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

  別說放在大明朝,就算是放眼幾千年的歷史,這一筆私人贈與,都堪稱規模最大,數量大到了難以計量。

  黃金二百萬兩,白銀七百萬兩,其余珍珠、鉆石、珠寶,不計其數,另外還有黃金佛像,各種珍本古籍。

  全部算起來,只怕五千萬兩不止!

  人們不得不感嘆,朱英的驚人財富。

  這家伙滅了好幾個南洋國家,而南洋諸國,普遍盛產金銀,加上寺廟眾多,積累了不計其數的財富,朱英多半是都給搜刮到了手里,隨后又轉給張太師。

  不得不說,這對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還真是讓人羨慕嫉妒啊!

  張太師當年撿了這個兄弟,還真是賺大了。

  各種報紙,連篇累牘,都在報道,唯獨張希孟,絲毫高興不起來。

  甚至老朱來找他喝酒慶賀,張希孟都苦著一張臉。

  “先生,朱英那小子,這么有錢,他都沒獻給咱,反而是給了你,你們的兄弟情,還在父子情之上啊!”

  張希孟無奈給了老朱一個白眼,“主公,要不我現在就轉贈給主公吧!”

  老朱怔了下,連忙擺手,“不必,咱可不想麻煩。”

  麻煩?

  這事還有麻煩?

  確實,因為朱英贈與張希孟的數額太大,無論如何,也要繳納稅賦的,如果張希孟再轉給老朱,就又要交一手。

  這么一折騰,大部分錢財都要留給朝廷了。

  事實上中書省那邊已經磨刀霍霍……大明朝有關財稅的最重要交鋒,即將展開了。

  陳迪一案,其實已經明確了,皇家財產都要清楚明白,該交稅的部分,一點不能少。那些巨富之間,贈與,遺產,也肯定是要交稅的,而且最高稅率定在了五成五!

  這是個很玄妙的稅率。

  源頭還是張希孟。

  因為張希孟在總結陳迪的案子,說了一句,是大明造就了富人。你們是靠著時代,積累下過人的財富,并非你自己的本事多了不起,時代的成全,排在了第一位。

  既然如此,在制定稅率的時候,必須體現這個精神,因此將最高稅率定在五成五,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張太師絕對有種一言而為天下法的無上權威。

  只不過這項法律公布了沒幾年,首先就用到了張希孟的頭上。而且還是好兄弟朱英給他送上門的。

  這個稅到底要怎么算,絕對是個大工程,麻煩到了極點那種。

  老朱不想摻和,就是怕火燒身。

  鬼知道這玩意有多麻煩。

  張希孟也只能徒呼奈何,事情已經發生了,除了硬著頭皮接下來,還能有什么辦法!自己定的法律,落在了自己的頭上,這似乎是立法者的必然。

  比如說商鞅變法,怎么算成功了呢?

  不是秦國蒸蒸日上,橫掃六國,而是他被五車裂,作法自斃……沒有人能逃脫這套法令,沒有人可以例外,也就意味著沒有漏洞。

  唯有如此,才能算是成功。

  現在這事情落到了張希孟自己頭上,那么龐大的財產,你能算明白嗎?

  眾人的目光,朝野上下,甚至許多藩國的人,海外學者夷商,都把目光放在了這件大事上面。

  沉默了一段時間的中書省,開始了行動,他們派遣了一批人手,開始清點財產,而且非常湊巧,在這一堆人里面,就有個叫張承天的小子!

  沒錯,張家老二被調到了京城,作為地方上有些成績的財稅官吏,協助處理這件大事。

  張承天哪里能不明白,這分明是一個大坑。

  讓他去查自家的財產,就算查清楚了,那也說不清!

  中書省的這幫人,簡直壞得冒煙。

  時至今日,張承天也不得不相信,他爹在朝中,的確沒有私黨。甚至還有不少人,想要敗壞張太師的名聲,至少留下那么一點污點。

  畢竟只有如此,才能讓他們稍微安心點。

  不然張太師功成身退,留下了無可挑剔的榜樣。

  后世就會有太多的人,會拿張太師的標準,要求接下來的官吏,讓他們清白做人,老實做官,這是很多人從心里無法接受的。

  所以適當給張太師潑點臟水,也是情理之中。

  張承天跟著老爹學了多年,又在下面混了這么長時間,雖說距離老狐貍,還有些差距,但是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叔,你坑了我爹,知道嗎?”

  張承天很不客氣對朱英道,隨即朝著鴨腿狠狠來了一口,咬得滋滋冒油。論起烤鴨,還是應天的好,地道!

  朱英卻是笑容不減,“傻小子,我要是不把這些錢拿出來,日后就不會有人借著我,來詆毀大哥嗎?”

  張承天微微一怔,卻是無言以對。

  朱英慢條斯理,卷了一卷鴨肉,放進嘴里,細嚼慢咽。

  “大哥走到了今天,文治武功,人品功績,全都無可挑剔。他就是當世圣賢,我也不過是想把一些事情,早點清算清楚,省得讓他不得安寧……大哥該過些舒舒服服的安穩日子,他不該為了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糟心。”

  張承天沉默良久,終于道:“叔,我才發現,原來你才最在乎我爹,你們的感情真好!”

  朱英伸手,敲了張承天額頭一下,“傻小子,是不是覺得自己很聰明?你還差著行市呢!這一次的事情,你準備怎么處理?有把握嗎?”

  張承天呵呵一笑,“把握不敢說多大,但我在下面,辦了好幾次分家析產的官司。這一次的情況并不復雜,只不過是錢數有些多罷了,我心里頭有數!”

  朱英大喜,“那我就看你小子的表現了。”

  兩個人交流之后,張承天果斷投入到了朱英財產清算的行列。

  一天,兩天,足足半個月之后。

  中書省派遣出來的官吏,終于拿出了初步的結果,朝廷還需要向太師府轉交五百萬貫的退稅,雙方就算兩清了!

  “什么?”

  面對這個結果,孫炎傻了,羅復仁等人也都傻了。

  這個賬怎么算的?

  朝廷一點撈不到,怎么還要倒找錢啊?

  這不科學啊?

  “把人都叫來,我們要查卷宗。”

  很快,下面人就送來了十幾個木箱子,張承天也隨著官吏之中,臉上都是自信的笑容……

  算吧,你們保證會吃虧的。

  因為朱英的財產,真正的大頭兒絕不是這幾千萬的浮財,他的不動產才是驚人駭目的。

  首先,朱英最早在廣州駐兵,那時候他就有上百萬畝的甘蔗田,那是作為進軍云南的軍費來源。

  彼時朱英就給朝廷提供了幾百萬貫的軍費,隨后是進軍云南之后,雖然沒有了蔗糖,但是卻有了更值錢的滇銅。

  現在市面上的銅器,有一大半都是來自云南的銅料。

  這又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隨后朱英鏟平了許多土司,又收攏了南掌、緬甸、暹羅等國王室的產業,其中宮殿,土地,奴仆,不計其數。

  另外他陸續廢掉了上百家大型寺廟。

  從這些廟宇當中,收攏的財產,也是驚天動地。

  如果全數折價,朱英手上的財富,絕對超過十億兩,足以讓和珅都汗顏。

  這一次等于是廢了朱英的封國,讓他回京。

  朱英快快樂樂回來了,并且把財產轉贈太師府。

  張承天在這里據理力爭,拿到了一個最關鍵的說法,這不是朱英向張希孟贈與多少錢,而是朱英將財產的所有權,轉贈張希孟,并且授權太師府,替他全權處理。

  這也是合乎規矩的,不然朱英那么多田莊土地,需要怎么算?

  總不能收了這邊的遺產稅,然后再和朱英繼續算賬吧?

  就算繼續算賬,朱英向朝廷巨額捐贈之后,他也能得到一筆免稅的額度,而且還非常大……這個道理很簡單,比如你今年只需要繳納一萬貫的稅,卻交了十萬貫,多出來的錢,總要有個說法吧!

  按照大明律,向國家捐贈的行為,是能夠獲得鼓勵的,包括相當的免稅額度。

  所以張承天抓住了這一點,反正朱英讓太師府全權負責,那就是把免稅額度轉給了太師府。

  這時候朝廷想要管太師府收稅,太師府也要跟朝廷算賬!

  算來算去的結果,就是朝廷需要再補給太師府五百萬貫。

  “孫相,你可以放心,這已經是按照十年前的地價做賬算的,如果是按照現在的市價,廣東的土地,云南的礦場,價錢至少要高三成。至于緬甸等地的地價,只怕要高出一倍,彼時朝廷需要退的錢,就要超過兩千萬了。”

  孫炎臉都黑了,“太師,太師心系天下蒼生,一向以國事為先,現在朝廷開支緊張,缺口極大,他老人家應該會體諒朝廷……”

  張承天嘿嘿一笑,“太師自然會體諒朝廷,但朝廷也要遵照法度,不能光占便宜不吃虧吧?更何況借著這一次的機會,把太師府的財產說清楚,對誰都是好事。孫相應該清楚,其實這么算賬,朝廷已經占了大便宜,可不要得寸進尺,吃干抹凈啊!”

  孫炎怔了許久,無奈長嘆,這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經過了再三確認,最終的結果,果然是朝廷向太師府支付四百八十五萬貫退稅。

  合并朱英交給張希孟的財產,總計有六千萬貫。

  幾乎相當于大明一年歲入的四分之一。

  這么一大筆財產,還真是讓人流口水啊!

  “這筆錢拿出來,設立一個助學金,用來獎勵貧苦學生吧!”

  張希孟笑著說道,他前面的目的地就是龍場,朱元璋還想去西南瞧瞧,見見這里的各族百姓。

  張希孟也想順便抱抱孫子……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