一天,沙河校區非常繁忙,一個個水木大學生志愿者,正在迎接指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學家。

  這些數學家,因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學術報告會齊聚水木!

  對于水木大學,世界各地的數學家,已經不陌生了,甚至應該說非常的熟悉!

  放眼這十余年,太多太多的數學杰出成果,誕生于水木,哪怕是去年的特殊情況,水木也舉行了三場數學報告會。

  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論文,經過這段時間發酵,已經在全世界數學家中引起了很大的討論,而目前來說基本上都是看好,秦元清團隊真的解決了這個千禧年難題!

  海外的數學家,恨不得前來華夏參加這場學術報告會,可是因為特殊原因,使得他們只能在電腦前或者手機前,收看著這一場學術報告會的直播。

  不知道多少人羨慕華夏數學家們,可以自由出行,親自到現場參加這場注定要被記入史冊的學術報告會。

  這關系到的不僅僅只是一百萬美元的歸屬!

  更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許教授您好,方便采訪您一下嗎?”一個記者快步走到許辰陽面前,想要采訪這位燕大數學系的著名數學教授。

  許辰陽點點頭,示意可以接受采訪。

  “許教授,論文您看過了嗎?您覺得這篇論文是不是真的證明了這個千禧世界數學難題?”記者問道。

  許辰陽略微沉吟了一下,回答道:“論文我看過了,不過我是代數幾何方向的,對偏微分方程這個領域了解不多。”

  “至于是不是真的證明了這個千禧世界數學難題,我想學術界會給出一個統一的定論的,大家都知道,數學是自然學科的皇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它是嚴謹的!像秦教授關于霍奇猜想證明論文,至今學術界都還在論證中,還沒能夠給出一個統一的定論,而這已經四年了!”

  “同樣的道理,佩雷爾曼當初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論文,學術界也是用了好幾年才完成論證!”許辰陽說道。

  “師兄,我覺得秦院士團隊的論文是正確的,他們真的證明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一個長得很獨特、穿著很隨意的青年人說道,他背著一個有些破的書包,手中拿著饅頭和一瓶水。

  “啊韋,你也知道,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我們個人覺得是對的,并不一定是對的,這篇論文刊印至今,我們數學系都在對它展開論證,它運用了新的數學工具,而新的數學工具往往會充滿爭議,你也參加了,我們數學系都沒法給出一個統一的結論,更何況是其他數學機構!”許辰陽拍了拍他的肩膀。

  對于這位師弟,許辰陽也是很看重的,今年因為被記者攔住接受采訪,因為他手提一瓶礦泉水、兩個饅頭的形象引發網友討論,在網絡走紅,然后被挖掘出了經歷,于是很多人稱他為“韋神”!

  不過這只是網友的喜愛稱呼而已,對于燕大而言,只有一位瑋神,那就是張瑋!

  張瑋,在燕大數學系,才是真正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29歲獲拉馬努金獎,34歲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35歲獲晨興數學金獎……這位開了掛一樣的牛人,簡直成了無數燕大數學系學子心目中的偶像!

  “張師弟,你也來了!”許辰陽忽然眼睛一亮,看到了一道身影,頓時帶著韋神加快腳步,然后和那人握手。

  “來了,這是數學界的一場盛事!”張瑋說道:“而且這次回來了,也不打算再出去了!”

  “太好了,張師弟你回來了,我們燕大數院實力將會再壯大幾分,重新奪回華夏第一數學系的桂冠也不是不可能!”許辰陽聞言萬分欣喜地道。

  “華夏第一數學系!?”張瑋聽到這話,苦笑不已。

  自從秦元清橫空出世、強勢崛起,在他璀璨的星光下,燕大數學系失去了往日的星光,黯淡無光,然后隨著秦元清獲得一項項世界級獎項以及國家級大獎,短短幾年時間就鑄造了神格,登上神位,就決定了只要有秦元清在,燕大數學系只能爭奪千年老二!

  甚至這個老二的位置還有些不保,因為浙大數學系自從陶喆軒加入后,后陶喆軒這位世界最頂級數學家坐鎮,浙大數學系的實力急劇壯大,大有坐三望二,將燕大數學系拉下老二位置,自己登上第二!

  也正是如此,燕大慌了,開啟新一輪的招兵買馬增強力量,而張瑋在不斷被做工作,也終究下定決心回國,回到燕大數學系。

  谷</span許辰陽看到張瑋模樣,也知道是自己說錯話了。

  水木的數學力量,已經讓人望而生畏了!

  就在今年,水木數學排名第一次超過了普林斯頓大學,成為世界數學專業最強的大學。

  而且水木大學的綜合實力排名,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七位!

  這可不是靠虛的吹噓而來,而是水木大學依靠著夠硬的實力,愣是爭取來的容易。

  “兩位師兄,你們說秦院士會不會親自做報告?”韋神說道,然后眼中閃爍著莫名之色。

  “小韋啊,這一次秦院士估計不會親自作報告,他現在可是日理萬機,你沒看到他只是掛了個通訊作者么。”張瑋笑了笑,然后眼中都是羨慕之色。

  雖然秦元清是通訊作者,一作是其他三人,但是整篇論文卻透露著深深的秦元清的痕跡,不管是那被熱烈討論的數學工具,還是巧妙的證明方法。

  張瑋羨慕的是,如果自己有這么位大佬扶著,那么自己就能夠獲得菲爾茲獎。

  今年他已經40歲了,而世界數學家大會則是要明年2022年才舉行,到時候他已經41歲了,這代表著他與菲爾茲獎完美錯過,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隨著一個個數學家進入報告廳,各個媒體已經調整好了攝像機,而在后臺,正在上演著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秦教授,還是您是上吧,這么大的學術報告會,我們都沒經歷過,我都緊張死了,現在要是上臺,估計連話都說不出來。”

  “是啊,老師,任教授說得沒錯,還是您上臺做報告,而且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您的功勞占據80,我們所有人才占20,里面很多問題我們也還沒研究透徹,要是有人提問到,我們回答不出,豈不是很尷尬。”劉玄說道。

  其他人紛紛點頭,一臉認同。

  雖然論文上都有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知道,整個過程實際上是秦元清教導,他們學習,然后最后他們整理成論文,就是這樣論文都修改了三遍才進行投稿。

  “不用擔心,上臺就是,這樣的場面,以后你們都會經歷的,緊張緊張以后就不緊張了。”秦元清淡笑道。

  他已經不需要出這種風頭了,也不需要這些榮譽了,但是這些人需要,這篇論文有他們名字,不管是憑正教授,還是成為長江學者、杰青甚至是院士,都有莫大的助力。

  而且這些人接下來也不會有太多享受掌聲的機會,因為他們將遠赴位于沙漠中的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心,隱姓埋名,與世隔絕參與可控核聚變研究。

  這段時間,秦元清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6個小時,連吃飯都是在辦公室吃飯,每天睡覺就是四五個小時,其他時間就是教學,或是在水木中講學,要么是線上講課,以及一些項目上的協調,甚至水木大學承接的課題研究,他都得親自指點。

  在空間拓撲學、空間幾何學等新穎學科,今年水木的新生,甚至調劑了七十余人,而專業教學老師,正是秦元清,他每次講課時,教室都坐滿人,連教室外都站滿人。

  可以說,秦元清是以一己之力推動著可控核聚變、反重力、“雙環太空站”的前進。

  甚至于,秦元清還設計著一個被他乘坐“金烏”的裝置,用來磁約束來實現可控核聚變。

  可控核聚變項目的官方代號,就是取名為“金烏工程”,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太陽就是金烏。可控核聚變,又被稱為人造太陽,可以說“金烏工程”最是符合貼切。

  也因為“金烏工程”,秦元清才將裝置取名為“金烏裝置”,這個裝置與仿星器、卡托馬克有很大的不同,是呈現圓形,如同八卦一般,有兩個中心,從而實現磁約束以達到核聚變。

  當然這個“金烏裝置”秦元清還沒有徹底設計完成,里面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完成,估計得到2022年才能完成設計進行施工。

  秦元清在后臺,時刻注意著這場報告會。

  這一次的報告會雖然秦元清沒有親自做報告會,但是整體還是取得順利的結果,可能是因為親自到場參會的專家就五位世界最頂級數學家,其他人都是在線上在線收看直播,哪怕有意見都是發送郵件到官方,會后再進行一條條意見的回復。

  請:m.7722.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